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里故事多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7-03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量:11

阔水清波、渔舟帆影、古式台门、游人如织,村口古樟树群下,老人们悠然畅叙,孩子们追逐嬉戏…… 

走进莲都区大港头镇古堰画乡,在“不要人夸好颜色”的江南诗韵中,一幅温馨宁静的祥和画卷映入眼帘。这正是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丽水市公安局莲都区分局大港头派出所警民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真实写照。

面对满墙的荣誉和记者的采访,所长许广胜和教导员杨蒙并未将话题停留在白纸黑字的材料上,而是娓娓道出一个个贴心、暖心、安心的动人故事。

QQ图片20200703084259.png

“菜警官”深入群众、了解民情。

 贴心:服务永不缺位、窗口“永不打烊” 

8名民警、15名辅警;下辖一镇(大港头镇)一乡(峰源乡)18个行政村;辖区面积222.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300多人;派出所到最远的村庄需要两个多小时车程……这是大港头派出所的基本概况。

“基层派出所不是经常有大案要案,关键是怎么在日常中处理好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这‘五小工程’。”许广胜说,“虽然我们是一个小所,但对老百姓来说,我们就是他们平安生活的依靠。”

今年2月初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值班室的宁静。

“是大港头派出所吗?我家小孩不小心吞食硬币,医院让我们自行过去,如今封道了,我们自己可能过不去,你们能帮帮忙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位母亲焦急且慌乱的求助声。

“好!你们在哪里?”

“张山村村口。”

放下电话,值班民警樊铭鑫立即驾驶警车,一头钻进漆黑的夜色中,一条救援“绿色通道”就此打开。

护送之路,并不简单。山路崎岖、卡点众多、孩子哭闹、家长焦急,樊铭鑫一边开启警灯、警笛,一边不自觉踩下油门、连闯数个红灯……到医院后,他陪着挂号、拍片、治疗。返回时已近午夜,看着小孩在车上安然入睡,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

因为“惦记孩子的近况”,几天后,许广胜和民警马俊文来到张山村,一句“有什么困难就及时联系我们”,惹得那位母亲泪花涟涟。

“我是党员,我为你服务!”在大港头派出所,这不是一句口号。

这个名为“党员先锋岗”的办事窗口,由党员民警和党员辅警组成,其特点是365天、24小时窗口服务“不打烊”,“只要百姓需要,他们一定在”。

“你好,请问现在可以办理分户手续吗?”

“可以,我马上过来。”

电话里的“现在”,可能是某个平常的夜晚,可能是某个周末的清晨,也可能是某个和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对于窗口辅警金晶莹来说,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加班加点加时,早就习以为常。

窗口工作谈不上惊天动地,但金晶莹实实在在做了一些小事,并让这些小事产生“温度”。在上门送咨询、上门收材料、上门送证照的三个上门服务中,她习惯“顺便”和群众聊一聊。辖区群众大多都知道她的名字和电话——把她记在纸上,更记在心间。

今年以来,大港头派出所干警先后39次在非工作时间为群众办理各类窗口业务,5次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不缺位,“不打烊”,“他们一直在”。

QQ图片20200703084314.png

民警、画乡义警、群众合力抢救落水三轮车。

暖心:为人民服务的“菜警官”事无巨细 

比起待在办公室,民警们更喜欢走在帮扶群众的路上。

“溜一圈不是什么问题都发现了吗?”杨蒙笑着说。

因为时常步行在田间地头、乡间小巷,大港头派出所的民警们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菜警官”。一个“菜”字,是全所警员深入群众、深得民心的生动体现。为进一步了解民情,及时化解困难,派出所“趁势而上”,组建“菜警官”微信服务群,通过线上交流,第一时间为群众排忧解难。

大港头是粟裕、刘英等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作为红色山区派出所民警,“菜警官”们都有一副“热心肠”。

今年2月12日,疫情防控关键期。

守着滞留在328省道均溪卡口前的数百公斤草莓,种植大户王丽荣愁急了眼。倘若草莓无法及时运往云和销售,他这一季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

“菜警官”把一切看在眼里。

既不能破坏防疫规定,又不能伤了农户的心,怎么办?

