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助展“云翅膀” 通江山货走四方

来源:丽水日报 2020-10-18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量:11

“最近很忙哩,银耳最高一天销售9000单,当日销售额达40万元。”近日,在四川省通江县电子商务物流分拣中心,电商带头人苟兵贤正与工人们一起将一批批银耳打包装箱,发往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地。

忙碌背后,是通江成熟畅通的电商物流网。自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结对县遂昌巧借一根“网线”,助力当地农民和企业上“云端”、找销路。截至2020年9月底,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1.85亿元、线下销售4.5亿元,带动4.58万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助力全县157个贫困村顺利摘帽。

“电”商赋能 

插上致富“云翅膀” 

遂昌与通江,相隔千里,却同脉共生。“两地都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差距在哪?如何帮助通江百姓脱贫?”2018年,遂昌挂职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春根一上任,就带着这个问题跑遍全县49个乡镇。他发现最大问题出在交通不方便、信息不对称上。

何不将农村电商较成熟的“遂昌模式”因地制宜复制到通江,再造一个“通江模式”?立说立行。通江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引进浙江赶街公司,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通过3年努力,打造了2个村货直卖店、49个乡站点、524个村站点。“曾经‘困在深闺’的通江优质土货,终于能借助这根‘网线’,销往全国。”赶街合伙人、民胜镇村民杨艳说。

除直接引入成熟电商外,遂昌还助力通江建成全国首个廊桥电商创业园——壁州创谷。该园区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集电商、旅游、文化等一站式服务电商产业园。目前,它已与20余家知名电商企业深度合作,孵化企业50余家,培育本地企业116家,发展大小网商200余个。

在壁州创谷的一间库房内,记者看到通江电商企业“深山食惦”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发货。他们从当地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统一选品、包装后,进行线上销售。截至今年6月底,该企业销售收入已达380万元,而去年全年营收才150万元。

正是这套电商“组合拳”,建起了“山货”出村平台,让通江农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飞向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通江模式”还因此获评《小康》杂志社2019年度中国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十佳案例。

“云”上开花 

拓展农产品“新领域” 

通江县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优质的通江银耳。把银耳等优势农产业继续做强,发挥长板优势,成为遂昌助力通江百姓脱贫致富的又一把“金钥匙”。

今年以来,通过举办银耳交易会、直播带货等活动,依托电商平台,搭建起精准扶贫和消费扶贫的金融电商渠道,助力通江银耳推向了全国市场。8月以来,通江银耳一路热销,价格不降反升,每公斤较去年涨了200多元。这给种植户增加了信心,更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在通江高速路口,一辆辆满载四川腊肠、绿色大米、椴木银耳等通江农特产品的物流大货车从这里出发,开往全国。

通江土货“云”上开花,农产品新领域上也在不断拓宽。

遂昌挂职通江农技专家通过科学分析,发现通江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宜蓝莓种植,通江县抓住机遇,成立通江县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浙江蓝莓优势产业。目前已建成以杨柏镇骡子坡村为主的1200亩核心示范基地,全县累计种植面积达3500亩。

小小蓝莓撬动扶贫大产业,实现“蓝之梦”。据了解,在通江龙池谷蓝莓产业园周边,共有160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到园区,每年实现户均增收800元以上,128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到园区务工,每年实现户均增收2400元。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自从村里有了蓝莓产业基地,我们夫妻俩都在这里干活,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挣钱。”杨柏镇骡子坡村村民刘远寿说。

智志双扶 

共奔美好幸福“新生活” 

扶贫先扶智,才能彻底拔穷根。扎根通江的遂昌扶贫干部,毫无保留传授经验做法,“智志双扶”贯穿始终。

“终于把你们盼来了!”去年底,遂昌6位番薯条“土专家”,跋山涉水来到通江涪阳镇教授番薯条制作技术。通过“土专家”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培训,当地农户终于做出了又甜又糯的番薯条。

番薯条制作传授是遂昌“智志双扶”的一个缩影。结对以来,两地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777人次、创业致富带头人341人次。同时,专业技术人才交流45人次,学校结对2对,医院结对2对,为通江送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为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本土电商人才,通江专门成立电商学院,并请来遂昌电商老师授课。目前,该学院已开展培训341场,培训电商站点负责人、电商创业者等1.8万人次。“在电商学院学习后,我开了一家网店,试着将通江银耳、野生木耳等产品通过网络销售,一年网上营业收入达3万元。”碗厂沟村村民谭荣海说。

遂昌还创新提出“科技借智”,推出贫困户户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贫困户一户一码,电商平台通过扫码就能获知贫困户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

这一系统让种了一辈子土豆的70岁贫困户何元海欣喜不已。他所在的空山镇中坝村距离通江县城3小时车程,过去苦于交通,他的土豆经常滞销,只能“烂”在地里。现在,他家的土豆不仅不愁销路,价格更是从每公斤1.2元钱涨到2.4元。去年底,他一家6口人还搬入了新家,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做梦也不会想到,小小一根‘网线’能量这么大,让我的生活充满盼头。”何元海笑着说。越来越多的通江百姓正和何元海一样,共同奔向美好幸福新生活。

来源:丽水日报 本报记者 刘奇 姚驰 丁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