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5-21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量:11

微信图片_20200521082037.png

八百里瓯江,一路蜿蜒向东,其中七百里流经丽水,时而浩荡,时而平缓,越过山涧草甸,在莲都区大港头一带稍作停留,冲刷出一片开阔而宁静的水面,也由此缔造出古堰画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这里有历史1500多年的通济堰,它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灌溉着碧湖平原万亩良田;

这里曾是瓯江货运的大港头埠,是丽水对外水路运输的主要港口,名动天下的龙泉青瓷就是从这里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这里孕育出丽水巴比松画派,法国巴比松画家漂洋过海来此写生,东西方巴比松以绘画的方式共同将诗意的风景美学高度融合;

这里留存着“六个千年文化”——千年古镇、千年庙会、千年古窑、千年古村、千年古樟(群)和千年古墓(群),跨越时空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

如何在保留地域“古色”的基础上,精耕历史人文内涵挥发“古香”,是古堰画乡持续探索的课题。

古堰渠、老农耕、新田园。生态资源、历史文物与人文内涵的深度融合,为古堰画乡乃至整个碧湖平原的文旅融合发展铺垫了厚实的精神底蕴。这方山水孕育出的多元文化体系滋养了一方百姓,也将展现出文旅融合的新篇章,推动着生态旅游产业迈入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历史积淀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望;“古堰、古道、古村”见证的则是人文历史与时代精神的厚度。

沿古堰画乡栈道漫步前行,不远处便是堰头村。堰头村因千年古堰而得名,它是通济堰的堰首所在地,也是过去通济古道的要津和瓯江水运交通的动脉。

村道铺满卵石,建筑基本保存着清代至民国初年的格局,青砖灰瓦马头墙连绵成片,无论是街区巷道还是旧时宅院,都原汁原味呈现出徽派和浙闽赣建筑技艺的传统风貌,既见证着沧桑历史,也见证着世世代代护堰村民的执着。

从詹南二司马首建通济堰,到宋开禧元年(1205)参知政事何澹率3000兵改石砌拱坝、用铁水浇坝,为日后通济堰的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从保留至今的近20幢清中晚期古民居到为昌文风而修建的文昌阁,文旅融合下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交相辉映,古堰画乡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有故事。

在通济堰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中,历经无数战火纷争,但历朝历代的人们,对他们赖以生存的通济堰始终爱护有加,并以堰规为约世代守堰。住在堰头村的诸葛一家,就是通济堰的守护者之一,只要听到水声,他们就知道这水的大小,甚至,只要听着水声,就知道是否需要开关水闸。通济堰得以完整保留,离不开历朝历代像诸葛一家的守堰人。

位于拱坝北侧的詹、南两司马祠堂中,立有历代碑刻16方。其中范成大的《重修通济堰》碑和《重修通济堰规》碑。一个堰规,短短二十条,寥寥十四行,却卓然独立于中国水利史,成为雄视千古的第一部堰规。这部堰规通俗平实,没有诗的韵味,却有史的厚重,在中华文化廊中异常触目。

2006年,堰头村被公布为丽水市文化名村。近年来,它更成为了丽水市摄影创作基地和“古堰画乡”建设项目的核心区块。

2001年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各级政府开始对古堰进行保护修复,深入挖掘古堰历史文化资源,先后采集文化要素单体文本230个,完成《诗画古镇》《画乡秘境》《古堰画乡故事会》《慢行古堰,遇见画乡》《通济堰的故事》等书籍的编纂出版,全方位展示古堰画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

在通向通济堰和堰头村的“古贤长廊”中,每走一段路就会看到有一座与通济堰有关的历史人物塑像,著名的历史人物有范成大、何澹等,他们都为通济堰的修建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片区域,如今已逐渐成为集游玩、娱乐、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展区。

2016年,古堰画乡景区完成世遗通济堰馆建设,通过沙盘演示直观展示通济堰水利设施世遗奇观。据莲都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古堰画乡“以古为蕴、以堰为魂”,深度发掘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梳理、提升散落的文化旅游资源,将景区和乡村通盘考虑,通过景村一体打造、核心景区带动周边景区(点)同步发展,优化资源布局,促进景区乡村化、乡村景区化,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文旅融合见山水见人文见乡愁

通济堰大坝及其水利工程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水利效益闻名于世,还孕育出形式多样的通济堰文化,其中,尤以民俗文化内涵丰富而独具特色。

通济堰大坝建成后,历代  以来还兴建了进水闸、堰渠、大小溉闸、排沙门、石涵、湖塘、陡门等灌溉系统,特别是有“水上立交桥”之称的引水桥堪为世界之最。百姓不忘历代修堰先贤的丰功伟绩,在通济堰灌区修建了詹南二司马庙、龙子庙、龙女庙、西堰公所、文昌阁等,每年定期举行祭拜活动、庙会、踩街和曲艺活动。

