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向“全国生态价值转化第一村”迈进 探路者的鲜亮足迹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4-09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量:13

去年4月,遂昌大柘镇大田村在丽水2700余个行政村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市首个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试点村,并于当年5月发布了《遂昌县大田村GEP核算报告》。从默默无名,到一夜成名,大田作为全市乃至全国首个完成全域生态产品评估工作的村级GEP核算试点村,从此走上了一条与此息息相关的发展之路。 

如今一年倏忽而过,眼下的大田,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改革试验。在一个关于遂昌县“未来乡村”的新规划里,大田村作为试点之一赫然在列。在这个全新的创想里,它的目标是将大田打造成“全国生态价值转化第一村”。得益于此前的各方面工作走在前列,大田已然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透过规划可见,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创建时间跨度长,难度也不小,但是展现的前景却很美好。在“未来乡村”落地的这大半年,大田村迎来了一些新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一些诸如道路、管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对于十年之间鲜有项目到访的大田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突破。

因此,这一年的大田是忙碌的,同时也充满着希望。行走在绿水青山里,眼见着日子越过越舒坦,越来越多的大田人明白,“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坚守绿色,这条路我们选对了。”

老茶乡飘来新茶香:“经历了最好的一年” 

从遂昌县城出发,30余分钟的车程便到了大田村。远处,3000余亩茶园沿山起伏、葱葱茏茏;近处,穿村而过的汤溪涓涓流淌。

眼下,正是采茶的好时节。最近的每一天,天蒙蒙亮,和着春风,傅爱莲便会踏着轻快的步伐,上山采茶。在大田村的茶园里,高山云雾中,傅爱莲俯下身子,轻轻掐下嫩绿的茶芽,放进背上的竹背篓里。

她无比细心的呵护着每一片茶叶,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对于傅爱莲来说,这些茶叶不仅是致富的源泉,更是她年复一年寄托的希望。

自从大田走红,优质的生态环境便让这里的茶叶身价倍增。去年一整年,傅爱莲的采茶收入达七八万元,这是她20个种茶年头里,赚得最多的一次。

有谁会想到,在以前,茶园曾是大田村一杯难咽的“苦茶”。今年58岁的傅爱莲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种茶,从一两亩茶叶,到如今的七八亩,她见证了大田村茶叶发展的变迁。“大田茶叶虽历史悠久,但从前的茶青一斤只卖四五元钱,不像现在,每斤茶干都比别的地方卖贵十几元。”在傅爱莲的记忆里,从前的大田虽是茶园漫山,但产值并不高;虽是茶香飘溢,却卖不了好价钱;虽人人吃苦耐劳,可怎么也富裕不起来。

在这过程中,大田的茶叶发展还曾面临过严重的虫害威胁。即便如此,大田人始终坚守着茶叶的生态品质。从很早就开始,春茶过后,他们会陆续将茶树大半截的枝枝叶叶裁去,然后还田。在傅爱莲看来,“枝叶还田,是比什么都好的肥料。”而被剪去枝叶的茶树,则会在下个季节,馈赠给她更多的茶芽。

日复一日的绿色坚守,让大田以茶扬名。小小的村庄,居然在几十年间诞生了120余家茶叶加工坊,每年产茶1300余吨,全村茶产值达1.3亿余元。

而借着GEP试点,如今的大田茶产业迎来了更大的机遇。程胜平是村里多年的茶商,他深知,大田不缺好茶,缺的是好品牌、好渠道,“现在,有了GEP试点村这个名头,直接来找我买茶的客人多了起来。”去年下半年,程胜平注册了自己的茶叶类品牌商标,他说,机遇就在眼前,接下来,他要用自己的品牌去卖茶了。

令傅爱莲和程胜平更高兴的是,大田“未来乡村”规划下的“万亩茶园彩化项目”就要开始实施了,紧接其后的是高端茶庄、5G茶叶小微园等富有科技感的项目,不久的将来,大田茶园将成为种茶、采茶、制茶、赏茶、品茶一条龙体验的基地。

好生态吸引好产业:“绿水青山是底气” 

行走在大田村,可见村里的20多家农家乐,路过的外乡人总会问起:为什么会这么多?

