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省开新局·海洋经济篇蓝色浙江,亮在何处

来源:浙江日报 2011/03/28 发布时间:2020-11-28 浏览量:12

蓝色浙江,亮在何处

嘉宾:

省政府咨询委副秘书长、省政府参事王东祥

省海洋经济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善坤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夏芬娟 

在浙江,海洋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全省各地都在为“海”而动。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大载体,更是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的集合体。加快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被确立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三大亮点。

如何在“十二五”期间让这三大亮点突显?本报记者专访了省政府咨询委副秘书长、省政府参事王东祥和省海洋经济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善坤。

三大亮点突出浙江优势

记者:我省海洋经济的“三大亮点”是怎么确定的?

张善坤:这三大亮点即三大重点,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我省的优势条件和战略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中国工程院等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权衡后确定的。并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给予明确。

王东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包括了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特色产业优势突出、体制机制灵活高效以及科教支撑能力较强等,结合这几大优势,不难理解这三大亮点的由来。

具体来说,明显的深水港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港口优势,让发展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成为我省海洋经济最大的优势所在。

发展“三位一体”的港航服务业,一个重要的战略出发点是希望借助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助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浙江具有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势在必行。

舟山是我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而且地处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舟山群岛新区的先行先试,也是在为我国群岛开发探路,意义非凡。

大进“大出”变为大进“优出”

记者:“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看似浙江的传统优势,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被认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如何让这一传统优势成为新亮点?

王东祥:实际上,从三个亮点已有的基础和条件看,由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组成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是目前最具备实施条件的。首先是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第二是大宗散货的储运中转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第三是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和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已经启动。不久前,省领导还专门带队去北京和央企签订了一系列的“三位一体”大型建设项目,说明这一领域不但大有可为,而且大有进展。

张善坤:浙江的港口运输业发展起步较早,但是以前大多停留在“酒肉穿肠过”的阶段,产业链不长、价值链不高,并且缺乏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和金融信息服务的支撑。

但是随着石油化工、钢材、粮食、煤炭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构建,和现代化、国际化港航服务功能的提升等,现在的宁波—舟山港作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重要基地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去年港口吞吐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位。

按照《浙江海洋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规划,到2013年,我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4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标箱;到2015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750万标箱。“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的构筑将使我省的大进“大出”转变为大进“优出”。

海洋新兴产业亟待拉长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为3500亿元。和沿海一些省市相比,我省的海洋新兴产业并不见长。今后我省将如何使之成为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在哪些领域?

张善坤:在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一大重点任务就是大力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其从亮点向增长点的转变。通过建设一批海洋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一批清洁能源基地、一批海洋生物医药基地、一批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基地、一批海洋勘探开发与服务基地,打造浙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预计到2015年,我省实现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占海洋生产增加值的30%。

王东祥:在几大海洋新兴产业里,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在宁波、舟山一带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下一步,省里还会重点突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制造在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领域,我省具有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优势,目前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今后,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突出新技术研发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应用范围。

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领域,我省在海洋生物制品方面产业基础较好,海洋医药方面因为技术比较复杂、研发周期较长,还相对滞后,但是潜力却是最大的。面对技术上的“短腿”,我们可以先购买技术专利进行生产来填补空缺,然后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另外,海洋勘探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离不开海洋勘探技术的进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我们要依托国家海洋二所等研究力量,加快向产业化跨越的步伐,为海洋开发向远洋和深海进军创造条件。

舟山群岛新区值得期待

记者: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中国的第4个“新区”,也是我国首个群岛新区。从原来的“综合改革开发试验区”到现在的“舟山群岛新区”,如何看待“舟山群岛新区”的重要意义?

王东祥:我国的海岛开发,长期来偏重于大的单个海岛的开发,这方面的经验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小岛的开发,特别是成群的岛屿开发经验还比较少。我省海岛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岛屿不算大,同时“东西成列、南北成链”,群岛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新区的先行先试,对探索小岛、群岛的开发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张善坤:舟山群岛新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意味着舟山群岛新区成为同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并列的国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

目前舟山群岛新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开始启动。省领导也非常重视,为了使规划站在更好的战略高度,舟山群岛新区的规划工作已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开展组织编制。

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舟山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为“三基地一城市”。即建设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建设群岛型花园城市。

下一步舟山群岛新区编制规划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升舟山群岛新区的地位。要从构建亚太国际门户组成部分、设立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国际物流岛等更宽视野、更高层面的战略高度去谋划。

记者:如此看来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意义非同寻常。舟山群岛的开发会在哪些方面先行先试?

张善坤:根据《规划》和《工作方案》,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开发开放政策: 

一是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国防安全与经济建设,在确保军事设施和军事行动安全保密前提下,扩大舟山对外开放。将六横、金塘等港区开辟为一级航运开放口岸,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舟山机场扩容。

二是拓展开发空间。为实现重要海岛的高效集约开发,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通过统筹安排全省用地指标,合理确定舟山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在严格论证基础上,适当扩大围填海规模。抓紧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利用直升机、低空水上飞机等发展岛际航空。

王东祥:舟山群岛新区的新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国家层面的。我看现在至少有三个方面是可以期待的:一是港口航运方面,可以争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政策;二是国际旅游方面,可以参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免税购物等政策;三是对台经贸合作方面,也可以尝试执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