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通济堰再度成为丽水顶层设计关注的关键词。4月,“抓好世界首批灌溉遗产‘通济堰’生态修复工程”作为今年的工作任务之一,被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而这一关键词的释义,已非以往的“黄金水道”“灌溉工程遗产”等,而是“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恢复生态学中出现的新词,是生态恢复重建中的重点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
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通济堰,至今仍灌溉着碧湖平原万亩良田。如今,对通济堰的生态修复意在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自然资本增值,全面增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供给、调节、支持、文化)。除此,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丽水注重以通济堰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为根基,为生态修复注魂。
可以预见的是,对通济堰“生态修复”这一历史性转变,将为通济堰的保护与开发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古堰画乡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对于通济堰的生态修复尤为重要”
丽水以水为名,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八次来到丽水深情赞叹“秀山丽水,天生丽质”,并寄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丽水因水而兴,水质居全省第一,群众对治水满意度居全省第一,这些量化的成绩,见证着丽水因地制宜、善作善成的治水之道。
丽水向着“两山”进发,做好“水”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位于碧湖平原的通济堰,便是绕不开的一笔。八百里瓯江最美河段穿流而过,先民择水而居,村镇傍水而建,水文化源远流长。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通济堰,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是浙江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滋养着3万多亩良田,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来到堰头,走上通济堰廊桥,可一睹坝与水的默契相处:一条拱形大坝横跨松阴溪,汹涌的溪水在此变得和缓,部分溪水从右侧平静地流向古堰。通济堰的存在,造就了独具特色的秀美河段,并孕育出远近闻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国家4A级景区古堰画乡,正是由通济堰和丽水巴比松画派两个鲜明元素组成。2015年1月,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莲都区学员汇报后,赞叹丽水巴比松画派很有特色,对古堰画乡记忆犹新。
正因为如此,坚定做好通济堰的“水”文章,成为丽水一以贯之的自觉行动。一直以来,丽水高度重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尤其是通济堰。
“对于通济堰的生态修复,对莲都区来说,尤为重要、尤为期盼、尤为迫切。”丽水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徐光文说,尤为重要,是始于发展之所需。把水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关键一环;尤为期盼,是源于人民之所盼。尤其是修复保护好通济堰的历史风貌、水系脉络、水利功能,建设碧湖新区,打造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是莲都区人民的共同期盼;尤为迫切,是基于问题之所迫。“莲都清醒地看到,通济堰水系综合整治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整体排涝能力较差、水系连通性不足、水景观缺乏梳理、水文化缺乏提炼、河道管护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但短板也是潜力所在,我们希望通过生态修复,让通济堰水生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是千年修缮传统的延续”
千年古堰,是古人敬畏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富庶的见证。“通济堰1500多年间经久不衰,主要原因在于历朝历代和通济堰管理机构比较重视管理和养护,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如今,对通济堰的生态修复,正是我们对上千年修缮传统的崭新延续。”莲都区水利局规划建设科科长谢琴说。
沿着历史的脉络,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古堰的保护之路。
早在南梁时,朝廷派出詹、南两司马前来处州治水,初创通济堰。他们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木筏拱形大坝“白龙坝”,成就了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由于坝底潜水,沙石堆积,加上泉坑之水横贯堰中,渠噎不通,通济堰虽发挥了灌溉农田的作用,但清理渠道十分艰难。到北宋政和元年,知县王褆按邑人叶秉心的建议,在通济堰渠道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涵引水桥,把泉坑水从桥上通过进入瓯江。后来,南宋乾道四年,处州知府范成大主持修通济堰,并亲自制定和撰写堰规,效果大好。针对木筱坝抗洪能力弱的老问题,南宋庆元年间,曾任同知枢密院事的何澹奏请朝廷从遣散的兵中调三千名到处州疏浚通济堰。何澹善于总结先人治水经验,在排淤泥、堵潜水上做文章,终于想出了用千年松木桩打坝底,用石块筑坝,石块雌雄缝结构。为图久远坚固、不费修筑,用铁水灌入石坝缝隙中,石与石之间以铁蚂蝗钩固定,使大坝牢不可摧。坝上设有通船闸,坝底开出排淤沟。改建后的拱形大坝,设计水平高超,符合科学原理,经过八百多年的洪水冲击的考验。
正因其流传于世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通济堰在1961年成为第一批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以全部水利灌溉体系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之前,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通济堰进行了20余次保护性修复。2014年,通济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016年起,莲都区水利部门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耗时三年有余,在碧湖开展了以通济堰为主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极大改善了灌区水生态功能。而接下来即将开展的通济堰生态修复工程,则是通过渠系形态修复与连通、河湖池塘恢复、渠系清淤疏浚、湿地整治及植被修复等措施改善灌渠水生态功能,恢复通济堰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渠系的自然原貌和生命力,使通济堰水利工程这个以水为脉的动态“文物”,亘古至今发挥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的同时,还能承担“生态调节”的新功能,最大程度释放水利工程的“生态红利”,最终促进碧湖平原人、水、田、园的自然和谐。
用人文精神为生态修复注魂
文明的遗存,不能只见物不见人。生态修复融入人文精神,这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站在观坝亭上,可见拱坝北侧是詹、南两司马祠(也称二王庙),内有历代碑刻16方。碑刻上的许多字已模糊,但它们宛若一部部立着的堰史,无声诉说着通济堰的昨天。
纵观堰史,以石砌坝取代木筱坝,是通济堰得以延续千年的里程碑事件。如今,依然可见在大坝西北、东北、东南三个方向1.5公里处,分布着何澹及其亲属的古墓群。其中,东北、东南的古墓群与大坝正中点成正等边三角形,选址者意在护视大坝千秋永固。这接续千年的基业与守望,那是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
一个碑刻,就是一段历史。通济堰的历史本厚重,可它又偏偏妥帖地隐匿于碧湖平原一隅,以平民化的姿态,躬身劳作1500多年,灌溉着碧湖平原的万亩良田。这里完整的生态河川体系、农田水利体系以及古镇、古村、古埠等构成的集“山、水、林、田、湖、草”于一体的生命共同体,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沿海发达地区实属罕见。
物态的古堰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先贤与民众砥砺前行的精神执着。通济堰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道理,以及千秋百代守望相助的精气神,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底蕴、人文关怀和文化底气。
在通济堰生态修复的新时代背景下,碧湖平原的古村、古堰、古樟、古窑址、古墓群等众多历史人文资源,也将随之吹响“复活”号角。结合多方规划,可以看到一条生态与人文历史相交融的修复之路:
在古堰画乡景区,将开展以通济堰修复保护为主线,以通济堰农耕文化走廊为抓手,上演堰头村、古井村、白口村等“古村复活记”,实现保护和利用的有效衔接,取得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拟实施通济堰渠生态修复工程,从保护文物和水系整治出发,对通济堰引水受损的干支渠系进行保护性改造修复,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使千年古渠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风貌;拟实施农旅融合工程,按照“点线面”布局,沿通济堰打造农业旅游观光带;拟实施水旅融合工程,完善通济堰干渠通航条件,恢复交通航运功能,结合灌渠水网生态修复、特色公共空间塑造,发展水旅游,建设水乡韵味、碧湖特色的水运航道。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刘淑芳 余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