秘密就藏在村口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上,一到天冷,半山腰雾气腾腾,在杉林间缭绕,这样的景象,唯独这座山才有。山上一片150多年树龄的阔叶林带,古木参天,绿荫如盖,一个个温泉池就在这些大树下。

早在2009年,这方山水就吸引了汤沐园森林温泉落户,大田村以山上的百年古树林为资本入股汤沐园,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5万余元,带动就业百余人。

2018年,汤沐园温泉进行转型升级,进军养生养老市场,目前一期已经完工并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如今,从GEP试点村向“全国生态价值转化第一村”迈进,二期正在谋划推进,计划打造高端酒店、会务中心和研学中心。“这曾是我们村用GEP转化为GDP的第一次尝试,想不到9年以后我们有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大田村党总支书记高桂松说。

高桂松所说的广阔舞台,是基于《遂昌县大田村GEP核算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大田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1.6亿元。正是在这份报告的带动下,一股强劲的投资风潮在这里涌动。

盛佩华经营的盛华酒厂已经落户大田16年,他坦言当初把酒厂建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优质的水源。GEP核算报告出来后,来找盛佩华合作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去年年中,61岁的盛佩华将酒厂绝大部分股份转给了杨仙水。在外闯荡了二十年的杨仙水是地道的遂昌人,这些年,他回到家乡四处寻觅,希望找到一方山水完成心中的生态田园梦。大田的好山好水,让杨仙水着迷。他不吝成本进驻酒厂就是看中了这里绝佳的山水资源,除了用大田的好水酿好酒,还将以酒文化为依托,建集休闲养生为一体的酒庄。“我对大田很有信心,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我最大的底气。”

王周敏是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去年,他注册了“柘里薯香”品牌,销售生态番薯干。在大田开展GEP试点后,他当即将生产地点从原先100㎡的家庭作坊迁至大田汤溪河畔800㎡的厂房内进行流水线生产,单日产量可达4000公斤,为宁波一线零售商“鲜丰水果”提供生态番薯干,年销量可达500万元。“大田的生态好,位置也好,客人很满意我们的生产环境。”下一步,王周敏还会以“柘里薯香”的品牌入驻天猫商城,通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预计2020年将实现销售额800万元。

好前景凝聚众人心:“团结一心守护村庄” 

对于高桂松来说,过去的这一年,是他担任大田村党总支书记22年里,最为繁忙的一年。

打造“未来乡村”,第一步就是开展环境整治。去年年中,大田开始推进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沿溪绿道项目,大半年下来,整天忙前忙后的高桂松瘦了十几斤:“现在虽然忙点,但是感觉特别充实,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各类项目纷至沓来,GEP转化试点也让村民看到了大田的未来可期。1.6亿元的“身价”也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荣誉感。“现在有了GEP转化试点,老百姓对村里建设的配合度和参与度更高了。”大田村主任王余根说道,“现在全村上下一条心,就是把绿水青山管好,把我们家乡建设好。”

在这场“守护绿水青山,捍卫1.6亿元”的“村庄保卫战”当中,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都纷纷主动请缨,助力村庄环境整治。为了不耽误工作,村党总支副书记项萍关停了自家经营的茶叶厂,一门心思投入到村庄整治工作中;今年66岁的村民程巧松主动找到高桂松“揽事”:“老高,你放心去做,得罪人的事情我来。”

原先觉得无伤大雅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多村民已无法坐视不理了。村民王法元自己动手,拆除了家门口的柴火间,“刚开始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叫GEP,通过村干部及党员的宣传,我们老百姓基本都知道了,就是把我们村的绿水青山转化成经济价值,要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必须该拆的拆、该建的建,作为一个大田村的村民,肯定要全力支持、配合村里搞建设,牺牲小家,成就大家,造福子孙后代。”

如今,86岁高龄的村民程万能,每天都要摇着轮椅绕村转两圈:“我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了,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祖祖辈辈住的地方居然这么值钱。这么好的环境要是破坏了我第一个不答应,我现在年纪大了,帮不了多大的忙,每天在村里转转,帮村里看好这个‘家’。”

趁着这股劲,去年以来,大田在基层治理上发力,搭建起党组织—网格—党员—群众的自治体制,逐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好生态带来好前景,好前景凝聚众人心。只要我们守好这里的绿水青山,这里的绿水青山就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高桂松说,“坚守绿色,这条路我们选对了。”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刘淑芳 朱敏 通讯员 林越/文 通讯员 舒同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