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你向阳生长 景宁尝试建立普惠性儿童关爱体系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8-05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量:12

暑假期间,社会组织为留守、困境儿童准备了丰富的“夏令营”一日游,与学生志愿者们共同打麻糍、包饺子,体验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景宁县民政局提供

前不久,景宁县大地乡二年级学生聪聪,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与99个孩子一起体验畲族传统游戏抢柿子,参加刺激的真人CS、射箭,自己动手包饺子、打麻糍。

快乐其实从前一天便开始累积了,志愿者“爸爸”将他从山村中接出,第一次吃肯德基早餐,第一次有人陪着逛夜市,第一次住宾馆,这些新鲜体验让聪聪兴奋得不肯睡。“过两天再回去,好不好?”拉着“爸爸”的手,他的语气中有一点羞怯。

“暑假里同龄孩子有父母陪伴,还可以上兴趣班、参加夏令营,我们也想让像聪聪一样的留守儿童体验同样的幸福与快乐。”与聪聪结对的“爸爸”张海伟说,收到这份夏令营一日游“礼物”的孩子中,有73个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张海伟是景宁“关爱365”计划的志愿者,这个普惠性儿童关爱体系围绕“安全、健康、教育”展开,去年以来为每个留守、困境儿童结对了6位“成长导师”,提供365天全方位关爱保护。

儿童福利制度如何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365天人人、时时、处处的陪伴愿景如何实现?这个暑假,记者来到景宁,倾听志愿者和留守儿童的故事。

为防止暑期溺水等安全事故发生,留守儿童在景宁县大均乡参与水域救援培训。拍友 何杨洋 摄

“焕新乐园”换新家 

  让自卑的眼睛闪现光芒 

那是一双像小羊羔一样,不断闪躲的大眼睛。时隔一年,景宁县民政局副局长杨晓丽仍记得第一次到留守儿童家家访时的情景。胆小的5岁男孩躲在奶奶身后,陌生人一靠近,便一溜烟躲进房间。不懂如何沟通的奶奶只好硬把他拽到人前。结果,志愿者带来的新书包没有换来男孩的好感,却惹来了一场大哭。

“只是一次简单的互动,便能感受到孩子的心理处境。”抗拒的肢体动作背后,是留守儿童缺失的安全感、隐藏起的自卑心和隔代监护的教育失当。在经历过更多访谈和调研后,杨晓丽逐渐可以从一群孩子中分辨出哪些是留守儿童——他们通常性格内向、胆小,说话时不爱直视对方眼睛,戒备心强。景宁红星小学副校长蓝进有发现,这些孩子在课堂上几乎不举手发言,而且很少参加大型活动。有的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严重的叛逆行为。

“这些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这个问题时常在景宁县委书记陈重心中徘徊,成为他的一块心病。家访记录上每一个鲜活的儿童个体,都可能是景宁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每个景宁家庭当下最牵挂的群体。

景宁本地工业不算发达,外出打工和经营小超市、小宾馆、小水电“三小经济”的景宁人遍布各地。据统计,全县目前有一千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再加上父母分离导致的事实上的孤儿人群,这一数字不容小觑。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都是重点关心对象,这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陈重看来,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就像培育弱枝,绝不能错过最佳关怀期,而且仅靠零星的爱心式关注是不够的,应当从制度入手。

改变由此发生。

焕新改造前,书丽的卧室环境脏乱。景宁县民政局提供

记者跟随10岁的留守儿童书丽来到她居住的县城出租屋。顺着吱扭作响的木楼梯来到二楼,木板隔出的小客厅昏暗局促,但一打开书丽的卧室门却像换了天地,简约的墙纸,纤尘不染的地板,新书桌和床上用品都是梦幻的浅蓝色。在记者夸赞她的新房间时,一路沉默的书丽抬起头,眼里瞬间有了光,害羞的微笑中透着满足和骄傲。

改造后,书丽的房间焕然一新,简约干净的墙纸,浅蓝色的新书桌和床上用品,贴了木纹贴纸的地板纤尘不染。景宁县民政局提供

在此之前,书丽从不带同学到自己家做客,这是许多留守儿童与同学交往的常态。提到家庭刻意回避的态度,阻断了朋友间敞开心门的机会,慢慢产生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影响健全人格的养成。弥补这个看似最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缺失,成为关爱留守儿童的起点。2019年,景宁“焕新乐园”项目开始运行,为5至14周岁困难家庭儿童改善居住环境,从吊顶、地面到新家具、床品,迄今已完成了355户低保、低边等家庭的改造,成为全省首个实现留守儿童“焕新乐园”项目全覆盖的县。

