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堰画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八百里瓯江瑰丽河川之上的通济堰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这座“活着的古堰”是如何建成的?拱形坝体如何持续发挥灌溉效能?如何挖掘、保护、利用好通济堰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通济堰生态修复的同时注入文化内涵,为古堰画乡景区的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5月13日,市政协文史委组织文史专家和学者,现场专题考察调研通济堰周边宋代古遗迹,并就通济堰生态修复的人文精神探究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生态和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交融,通济堰将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保护传承 擦亮文化品牌
通济堰背后有着多项为世界水利发展史做出卓越贡献的建造和管理技术,历经千年依然庇护着浙西南最大的粮仓——碧湖平原。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建设则是城市的“铸魂工程”,它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赋予了城市新的生机和内涵。
“每次来到这古朴、幽雅的通济堰,望着气势非凡的拱坝,俯视川流不息的清澈渠水,读着历代修堰的碑刻文字,我总是思绪奔腾,难以平静。在通济堰建成1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州官、县令、地方乡贤和劳动人民都为这条灌溉碧湖平原三万多亩良田的水利工程的修治有过操劳,建有政绩和功业,如有大规模修复几近荒废的通济堰,制订制度,刻规于石的范成大;将通济堰的木筱坝改为石砌坝的何澹等。”莲都区政协老干部毛传书说,这些历史文化是通济堰的灵魂,做好通济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传承通济堰历史文脉,进一步擦亮古堰画乡景区乃至丽水的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丽水学院教师、市政协委员刘美娟认为:“不管是景区,还是城市,有文化才有实力、魅力和活力,才有影响力和生命力,才能走得远,行得久。从目前通济堰的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可以看到,我们对地方文化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蕴藏的巨大价值。当前除了尽快抢救恢复历史遗存,还应该重视地方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应该编撰地方文化课程,把它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甚至可以作为党员干部的补修课或是必修课。”
深入挖掘 留住历史根脉
如何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发声,让古老的历史文化“说话”?对于众多专家、学者来说,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通济堰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梳理是当务之急。
“古堰画乡景区的灵魂在历史,而历史的根在通济堰,但目前通济堰的历史文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梳理。在堰头景区,缺少‘留得住’游客的景点。”市档案局干部、市政协文史专员周率说,“特别是记载从宋代到民国时期通济堰建造、维护历史的20多块历代碑刻没有得到重视,存放碑刻和纪念通济堰始建者詹南二司马的龙庙缺乏有效管理,碑刻没有得到充分的介绍和展示,普通游客难以了解其中的历史意义。”
丽水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市政协文史专员刘程远表示:“通济堰具备了文物的三大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古堰的景区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例如通济堰经过多少次修复?如何变成拱形?为什么从木坝改为石坝……提升通济堰的人文内涵和景观内涵,再将这些内容展现在人们眼前,是非常值得做的。”
“地域文化靠地方人士一代代挖掘传承,我们正需要做这件事。现在通济堰展示的更多的是水利农业生态文化,古堰的书法艺术文化还‘养在深闺人不识’,没有实现‘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例如现保存在堰头村龙庙内以范成大为主的20余方通济堰碑刻,1959年保定村凤凰山等地出土的以何澹家族为中心的宋代10余座墓志,1965年文物部门在碧湖高溪清理的两座西晋券顶砖石墓等。”丽水书画院院长、市政协文史专员王迅建议创建长275米的“古堰书法长廊”(长度与通济堰相同),“继仙都、南明山、石门洞摩崖石刻群之后,打造丽水又一书法艺术胜地。”
融合发展 让历史文物会“说话”
通济堰是古堰画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仅有古堰是不够的,单一的古堰观光休闲游让游客成为匆匆“过客”。
如何留下匆匆“过客”?在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如何为通济堰生态修复注入文化内涵?通过打造通济堰水系文化轴,将历史人物、文化、书法艺术等和旅游深度融合,是众多专家、学者给出的建议。
“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通济堰,初为木筱结构,后改为石坝,历代多次续建整修,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能,为民造福。深挖通济堰深厚的历史底蕴,让这些历史文化‘说话’,将为古堰画乡景区带来新的生命力。”丽水日报社党委原副书记、总编辑、副社长、市政协文史专员丁子洋说,“如何把通济堰的生态和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交融,这就需要做好文旅融合这一文章。”
“建议通过复建、兴建通济堰相关人文建筑,与保定古窑址、保定吕文英文化园形成古堰画乡历史人文旅游核心区,以此补充古堰画乡景区人文景观,加深景区的人文底蕴。”市司法局促进处干部、市政协文史专员吴志华说,“具体来说,可依据发掘之前的格局修复何澹墓和王信墓等,同时全面展示何澹与通济堰相关历史人物的人文精神与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清源何氏家族文化。可依托墓园遗址建王信雕塑园,增设王信塑像及《温州赈灾》《治国十策》《出使金国》《山阴治水》等主题历史故事浮雕,重刊宋洪迈撰《王给事墓志铭》和《王信暨妻郭氏圹志》碑文等。”
市社科联原专职副主席、市政协文史专员杨贤高认为,通济堰是古堰画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关通济堰的修建、历史人物、周边宋墓群等历史文化展示、介绍都较为分散,有待进一步研究、修缮并集中展示。
专家还建议,发掘通济堰历史文化的精髓,不仅可以通过视频、演绎、图片展示等传统文化载体,还可运用VR、AR等现代数字技术,将历史文化生动展现在人们眼前。
“文物的保护和开发,任重道远。这次对通济堰周边宋代古遗迹的现场考察调研,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和发展文化同步、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的重要性。当前,对文物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极为迫切,我们要有抢救保护历史文化的紧迫感,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通过挖掘人文精神、统筹规划、系统开发和研究,肩负起为地方传统文化奔走呼吁、献计献策的责任。”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朱玉康说。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沈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