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景观化,激活乡村生态价值的“崇头实践”—— 观田问水,赏花看云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5-14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量:11

“一亩田、一片云、一朵花、一湾水、一条路、一个村”,天上、田间、地头,伸手可及都是有价之宝,全域全空间每一处景色,都在诠释着对于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的积极探索。 

云和县崇头镇,坐拥云和梯田这一国家湿地公园资源,80%的区域在海拔800米以上,绿色资源丰沛,垂直气候差异明细。近年来,加快探索高山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特别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崇头镇既顺势而为抢抓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机遇,又费尽心思打开脑洞不断开辟新路径,构建了全域、全空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体系。

深耕梯田 留住云彩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蛰伏了几个月的旅游市场逐渐复苏。在云和梯田景区,层层叠叠的田间,农民们正忙碌耕种,景观台上络绎不绝的游客则争相按下相机快门留下梯田美景与农人背影。

云和梯田是块“宝”,这里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崇头镇党委书记谢岩伟介绍,在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这几年来稳步推进梯田开发建设,云和梯田景区先后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目前正加紧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有序有效做好开发文章的同时,当地也尤其注重做好生态提质与优化,专门实施了“五大生态工程”。其中,实施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梯田保育区实行分区管理,恢复园内抛荒梯田30公顷、恢复森林植被33公顷、补植各类苗木3.9万株,并配备完善的生态监测设施。最近几年来,总共对7200多亩农田实施了保护修复工程,对1000亩山林实行珍贵彩色林抚育,在提升生态绿色的同时也增添了彩色景观。

拥有天然的自然景观和资源,如何放大梯田生态价值,需要资金资本的注入、项目的撬动。省内知名旅游投资及运营大鳄杭州商贸旅游集团慕名而来,2018年正式入驻云和梯田后,启动一系列大项目建设,总投资将达14亿元,担当起了景区建设开发与保护的主力军,改变过去依赖政府投资拉动的开发建设模式。目前,由杭商旅投资的一级游客接待中心、观云索道、世界梯田博物馆等项目的主体工程正加速建成。“深耕梯田生态价值,把梯田创建5A级旅游景区当做生态价值实现重点来抓。”杭商旅云合同梯田项目负责人孙斌信心十足地说。

原生态“值钱”,原生态文化更“值钱”。云和深入挖掘梯田浓厚的农耕文化、畲族文化、银矿文化等特色文化,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梯田开犁节”已正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云和梯田发展模式获得了“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奖”,成为了“全球梯田联盟经济研讨会”的永久举办地。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村民们在家门口“卖风景”吃上了“旅游饭”。2019年,梯田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78.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632万元。崇头镇农家乐(民宿)增加到了139家,实现营业收入1950万元。

“梯田能生金,云海能卖钱”。云和梯田位于云和盆地西南的高山上,背靠广袤的森林,雨水充沛、常年不竭,水气循环圈异常活跃,因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云海奇观”。  每当太阳从云海中升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云和梯田经典的“日出云海”景观,全国各地的游客与摄影爱好者,为了一睹美景不远千里来“打卡”。借助云海景观打造的“日出云海”景点,让云和梯田成为了丽水的十大摄影基地之一,“云海奇观”成为了云和梯田吸引游客的一张“金名片”。

“云海”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观赏上,云和除了在梯田景区打造观景台核心区块、摄影基地外,还从气象科学角度在全国率先开展“云海”研究,为摄影发烧友和游客提供准确的“观云”气象预测。

2019年,崇头镇与县气象局合作,对梯田景区云雾观测的影像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根据云海特点,将云海分为三型八类,在全国首创出台《山地云海景观分类》地方标准。“地方云海景观分类和标准的确立,为发挥山地云海气候资源优势,宣传云海景观特色旅游,助推云海景观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县气象局专家如是说。

现在,通过实现数字监测、云山直播等形式,云和建成“日出云海”展示线上平台,梯田美景特别是云海景观全天候向公众展示梯田美景。“我是看天气预报和云海预报‘赚钱’,只要是雨后初游晴,必定有美丽的云海,也就有大批的摄影发烧友上来拍云海,追云海。”在梯田开办摄影主题民宿的业主季云金说。

花开山野 水涌白沙 

春夏之交,花红柳绿,生机勃发。海拔1593米的白鹤尖,清风徐徐,杜鹃花火红热烈。在花海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种植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杜鹃花。未来,这里将打造一个集风景赏游、休闲游憩、森林康养、生态科普为一体的景区。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这是白鹤尖杜鹃花海的真实写照。白鹤尖,位于云和县崇头镇黄家畲村,为云和县的最高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四季皆景,其中尤以绵延数公里的万亩高山杜鹃花海为胜。