生活环境的提升切实改变着留守儿童的精神面貌,一双双自卑的眼睛逐渐闪烁光芒。但潮水退去后,许多问题仍然留在沙滩上。如何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不仅限于“吃饱穿暖”?如何实现持久有力的关爱,而不是潮涨潮落?景宁面临着众多山区县亟待解决的难题:打造儿童关爱升级版,推动儿童福利制度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上下求索后,汇聚各方力量的“关爱365”计划,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

 成长导师六对一  

 让小世界联通大世界 

“如果约好你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快乐。”每次志愿者家访前,聪聪都有着法国儿童文学《小王子》中一模一样的内心独白。进村的路上,张海伟会频繁接到电话。“到哪里了?快到了吗?”有时,急切的话语刚落,便能看到村口迎接他的娇小身影。

志愿者到乡校对留守儿童开展爱的陪护。景宁县民政局提供

像聪聪一样,在景宁去年首创的“关爱365”体系中,所有留守、困境儿童都有至少6位“成长导师”。一名志愿者负责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和家庭关系调适;一名教师作为“第二家长”重点帮教;村社配备一名儿童主任负责日常关爱;一名警察作为“专属守护者”保障安全;一名签约医生作为“成长监护员”照看健康;一名县处级领导包干督导一个乡镇(街道)的儿童关爱工作。

整个体系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志愿者、教师和儿童主任形成内层的花瓣,给予孩子们心理和情感慰藉。外层的公安、医疗、政府等社会力量,则成为强大的后盾。“花蕊中,就是我们全力守护的孩子。” 杨晓丽说,动员政府和社会力量营造一个层层包裹的安全区,就是想让亲情缺失的儿童,能放心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在广阔天地中向阳而生。

系统的呵护之下,志愿者李艳亲眼见证了一个孩子走出内心“黑洞”的过程。她第一次见到13岁的康梅时,临近中午她还躲在床上,在这个性别意识早已萌发,爱美之心正盛的年纪,这名女孩却蓬头垢面不顾形象。“阴暗的床铺就像个‘黑洞’,你能感觉到她是心甘情愿缩在角落。”那一次,直到李艳离开,康梅也没有下床。妈妈离家出走,爸爸打工疏于照顾,让幼小的康美有了轻度的抑郁倾向。后续的每次家访,李艳都会坚持和她聊上半天,县城的新鲜事、流行的新电影甚至女孩子喜欢的娱乐八卦,无论康梅是否回应,她都会在临走前嘱咐:“有心事随时联系,我24小时在线。”

这句承诺随着时间奇迹般生效。第三次上门时,康梅第一次露出了微笑,并意外地接受了在家门口合影的邀请。半年后,当李艳再一次送来口罩和生活用品时,康梅终于鼓起勇气谈起自己:“我没什么兴趣爱好,同学们都不爱和我玩。”打开话题的长谈中,李艳在朋友、姐姐和妈妈的身份间不断切换。临走时,她回望着第一次将她送到村口的康梅,翠绿起伏的群山前,女孩已经抽条的身影瘦弱又坚韧。“那是我看过最美的村景。”走出角落、走出家门、走出村庄,康梅的小世界开始与外界产生联结。

而与“第二家长”教师蓝进有的结对,让6年级的严文静第一次有了被“关注”的感觉。疫情期间,身处山村的文静家里不通网,只能冒着严寒到邻村的同学家上网课,高山天寒,不久她便坚持不住弃学了。蓝进有自费为她办理了手机流量卡,却面临另一层担忧,如果孩子沉迷抖音、游戏,耽误学习怎么办?送卡的前一天,他一夜难眠。

无人时时督促的文静终究没有抵住诱惑,在反复拨通电话被挂断后,蓝进有对文静说:“不接电话,作业不做,你真的想让关心你的人都失望而去吗?”这番气急后的重话,犹如当头棒喝。“从没有人这么关注我在意我。”“被期待”让文静第一次有了想改变的决心,成绩也渐有起色。至今,那张流量卡也没有被收回,这让文静感受到了信任和尊重,也给了她奋斗的力量。

孩子们接受专业团队心理辅导。景宁县民政局提供

更多外围支撑也在发挥作用。书丽的新书桌里放着她的“安全守护卡”,上面清楚地列着结对警察的姓名和电话,这让每一个留守、困境儿童在遭遇困难和危险时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专属”警察寻求帮助;村居签约医生会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每季度开展健康监测评估,并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和常发健康事故开展健康教育。县处级干部发挥督导、协调作用,统筹一个乡镇(街道)的儿童工作,一些干部还主动申请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守护卡”上。“如果孩子们面对问题不知向谁求助,至少可以直接找到我。”

