海宁试为浙江改革“蹚先路”

来源:浦东日报 2014-03-31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1-29 浏览量:12

“零审批”是海宁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举措之一。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海宁启动审批改革和要素改革。一场破除土地、能源、金融、科技人才要素配置体制障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改革大潮正在海宁大地上掀起。

■记者  沈虹海宁报道 

3月3日,浙江省首个“零审批”项目——浙江敦奴时装文化园项目一期在海宁经济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海宁分区正式动工。此前,浙江省公布“零审批”改革试点方案,包括海宁在内的4个县市区被列入开展“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 

“零审批”为项目提速 

海宁市“零审批”就是取消了审批环节,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具体来讲,企业获得土地后,按照部门制定的建设标准等,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报相关部门备案。公示后,企业自主开展设计,编制环评、能评等报告。开工前,部门对企业的建设方案、施工图设计等情况进行联合审查。竣工后,部门对项目进行综合验收。 

浙江敦奴时装文化园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工业厂房和配套附属设施,总投资约1.8亿元。去年底启动“零审批”后,敦奴公司完成了承诺、公示、联合审查等一系列程序。“包括春节长假在内,整个过程只用了两个月。”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浙峰告诉记者,以往一个项目办下来至少要半年时间。 

“零审批”不仅提高效率,更增强了企业主体意识。“‘零审批’涉及部门的只有两个节点,就是制定承诺标准和开展联合审查,项目建设进度的关键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王浙峰说,为了加快项目推进,企业聘请了资质最优的设计单位和中介机构,1个月内就完成了图纸设计和各项评价报告。 

“零审批”不是放任不管,省去审批环节后,取而代之的是承诺制、备案制和监管验收制。“部门角色从‘被动’审批转到‘主动’服务,为业主提供‘制定项目标准、开工前联合审查、施工后全过程监管、竣工后统一综合验收’的一条龙服务。”海宁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吴四新说。 

目前,海宁已全面推广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除敦奴项目外,12个项目已进入“零审批”项目库。 

要素向高效益企业流动 

去年9月,海宁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作为试点,海宁推行了“以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为核心,以差别化政策措施为手段”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 

海宁市要素改革办副主任许明华介绍,海宁突出市场导向,以企业占地、亩均产值、单位产值能耗等6大指标对全市1659家工业企业排出名次,分为A、B、C三类,在用电、用水、用地、用能等各要素配置上采取不同措施,以此来推动资源要素向亩产效益好的企业流动。 

浙江奥王服饰公司在综合评价中名列前茅,被评为A类重点扶持类企业。根据新规,海宁对重点扶持类企业优先进行项目核准备案,企业优先拍得了皮革时尚产业园26.8亩土地。 

相较之下,被列入C类落后淘汰类企业的浙江宏仕达新材料公司则承受了更高的生产成本。去年11月起,海宁电力部门对C类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政策,光用电一项企业每年就将增加几十万元成本。 

政策实施后,撬动作用明显:在建的海宁时尚产业园项目,投资强度从每亩139万元变成320万元,亩均税收从10万元变成30万元。83家C类企业中,3家已关停退地,13家已关停,7家与A类企业兼并重组。 

“有形手”紧握“无形手”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背景下,海宁的改革正当时。作为浙江省的改革“先锋”,海宁启动的要素改革和审批改革,为全省改革“蹚先路”。 

“在改革之中,关键是处理好市场这一‘无形之手’与政府这一‘有形之手’的关系。”许明华解释道,海宁的改革就是,通过政府这一“有形之手”制定要素配置规则,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规则体系下参与竞争,通过市场这一“无形之手”实现资源要素合理配、高效配、优质配。 

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姚作汀表示,海宁的改革试点旨在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改革,不仅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可以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其释放出的改革红利值得期待。 《海宁日报》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