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头版关注丨丽水护好“金饭碗” 找准“两山路”

来源:丽水日报 2020-07-09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量:12

7月9日,浙江日报头版

7月9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丽水创新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护好“金饭碗” 找准“两山路”》。全文如下:

“府城内外,群山相拥,诸水相连,山拱水环,气象非凡。”清代的《处州府志》曾如此描绘丽水城区山水相融的景象。一个多月前,丽水向全球城市规划设计师发出“英雄帖”,邀请大家到瓯江沿岸绘制“丽水山居图”。这幅蓝图描绘的现代化版山水城市,将成为丽水“两山”转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果的窗口。

创新实践“两山”理念,丽水的探索从未停歇。去年5月,有着茶园、竹林、溪流等美景的遂昌县大田村,有了自己的价格标签:全国首份村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显示,2018年,大田村GEP约为1.6亿元。生态产品有了清晰价格,为“两山”转化打下科学的量化基础。

点击查看大图

景宁大均乡 拍友 李肃人摄

2019年,丽水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一年多来,丽水已基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出台了全国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发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开展市、县、乡(镇)、村四级价值核算。

核算出来的价值如何变现?以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为基础,丽水推进生态产品政府购买和市场交易。2019年12月,景宁县根据大均乡2018年度GEP增量,给予大均乡188万元的生态增值奖励付费,实现对生态产品的政府采购。随后,云和、松阳等地也出台了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实施办法。

在缙云县大洋镇,800亩山地的水土空气“卖”了279.28万元。据测算,得益于大洋镇优越的生态环境,国家电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大平山光伏发电项目的光伏发电板使用寿命更长,年发电量增加10%以上。基于项目良好的“生态溢价”,投资方与大洋镇生态强村公司签订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购买协议,分年度向大洋镇生态强村公司支付购买资金279.28万元。同样,落地在云和、青田等地的生态项目也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付费。这笔收益,专项用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产业培育等,进一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的相互转化。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小而散的农业品牌很难形成市场竞争力。丽水以“山”做文章,将优势资源归整到“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3个区域公用品牌下,提高了资源的转化效率,实现产品的高溢价,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点击查看大图

丽水山居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海报

以地方政府做信誉担保的“丽水山耕”品牌一经推出,迅速打开了市场,把丽水优质农产品从深山带向全国,平均溢价率高达30%。如今,“丽水山耕”已经成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新载体,2019年销售额达84.4亿元。

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的农家乐民宿,也有了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居”。从民间自我发展到政府大力扶持,再到品牌迭代升级,丽水民宿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2019年,“丽水山居”放心民宿服务标准发布,丽水民宿成为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19年,丽水农家乐民宿累计接待游客360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2%;实现营业总收入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山货走出山门,山景变成“钱”景,以“丽水山景”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发展开启加速度。立足山景,丽水已建成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A级景区村庄635个。2019年,丽水新建瓯江绿道1095公里,连接471个村庄、40个2A级以上景区。一条条绿道,串联起村庄与景区,吸引源源不断的游人来观光。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劲东风,丽水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大市场,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客源共享,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吆喝秀山丽水。去年9月,丽水开通上海至丽水高铁旅游专列,试运营期间即有近万名上海游客乘高铁来丽水旅游。

护好“金饭碗”,找准“两山路”,丽水在创新体制机制中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丽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450元,增长9.9%,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一。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丁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