每逢农历二月二,“春龙节”的盛景都会在堰头村重现,吸引无数游客。堰头村村民在每年春龙节上,抬的是一尊穆龙公塑像。南宋开禧元年,民间尊称“何丞相”的何澹奏请朝廷调兵三千,疏浚处州通济堰,将原本易损的木坝改为坚固的石坝。然而,重筑石坝需要有人下水摸清水情、定位基石,危险性极高。筑坝军人中,一位名叫穆龙的青年水性最佳,他主动请缨潜入湍急的溪流中摸清水下漩涡位置,甚至在下水勘察时牺牲自己,以血肉之躯堵住汹涌的暗流,使石坝得以最终建成。穆龙的义举,令何澹痛哭,也令当地百姓永世铭记。

在所有仪式中,以“祭拜修堰先贤”最为特殊。1500年来,通济堰作为灌溉碧湖平原三万亩良田的生命之源,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因为如此,修建通济堰的南朝詹、南两位司马,及此后历代对通济堰进行疏浚、修缮的范成大、何澹、穆龙等多位治水先贤,便成为当地人纪念称颂的对象。

热闹喜庆的场面不仅吸引了生活在附近的村民,也令大批外地游客前来驻足围观。尤其是舞龙队表演“龙抬头”和“盘龙灯”时,观众们争相掏出相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与此同时,古堰画乡还深度挖掘船帮文化、鼓词文化、保定青瓷文化,常态演绎鼓词、鱼灯、提线木偶、处州乱弹等10余个传统民俗艺术节目,让往来游客感受别样的风情。

以生态为针,以旅游为线,以历史为魂,通过穿针引线将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古堰文化、油画文化、音乐文化等主题品牌在融合的过程中交相辉映,形成山水与艺术交织、传统与现代相碰的瓯江艺术生活体验地。

数字最有说服力。2019年,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3.97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46.2%,营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137%。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的当下,古堰画乡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5月1日至4日,景区合计接待游客2.4余人次,当地民宿也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心灵驿站,入住率超过50%,一些精品特色民宿入住率达到80%左右。

“通济堰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物质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正如莲都区文保所所长陈芳红所说,对于通济堰的保护和发展,不仅需要从水利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制定技术上的对策和方案,更需要从通济堰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

动人历史故事如何向游人诉说?

不少人只知何澹是处州十大名人,但不知他曾在丽水府城山上建万象楼,为《处州应星楼》书写碑铭;只知他是龙泉人,却不知他与莲都的关系;只看到物态的通济堰,却不知有人曾派兵三千修固石坝,不知离古堰不远处,有个家族已默默注视并守护了几百年。

要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首先要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然而,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文物的现状令人担忧。

在通济堰大坝四周有个三角鼎立的宋代墓葬:位于大坝东北1.5公里的凤凰山上,有宋朝参知政事何澹及妻朱氏之墓,还有何澹长子——朝散大夫直焕章阁袁州少卿何处仁及其妻陈氏之墓。位于大坝以西1.5公里的堰山西侧轿马郑村,有何澹之父——赠太师楚国公何偁及妻石氏之墓。位于大坝东南1.5公里的堰山南麓的平地村,则有何澹亲翁——给事中王信及妻郭氏之墓。

“这三处宋代古墓分布于三个方向,距大坝均为1.5公里。其中东北、东南的古墓群与大坝正中点成正等边三角形,选址者意在护视大坝千秋永固。”77岁的何澹后人何德福告诉记者,他一直深感愧疚:除何处仁墓外,其他墓园内原有与实物同样大小的石人、石虎、石狗、石马、石羊成对地对称排列,而今除了轿马郑墓茔前的两对石马、石将军移至万象山公园的烟雨楼前,保定凤凰山墓茔前残留的部分石像,其余石像均已下落不明。

“是何澹以铁石代替竹木筑堤,才让堰渠得以永固。没有何澹,就没有现存的通济古堰。”何德福说,三角鼎立护祐古堰的家国情怀和感人故事,一直为何氏后人引以为傲。无论是出于文物历史价值、思想文化价值考量,还是围绕生态文明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做文章,何氏墓群都应得到重视和保护。

如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用生动的历史和人物故事传承生态文化价值,吸引八方来客,这是当前古堰画乡及相关部门亟待破解的难题。在今年的市两会上,11位市政协委员联名的《关于加强何澹墓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建议》提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政府按照原经批准的通济堰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通济堰保护规划所明确的保护要求严格落实,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切实加强保护。

其次,将宋代墓群遗址纳入古堰画乡旅游景区整体建设规划进行展示利用。何澹墓距离通济旅游胜地停车场不足一公里路程,作为处州十大历史人物,可比照宋代相同规制等级进行重建、修复,完全可纳入旅游景点供世人瞻仰,以丰富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拓展旅游空间,拉长逗留时间,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生态文明、民生建设方面的传承价值。

与此同时,将宋代古墓遗址纳入通济堰生态修复工程中,植入人文内涵,用正能量的历史文化和家国情怀,包括王信的廉吏故事等,为修复工程注魄赋能。在深入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宋代古墓群相关建筑物和构筑物予以进行修复、重建,财政安排专门的资金,并设立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

延文脉、兴文化,需守正,更需创新。将旅游植根于千年文化沃土,用创新创造激发文化活力、汇聚发展力量,这条独具特色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才能使古堰画乡的未来越走越宽。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张李杨 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