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传统农业欠缺先行优势。然而,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明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思路后,丽水农业在规划更新、观念革新、机制求新等方面,逐渐完成了海量的创新功课。
山还是那座山,与昔日不同的是,越来越多项目、资本和人选择“上山下乡”,不仅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注入“热能”,也向外界传递着一个鲜明信号——万座青山已是丽水农业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和创新地。
无论是政府“有形之手”的精心设计,还是市场“无形之手”的推波助澜,丽水农业的布局思路日渐清晰——让产业上山,不断凝聚浙西南山区发展的引力和动力。
“大搬快聚”重置资源
生态产业“上山下乡”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53岁的朱志炼便会骑着电动三轮车,从庆元县城的家中出发,回到老家四山村。在那里,有10亩新复垦的土地需要他看护。
因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交通闭塞且山多地少,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四山村民选择走出大山谋生,四山村逐渐呈现“空心化”现象。如今,随着百山祖国家公园的创建,四山村的大部分区域被划进了一般控制区。近年来,借“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东风,更多的村民搬迁下山。
村落“消亡”了,生态产业却随之“复兴”。循着“农户下山,产业上山”的发展思路,率先下山的一批四山村民将“淘金”的目光投向了身后的绿水青山。这两年,眼见高山蔬菜产业在四山村发展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像朱志炼一样的四山村民选择返乡创业,他们白天上山干活,晚上下山居住,四山蔬菜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在市场上打出了名气,远销杭州、金华等地。
这样的故事,在丽水并不鲜见。这些年,通过下山移民、分流安置走出大山的丽水数万山民,因下山而彻底改变命运,与此同时,山上的资源要素也得到了重新配置,这意味着村民得以在山上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东升村,得益于“下山脱贫”政策,当地村民从2013年开始陆续搬迁至澄照创业园。村庄搬迁没多久,来自莲都的投资商王伟芳将一个占地约200亩、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高山蔬菜基地建进了老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基地年产值已超过400万元。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雾溪乡是云和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为加强水源保护力度,雾溪村垄头自然村整村搬迁。宋伟庆是雾溪村民,2017年,他在垄头自然村承包了20亩土地种植黄甜笋,三年间,又陆续向村民承租了10余亩土地,如今他的农场面积超过30亩,今年产量已近10万斤。
“通过大搬快聚,最终目的是撬动乡村‘二次开发’。”丽水市大搬快聚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土地、人才、农房等要素不断被激活,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将在丽水大地不断上演。
就在前不久,丽水顶层设计为加快乡村的“二次开发”,率先尝试结合国家公园创建于区域连片空心化乡村振兴的实际,组织庆元、景宁、龙泉三地精心谋划,树立形成5条乡村振兴景观带及沿线24个古村落,统筹编制了《国家公园“600农田+风景”乡村景观带工作方案》。可以预见的是,丽水农业将在万座青山间孕育无限的可能。
“绿水青山”创业沃土
孕育致富“九大产业”
两年前,景宁畲族自治县家地乡石碧村民吴明杨关闭了开办在广东的小超市,选择回乡养蜂,并注册了土蜂蜜商标,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去年,吴明杨夫妇养的400箱蜂产出了2000多公斤蜜,这些天,他正和妻子忙着割秋蜜,一公斤原生态蜂蜜标价240元,刚挂上网就被抢购一空。
家地乡虽地处偏远,但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88.4%以上,1000多种野花接力绽放,可谓“天然蜂场”。走进家地乡,可以看见当地家家户户都在养蜂,不论是房前屋后,还是田间村口,都能见到小蜜蜂忙碌的身影。
从前,丽水老百姓穷在山上、苦在路上,山重水复成为人们奔小康的“拦路虎”。如今,绿水青山成了丽水发展生态精品农业的“强大引擎”,不仅让部分曾离开山村的农民逆向回流,点燃乡村农业发展的“星星之火”,还让蔬果、茶叶、中草药材等致富产业成为山区农民奔小康的“靠山”。
走在龙泉屏南镇、松阳玉岩镇、莲都峰源乡等地的山村小路上,绵延不绝的菜地、水田映入眼帘,茭白、茄子、四季豆应接不暇,随处可见菜农忙碌的身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周边城市旺盛的消费需求,给丽水蔬菜产业,尤其是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正成长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菜园地”。
在青田,稻鱼共生是美丽乡村的“活”生态。方山乡龙现村集体乘着“生态之风”,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探索出一条“以水养鱼、以鱼致富”的特色路子,打开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通道。
在遂昌大田村,优质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的茶叶出了名,小小的村庄,在几十年间诞生了120余家茶叶加工坊,每年产茶1300余吨,全村茶产值逾1.3亿元。
靠山吃山,只是吃的方式变了。2019年,全市菌、茶、果、蔬、药、畜牧、油茶、笋竹和渔业九大主导产业的产值达122.3亿元,并成功培育了茶叶、食用菌、高效笋竹林3个百亿级产业。放眼市场,丽水香茶、丽水食用菌、高山蔬菜、特色瓜果等成为了全国人民津津乐道、放心购买的“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丽水山耕”也培育成为全国首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山上革命”如火如荼
资本青睐生态项目
见到鹤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芬时,这位“农二代”正踩着雨鞋,在叶垟村的梯田上忙碌。稍显现代的是她驾驶的一辆小轿车,靠着“四个轮子”滚动,叶垟村200多亩梯田被她打理得有声有色。
叶垟村地处有着“最美梯田”美誉的云和梯田景区内,85后新农人张建芬就在前山后山的梯田里长大。2014年,张建芬抓住“生态农业”的商机,辞去丽水市一家化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职务,把创业热情投注在这片从小熟悉的荒山上,建立起一个高山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并迅速成立了鹤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构建起一条“基地种植+合作社+农户种植+电商销售+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还注册了“白鹤尖”商标。短短五年,张建芬在大山里创下了年产值超过900万元的业绩。
像张建芬这样的“丽水新农民”,正浩浩荡荡进军大山,在重重山谷间布下一个个“农业创业园”“农业企业”,如今,“家庭农场主”“农民企业家”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身份。不同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新农民们正逐渐成长为产业带头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讲技术、懂市场。他们还带来绿色种养理念,且具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意识和能力。
在龙泉市兰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旅融合示范区,山下山上欣欣向荣,随着骑行绿道、茶园迷宫、观星露营基地、汽车露营基地等项目的建成,这里的美丽业态更加丰富,成为丽水首家农业园区型3A级景区。“这几年,我们循环利用有机肥反哺园区基地建设,茶叶、水果的品质逐年提升。去年,园区甜橘柚产量达到20万公斤,其中10万公斤是被园区游客采完的。”浙江龙泉阳光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利武告诉记者,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一直是他们的努力方向。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培育龙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家庭农场102家,农业休闲观光点10个。工商资本的注入和当地产业的综合开发,使过去碎片式、零散式的小农经济,转型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据乡长胡立羽介绍,单是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一项,已经为兰巨乡农民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6200多名农民增收致富。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促进了资本与山地资源的深度融合。目前,以农业产业为依托的“氧吧长寿小镇”正在兰巨乡如火如荼建设中,一期工程已吸引不少农业项目纷至沓来。
“哪里有好生态,那里就有逐梦的身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项目资本的进入,不仅带来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带来新理念,催生新的发展方式,“万座青山是丽水实现农业转型发展最厚实的基础。”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刘淑芳 通讯员 张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