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的浙江猜想

来源:浙江日报 2020/07/29 发布时间:2020-11-27 浏览量:12

从来没有一次出梅,令人这么“翘首以待”过。

当人们从长达50天的梅雨季“熬过来”的时候,我们终于对“气候变化”4个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极端天气增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浙江是全国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台风、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干旱、寒潮大雪等极端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近日,首度发布的《浙江省适应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一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适应,趋利避害,减少损失。”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刘劲松称,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低碳绝不是口号。科学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3至4摄氏度,给一些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

温室效应“作祟”

控温先要控碳

影响浙江的台风、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干旱、寒潮大雪……背后无一不是气候变暖在“作祟”。全球温度变化与温室气体浓度的对应关系,是减排目标的逻辑起点,其本质上是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控温就是控碳。”专家称。

气候变化导致台风的频率、强度增加,加大了风暴潮的致灾程度,也加大了沿海城市泄洪和排涝的难度。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淹没滨海低地,加大滨海城市洪涝风险,破坏海岸带生态系统。

“你可以看到,浙江酷暑年份的频率明显增加,每年高温天数也在增加。2003年、2013年和2017年是最近的三个酷暑年,高温天数都在40天以上。丽水是全省高温日最多的地区。”刘劲松介绍,全省平均气温在加速上升,2019年,浙江沿海海平面明显偏高,比常年偏高93毫米,高于其他沿海各省。

“1.5度”控温线,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后进入人们的视野(《巴黎协定》设定双重目标,即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工业革命前水平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同时“尽力”不超过1.5摄氏度)。在一份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1.5℃特别报告”中,突破1.5℃的后果包括,截至本世纪末,70%的珊瑚礁消失,昆虫的栖息地将减少一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加剧,还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大幅增加。

“事实上,有一些后果已经提前验证。”专家认为,作为全国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浙江已深受其害。春季霜冻灾害因气候变暖发育期提前而加重。从1994年起,气候变暖导致春茶开采时间提前8天左右。茶叶萌发过早,对昼夜温差适应力弱,遭遇霜冻的危害风险加大。而气候变化导致高温热害、伏旱、洪涝更加严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2013年,浙江省农业受灾面积达1670千公顷,为近十年之最。

此外还有森林。森林防火期明显延长,火灾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在加剧。病虫害发生期提前,周期缩短,范围和危害程度不断在加大,2018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受灾面积15.31万公顷,是2013年的2.7倍。

然而最新的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显示,未来5年可能更热。过去5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2020年成为史上最炎热一年的可能性高达74.67%。那么,“1.5度”控温线能否守住?巧合的是,1961年至2019年,浙江气温平均上升,超过了1.5℃。

低碳势在必行。在浙江,每个市都肩负着碳排放强度年度下降的目标。在安吉余村,直接碳排放强度为0.04吨/万元,已趋近于零,“近零排放”背后,产业结构是决定性因素。

一座城市,如何“低碳转型”

城市,是低碳转型的主战场。全球三分之二的能源被城市消耗,70%的碳排放在城市产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城市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前线。

“零碳”城市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在《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中指出,若要实现“1.5℃”控温目标,我们需要在2030年之前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0年降低40%至60%,并在本世纪中叶达到“(近)零排放”。

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首创了全球“零碳”城市目标,与15年前相比,阿德莱德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15%,该市的经济增长了35%。其减排目标设为: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浙江也有自己的“阿德莱德”——丽水。根据温室气体清单数据,至2018年,丽水能源消费、电力调入、工农业生产等主要领域温室气体当量为769.54万吨,而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净吸收温室气体当量739.48万吨,两项抵扣,基本实现全域近零碳排放。

丽水的目标是打造具有“最优”碳汇(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和适应能力的花园城市。3年前,丽水成为首批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试点,是浙江唯一入选城市。气候变化制约城市发展成全球难题,而气候适应型城市更富有韧性:不仅能适应各种冲击和压力,还能为其居民提供基本服务。