急群众之所急。“菜警官”迅速联系云和卡口。经过商议,两地民警决定在莲都均溪村——云和规溪村交界处设立临时交易点。农户和收购商提前做好电话沟通,定时定点进行一对一交易。由于交易点离卡点尚有250米距离,且这段路只能靠步行,于是,“菜警官”化身“跑腿小哥”,戴着口罩和橡胶手套,拎着一筐筐草莓,数次往返卡点和交易点之间。

看着草莓保质保量保价地顺利被收购,王丽荣喜笑颜开,对着“菜警官”鞠了深深一躬。

“菜警官”帮着卖草莓一事,很快在镇上传开。

“许所长,我们村早茶马上上市了,能不能也帮帮我们?”在许广胜的办公室里,均溪村村支书何建星请求着、北埠杨山莲湖茶叶合作社的茶农期盼着。

“你放心,我们一起想办法。”许广胜一口答应。但其实,他心里也没底。

大港头镇位于莲都区西南部,茶叶、高山蔬菜是当地村民最直接的收入来源,其中茶叶种植面积达2.4万亩,涉及农户上千人。特殊时期,集中的茶市不开放,而早茶不采就成了老叶,加上数量大,人群易聚集,无法复制卖草莓的老办法。

又一次,“菜警官”把麻烦留给了自己。

次日,23名“菜警官”集体下乡。他们到山头上、茶园里、农户间,寻求把茶叶换成真金白银的办法。最后,他们决定,利用分散原则,在茶叶种植最多的几个村的村口开阔处,设立多个茶叶临时交易点。为控制人流,“菜警官”将每个交易点设置成“单向单通道”,让茶农戴好口罩间隔2米,逐个交易。

短短三日,茶青成交量达上千斤。

“我要请你喝茶。”在临时交易点,一个刚卖完茶叶的茶农向“蔡警官”发出盛情邀请。

250米,不是一段距离,而是一段暖心路;

临时交易点,不是一个集市,而是一条农产品“绿色通道”;

“菜警官”也不是一个称呼,而是一群“用速度跑出温度”暖心人。

安心:帮帮团和“义警”,铸就结实的“左膀右臂” 

在大港头古堰画乡景区,有一抹“别样蓝”。

那是一支身着蓝色马甲的义务巡逻队,或开展治安巡防、法制宣传,或进行矛盾化解、紧急救助,每日不辍。这支巡逻队,名为“画乡义警—民宿联盟”。

巡逻细致到什么地步?队长兰建伟表示,老街上随便说一个商铺,它的招牌是什么颜色,门口摆有几盆花,他们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支队伍的形成要追溯到两年前。

古堰画乡是莲都区最热闹的景区,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景区民宿168家,如何实现居民和游客平安生活,是头等大事。2018年,大港头派出所牵头成立“画乡义警—民宿联盟”自治组织,目前已有28名民宿业主加入其中。

峰源乡地处偏远山区,从所里出发,最近的村要50分钟车程,最远的需2个小时。为了让纠纷类警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大港头派出所主动协调峰源乡干部,组织长期生活在村里、威信较高的党员和网格员成立“峰源义警—山里110”,让警情处置在早、在小。

如今,在大港头派出所的组织下,辖区内已有成熟义警队伍5支,人数超过300人,他们身份不同,各有所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有了自我实现、反哺社会的需求,民警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就这样,乡贤帮帮团、老年帮帮团应运而生。

乡贤帮帮团里,有退休老干部,也有德高望重的成功人士。矛盾发生时,让老百姓自己“点单”,选择共同信赖的乡贤调解员,参与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老年帮帮团共有6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经常参与辖区工作,普及宣传,调解矛盾。

不久前,电信公司人员随手把废弃的金属抱箍丢在茶丛里。茶农修剪茶叶时,绿篱机不慎“撞”上抱箍致损。私了未果,茶农报了警。得知情况后,老年帮帮团立刻到场,当起了“中间人”。

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次日下班前,电信公司赔付茶农一台全新的同型号绿篱机,茶农则不再追究。

有了义警,平安不出事;有了帮帮团,矛盾不上交。

至此,大港头派出所拥有结实的“左臂右膀”。

红色山区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里故事多——故事里,写满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生动情节。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陈炜芬 余俞乐 通讯员 杨蒙/文 本报记者 雷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