近年来,白鹤尖杜鹃花海跻身“浙江最美赏花胜地”。云和借势在这里打造高山露营基地,初步形成集观花海、雾凇与星空、云海、日出为一体的高山旅游休闲基地,受到了众多户外登山者和游客的青睐。

除了美丽的花海,周边黄家畲村的清凉温度和清新空气也成了经济价值的来源。发挥独特的高山气候优势,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黄家畲村民改造农房,开办农家乐,发展民宿经济,形成了省内外知名的避暑旅游品牌。

从2014年开始接待省内外“躲三伏”的游客团队,黄家畲的农家乐民宿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目前已有16家挂牌营业,2019年夏季三个月接待游客4万人次,为村民带来收入的超过300万元。

县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围绕  “赏花胜地”和“避暑胜地”两个优势,创新高山气候价值化实现路径,推进白鹤尖区块和黄家畲区块“康养600小镇”项目落地。同时,以白鹤尖“杜鹃花海、多彩林海、日出云海、童话风车”为亮点、卖点,加快打造白鹤尖4A级景区。

从县城前往崇头镇的必经之路上,游客可以看到一座奇妙的山——灵漈山。不少来梯田游玩的游客,也会被这座造型俨如一老背一少行走状的奇岩吸引,这里也新晋成为网红“打卡点”。

在崇头镇,有座灵漈山,陡峭壁立、奇石险峰,西南有白沙涌水,经悬崖飞流直泻,灵漈飞瀑为云和县落水最高的瀑布。虽然灵漈山景色秀丽,但却一直藏在深山不为人知。

近年来,云和系统梳理云和梯田周边的旅游资源,谋划发展全域旅游,灵漈山4A级景区开发也纳入议事日程,尽快将藏在深山的景色与公众共享,为驴友们打造登山探险好去处,也将岩石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市场价值转化为绿色发展、富民增收的资源。

扮靓山路 活化乡村 

景区镇的生态价值高效实现,离不开完善交通体系的构建。2017年以来,崇头镇大力实施生态路网提速工程,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改造一新的“梯田大道”,将景区串珠成链。

到目前,后交线(崇头至岙头)、游客中心至后交线公路、后交线至坑根、后交线至梅竹等4条通景公路项目,已建成通车2条。县城至镇区绿道、环镇区绿道正加紧建设,连接古村落及梯田的50公里古道已完成修复。交通更便利,出行更方便,云和梯田核心景区范围内,城乡景区、景区与村的交通网络新格局初步形成。同时,以丰富游客体验、完善景区交通形式的观云索道项目,计划在今年7月试运行。

交通不仅要打通,还要扮美。后交线“梯田大道”是云和梯田景区主要旅游通道。以前,道路两侧破旧菇棚、无序堆放等现象严重影响梯田观景环境。云和提出建设“最美”农耕梯田风景线,“拆一批、整一批、改一批、提一批”,仅是菇棚就拆除了920个。通过综合整治,打造节点小品,村落特色凸显,公路沿线美丽升级,面貌蜕变。

路通村美,货畅其流。借助省市部署的村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崇头镇谋划推出“一个村”平台,即成立梯田生态强村发展公司。2019年,19个村集体抱团成立的梯田生态强村公司正式运营。以“一个村”的概念,将分散的资源拧成一股绳,以生态产品实现机制创新举措,换来了村庄共同发展的成果。镇生态强村公司的职业经理人陈元伟说,到2019年底公司收入达300万元。

有了抱团经营的公司平台,梯田景区范围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逐渐被打通。被誉为“梯田三宝”的坑根老茶、梯田纯酿、梯田大米,在公司进行品牌包装和统一运营后,进入山海协作结对地的湖州市场。2019年11月,1000多份梯田生态农产品特色礼盒,在湖州集中展销中一销而空,一次就获得利润10余万元。

另外,生态强村公司通过盘活村庄闲置资产,先后建成隐居梯田商业街、栈云山庄一期、梅竹露营基地等生态旅游物业,每年可为带来收益近百万元。依托高山光照资源,公司发展绿色能源项目,建成大湾、南山等11个屋顶光伏项目,预计年收益近60万元。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品政府购买机制建立……一系列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鲜事,在云和梯田不断上演。

最近,全市首个“信易游”生态守信激励机制在崇头镇发布。“云想家”“牧云居”等10多家民宿成为首批纳入消费优惠的“生态产品”,将为全市生态信用守信者提供信用优享旅游服务,开创了生态信用优待优享之先河。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阮春生 通讯员 叶永明 林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