今年长达50天的梅雨,丽水雾耕农业却丝毫未受影响。雾耕,顾名思义,气雾耕种,简单说,不用泥土,把营养液喷洒到蔬菜的根系上,蔬菜吸收营养加上足够的光照,就能成长。“我们的农场看上去和‘土楼’很像。” 丽水市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飞告诉记者,雾耕改变了传统农业地面种植模式。

“土楼”坐落在丽水雨伞岗村的山坡上。这其实是一个雾耕大棚,高约18米,气雾管道呈螺旋式上升,蔬菜水果就长在管道上。传统的土地耕作模式是一畦畦菜地,而在这个农场里,菜地立体化了,蔬菜完全脱离了泥土生长。“我们相当于在‘空中造田’,用垂直模式耕作,一亩平地变4亩,大棚内采用物联网技术,雾气耕作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感应,可以精准施肥,收获相同种植面积3至9倍的蔬菜产量。”徐建飞说。这种农业业态模式,在海南等地已经开始复制推广。

此外,丽水已经明确提出要打造城市通风生态廊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丽水是全省高温日最多的地区,基于这一现状,丽水发起了城市“制冷”工程。丽水南明湖降温雾带,是目前亚洲最长的人工降温雾带。在南明湖滨水公园,记者看到,这个系统开始喷雾的时候,整个防洪堤上都是云雾缭绕,一下子就感觉清凉了很多。为了给城市降温,丽水还拥有“清凉小镇”“城市凉屋”等,缓解热岛效应。

在气候变化不可逆的情况下,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丽水正在做的就是一个示范。

碳标签,能否成为浙江发力点

“很多人觉得低碳和能源、产业结构有关,离普通人很遥远,毕竟几十年后气温上升1.5℃还是2℃,似乎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专家称。

“有一个能让普通人感同身受的做法,就是碳标签。”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认为。碳标签源于1976年英国关于“食物里程”的讨论,世界上第一个碳标签体系是英国Carbon Trust(碳信托)做的,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碳标签体系,如果产品上有一个“黑色脚掌”,就代表已经获得低碳认证。这意味着减排承诺。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75种商品于2008年开始贴上碳标签,如今这类产品已达2500多种。

一项关于英国居民对碳标签认知的研究显示,一年内如果每周购买20件低碳商品,可以降低5%的个人碳排放量,碳标签成为了一种帮助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的减排工具。

浙江,能否成为一个碳标签制度的试点?目前,广东是国内最早推进碳标签制度试点的省份,在造纸和纺织类指定了有关产品种类的碳标签规则。湖州明朔光电,是我国第一个碳标签商标产品的落脚企业,在一众企业中率先给自己的产品加贴了碳标签而远销海外。“我们的产品是石墨烯灯管材料,简单来说,这个灯管的原材料、制造、运输、使用和废气治理等环节,都体现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低碳优势。我们能够减少三分之二的原材料使用,使用过程中对比传统照明可以节能70%以上,由于不用更换,更是节省了大量废弃物的处置成本。”目前,这款灯管已经在全国安装了40多万盏,二氧化碳减排达到1732万吨。

碳标签正从一个公益性标志变成一个商品的国际通行证,这个通行证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新门槛。碳标签能否为浙江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浙大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恺曾在荷兰留学。“荷兰一些能源巨头,就很注意披露低碳报告,将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公报中的重要一部分。”方恺介绍说。

“碳标签制度,我们认为对于浙江高质量发展有特殊意义。”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觉得,特别是在生产这个环节,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一个社会责任和全球一流目标之间的联系。“碳标签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晴雨表,能够分析企业或者产品应用的节能新技术,通过持续节能减排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给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的产品。

你愿意为低碳产品买单吗?前不久,浙大做了一个公众对碳标签产品支付意愿的调查,选取牛奶、矿泉水和葡萄酒作为实验对象,愿意购买加贴碳标签的占了80%以上,绝大部分消费者愿意在溢价合理的情况下购买碳标签产品。“浙江来做这个试点是有底气的。”方恺认为,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从这一点上来说,消费水平越高意味着承担碳标签产品溢价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