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取“蓝海”机遇

来源:浙江日报 2011/01/22 发布时间:2020-11-29 浏览量:13

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新华社发

对话

嘉宾:

省人大代表 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利平

省政协委员、省经信委副主任 郑一方

省政协委员、浙江树人大学校长 郑吉昌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被看成是继“4万亿”之后我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产业计划。2010年7月,浙江省确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分别为: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其中,物联网、生物产业以及新能源为三大重中之重。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是新的蓝海吗?

根据相关规划,预计到2015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两万亿元,占到全省工业比重的30%以上。

记者:今后5年里,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将扩容超过1万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浙商,是一片值得投资的新蓝海吗?

郑吉昌:所谓蓝海,就是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我认为,这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必将是浙江企业在“后危机时代”新一轮发展腾飞中的“战略必争之地”。

目前,国内各省市都纷纷开始集中力量培育新兴产业。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上海市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九个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江苏省明确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为重点。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多种要素制约下的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郑一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亦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应该说,我省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不是简单地和中央对接,而是充分考虑到浙江的实际产业基础以及其发展可行性、是否具备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否则替代不了传统产业。现在各地市也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我建议也要从实际出发,要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也可能会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进入,总有个积累渐进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不讲条件、不讲时机、不讲努力,企业就头脑发热一窝蜂地进去是要“牺牲”的。

王利平:作为一家传统的文具制造企业,我们早就注意到传统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一直在寻求产业升级,寻找具有真正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从我们2000年第一条高水平纳米镍粉生产线成功投产,到今天成功研制并试生产出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及电子行业的纳米银粉材料,目前纳米金属材料年生产能力突破400吨,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高端纳米金属材料制造企业。这个时间整整10年,前后投入2亿多元。我相信这条路还会很长。蓝海是“冒险”,一旦成功地开辟了市场空间,就会将其他的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我觉得,产业成功转型离不开以创新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但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引进。

浙江机会在哪?

2010年的资本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材股被轮番炒作,仅以新材料产业为例,从7月至9月9日,72家涉及新材料的上市公司中有67家涨幅超过10%,占总数的93%。浙股中的横店东磁、杉杉股份、宁波韵升也一路涨势喜人。

记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有何优势和短板?

郑吉昌: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些领域已处于国内前列。以生物产业为例,有以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台州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为主,湖州生物制药、金华天然药物、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各具特色的一批生物产业集聚区块。拥有省医科院、农科院等19所与生物相关的科研院所,建立了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企业技术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6家),公共创新服务平台16家,通过美国FDA、欧洲COS认证的企业数量全国领先。拥有新和成、浙江医药等上市企业22家,进入全国医药百强企业16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生物企业13家,企业利税位居全国前列。又如物联网,我们也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仅杭州市相关的上市企业就有16家,效益都非常好。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浙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业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和环保等产业重复建设,低档次产品供应过剩等问题初步显现。现有财税政策对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的新兴技术开发初期支持的规模和强度不够。

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有大量的“隐性冠军”,积累了很好的制造业基础,更因为有发达的专业市场而具备渠道优势,在产业链下游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以研发、IC设计、工业设计为龙头的产业链上游存在较大缺陷并面临瓶颈,亟需提升。

记者:浙江企业如何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王利平:在历史机遇前,企业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业技术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国内仅万分之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壁垒”也曾一度困扰着广博集团。但只要坚持自主创新,就能够成功破局。此外企业持续发展,引进创新人才必不可少,尤其是领军型人才,要有技术团队,同时还要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交流。

吴晓波:需要跨越式地发展新兴产业。说得具体点,比如在处于重大技术范式转变期中的汽车制造领域,浙江制造企业需要尽快抢占电动汽车市场、实现批量规模、选择独特定位;借力发达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借力国际产业转移,在零部件供应商方面,应该兼并收购与柔性专业化并举,形成龙头企业带领下的立体产业集群。在轨道交通领域,浙江企业应尽快抢占核心零部件、组件市场,在专用土建工程装备、新一代信号控制系统等方面有所作为。在船舶制造领域,需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在设计制造特种船舶、大型船用齿轮箱、乃至大型船用发动机等领域上取得突破。在民用飞机领域,发挥在传统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的优势,快速进入飞机核心零部件制造环节。

在新能源行业,浙江制造企业应力争在风能发电系统的叶片、齿轮箱、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在光伏发电领域参与技术标准竞争,从应用系统集成,逐步延伸到核心部件制造与核心材料研发。

在新IT领域,浙江制造企业也大有可为。一是在第三代移动通讯方面,提供所需软硬件,提供内容服务,发展移动商务;二是加速建设三网融合,参与发展下一代数字广播电视网,参与电信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互联网协议范围,开发组织协调三网融合的通信协议软件;三是借助浙江制造企业在部分传感部件、安防监控系统、数据系统方面的领先优势,在物联网研发、生产、服务等相关领域中抢占制高点。 

政府如何作为?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模式”的崛起,凸显出浙江政府“无为而治”、放手让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管理经验;那么到了今天的“后危机时代”,政府的角色定位已明显开始向“有为”转变。

记者:这次两会上,有委员提出浙江有1.8万亿资本在外投资,其中大部分处于无序状态。这使我联想到像广东省就提出产业梯度转移概念,为此专门投入200亿元组织产业在本省境内有序转移。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的“有形之手”这时是不是格外重要?

郑一方:按照“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一定规模,光靠企业自己努力转型、独自承担创新风险恐怕是不够的,确实还需要各级政府强有力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目前亟须关注的是如何提升扶持的精准性,强化投入的有效性。

郑吉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产业对原有的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体制具有更大的冲击,也将对政府管理体制构成重大挑战。比如,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重要形式的分布式能源电站,其定价机制的形成、并网模式、与自然垄断的电网运营之间的融合等问题,都是超越了省级政府层面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政策与制度来解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不仅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层面考虑,更要注重区域经济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

吴晓波:发展新兴产业目前最缺乏的是摆脱了低端路径依赖的支撑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部分,如高技术研发设计机构与人才、全球化经营人才、现代金融服务、高端技术实验与测试平台等是原先的低端产业所难以自我生长出来的。必须是嫁接式、引进型的跨越。“十二五”期间的建设重点,应该是加快形成支撑转型升级的“新基础设施”。比如,集群大学、设计学院、高速互联网、轻轨铁路网等。这些都是政府可以作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