 智慧平台云监管 

 让志愿服务更加透明 

“夏令营”中,我们还见到了一些稚嫩的新面孔。十几名与被关爱儿童同龄的学生志愿者,与父母一起结对留守儿童。“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更容易敞开心扉,平等的玩伴关系有时比大人的关爱更有优势。”张海伟的女儿今年12岁,面对有些晕车的书丽,她一路递水、扇风,细心程度不输成人。

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起开心玩耍。景宁县民政局提供

将儿童志愿者纳入体系,一年来,类似的尝试和探索仍在完善。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模糊群体,而是无数鲜活个体。他们中,有的亟待物质救助,有的亟需心理疏导;有安全教育的需要,也有权益维护的诉求。记者发现,想要充分满足儿童的多方需求,仍有很多复杂问题。

杨晓丽希望“365体系”中所有留守儿童都能被精细化覆盖,但运行时却面临落地和监管两道坎。目前,被纳入“焕新乐园”等专项的儿童,基本都由政府合作的社会组织一对一结对,这些志愿者受过专业心理培训,有持续的志愿记录方便追溯。而这之外的儿童,则多由社区和乡镇负责结对,社区干部、党员、社会爱心人士等相对多样、零散的结对群体,让志愿服务面临着监管难题。

景宁试图用儿童档案数字化使这一过程更加透明。杨晓丽为记者演示正在试运行的“关爱365”儿童计划智慧云平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个人和成长导师信息都被记录在系统中。儿童可通过装有芯片的“爱心卡”,进入儿童之家或参与集体活动积分,成长导师也有专属账号为考试成绩、日常表现打分,最终的积分可换取学习用品。妇联、公安等儿童工作的相关部门也可借此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联动协作。

将留守儿童的父母纳入陪伴体系,是平台建构的另一重考量。近期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与未成年人至少每月要联系交流一次。平台将实时更新监护人现状,与父母交流儿童成长状况,并按时督促父母践行家庭监护责任,弥补“亲情断层”。

心理健康和情感支持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今年,所有志愿者在入户家访前都被建议不要穿统一的公益服装,这源于心理专家的智囊支持。景宁的一些学校还与杭州的三甲医院结对,邀请心理医生到校辅导“问题孩子”。

在留守儿童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的红星小学,由全校优秀教师和校领导组成的教研组,正在进行名为《城郊小学留守儿童365关爱策略构建与实施》的课题研究。这类基于课程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及关爱机制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成体系的研究成果和专著。目前,通过微视频教学、电影赏析等激发孩子原生动力的课程《25班级》、关注留守儿童日常表情并做出相应心理研判的《熊猫宝宝课程》已有成效。

“把最好的留给最需要的”这句话写在红星小学儿童之家最显眼的地方,也成为每一个留守、困境儿童守护者的心声。

(文中儿童名字均为化名)

今年6月,在景宁大均乡,孩子们集体参加“童心逐梦,助力成年”焕新乐园活动。拍友 何杨洋摄

 专家点评 

 为留守儿童打开心灵之窗 

朱江鸿

父母在生活中的缺位,会让孩子形成心理层面上的遗弃感。所以留守儿童相比普通孩子往往更加敏感脆弱。对于“我和父母分离”这件事,他们内心深处会认为,是因为我不够好、我不够重要。而有遗弃感的孩子会更依赖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时刻需要外界参照物来让自己感受到“我是重要的,我是值得被爱的”。迟疑、敏感、内向寡言,是他们保护内心的铠甲,但也可能成为他们与世界相处的障碍。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孩子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内向又沉迷网络,志愿者与他交谈时还会哭。其实,孩子的哭泣,是在向外界流露自己的悲伤。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理解他的伤痛。而孩子过度迷恋网络世界,则是因为他感受不到现实世界的温暖。所以我们引领他将目光更多地朝向他人,带他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这样既能让他融入社会,又能让他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关系的缺失需要关系的弥补,志愿者充满情感的陪伴就是一种治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些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且是更广阔的、有无限可能的资源。我们要看到留守儿童的伤痛,更要为他们提供支持,并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留守儿童的制度性关爱,让更多层面、更多维度的帮扶者走到孩子身边。政府资源、社会组织、公益人士的关注与介入,打开了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窗,让孩子窥见了全新的多样人生。

(作者系滴水公益海豚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肖淙文 丁施昊 浙报融媒共享联盟景宁站 记者 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