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公勺,守护舌尖安全。新冠肺炎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合餐存在的健康隐患,这次疫情也成为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推广分餐制,提升“餐桌上的文明”的一次契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外出聚餐也随之增多。餐饮业公筷、公勺使用情况如何?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酒店:
分餐而食成为新风尚
高星级酒店一直走在餐桌文明的前列。
临近晚餐饭点,记者首先来到了丽水华侨开元名都大酒店。经过测量体温、扫健康码、检查戴口罩之后,便可进入酒店。
“您好!本餐厅已全面消毒,请您放心消费;用餐期间,请保持不少于一米距离,长条桌同排隔位就座,对面错位相坐;除就餐过程外请佩戴好口罩。”一走近餐厅,就能看到这样的温馨提示牌。
在餐桌上,每一个餐位上,都摆放着不锈钢勺、瓷勺、筷子。不锈钢勺是每位客人自用的公勺,为了便于区别,材质和自用的瓷勺不同。此外,每一个餐具都有相应的托架。“这样可以避免客人把公筷、公勺拿来自己用,因为没地方放。”酒店市场总监刘海霞介绍,上菜时的公勺也会比自用的更大,且颜色不同,这都是为了方便客人辨认。
疫情之后,华侨开元尝试了更多菜品的分餐各吃。例如冷菜,之前都是上桌合餐,现在,他们创新了做法,将客人点好的几道冷菜,按客人位数做成相应数量的拼盘,每人一盘,菜品齐全,还更卫生。热菜中,也增加了分餐的数量。“一般适合分餐的都会做成分餐,或者合餐上桌的菜,服务员征得客人同意后,现场帮忙分盛。”
华侨开元有28个包厢,这次他们也对部分包厢进行了改造,将中餐的圆桌改为西式的长条桌,倡导客人隔位相坐,分餐而食。
刘海霞介绍,酒店早在2012年就开始有分餐,但更侧重于高规格的用餐,之后慢慢普及到大众,这次疫情之后,他们是在原有分餐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推广。客人的接受度也很好,不仅认为更加卫生、健康,也认为更上档次,并且能吃得更饱。“一般分到自己碗里的,总会吃掉的。”在酒店用餐的一位客人说。
对于酒店来说,分餐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不仅要增加餐具,食材,还会增加雕花、摆盘等人工成本,毕竟,“要保证菜品的完整性”。但刘海霞说,分餐制是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会自觉行动,倡导更多人文明用餐。
此后,记者又走访了市区几家星级酒店,分餐情况同样良好。
火锅:
公筷成为标配
火锅是“一口锅里煮万物”。诸多食客聚餐吃火锅,图的也是那股围锅而坐的火热氛围。
夜幕降临,火锅店集中的万地广场弥漫起香浓的火锅味。在大渝火锅店,食客们围坐在汤锅前大快朵颐。记者注意到,几乎每张桌子前,都多摆了一双公筷。“提供公筷时我们要求服务员得礼貌地提醒客人使用。大多数客人都会配合。”店老板徐毅介绍。
徐毅说,大火锅不适合分餐,大家吃火锅图的就是个热闹氛围,火锅的饮食特性也决定了分餐后,顾客的体验感会下降。所以,他们在提倡健康理念与保持吃火锅的乐趣之间寻求平衡。
为了科学使用公筷,他们进行过多种尝试。一开始,他们给每个顾客面前摆两双筷子、两个碗,后来发现一些客人反映碗筷过多,增加了就餐麻烦,“有时也会听到筷子掉在地上的声音”。后来,经过不断调整和改进,现在改为每桌至少提供一双公筷,用餐人数多的话酌情增加。
记者观察发现,因疫情影响,多家火锅店的堂食生意有所减少,但外卖业务却有增加。从今年2月25日开始,市区渝味晓宇火锅店就推出了火锅外卖业务。店家收到食客微信下单后,就将火锅底料和食材封装打包,跑腿送货上门,让食客在家就能享受热腾腾的火锅美味。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能保障舌尖安全。
大火锅分餐不易,一人一锅的小火锅则因分餐制理念而备受欢迎。
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市区食全食美火锅店逐渐迎来了一些老主顾。食全食美主营的就是一人一锅的小火锅,这在用餐上避免了交叉感染。疫情发生后更受食客推崇。“我和她很久没见了,今天约个饭,我们俩不约而同都想到了这里。”和朋友一起用餐的郑虹艳说。
餐馆:
分餐制尚有难度
“请准备好您的健康码,配合接受体温测量,保持1米安全距离。”在位于万地广场的上雅家日式料理店,记者见到了这样的提示牌。店长郑兆青说,这是他们恢复堂食前专门制作的。为了确保用餐安全,他们还在原有消毒柜的基础上,又购置了一台双开门的大消毒柜。“连筷子筒也消毒”。
公筷方面,为了和食客自用的合金筷区分开,店家专门购置了一批木筷作为公筷。
食客使用情况如何?上雅家分为两块经营内容。日式拉面、套餐饭本身就是分餐制,不存在交替夹菜的问题。另一部分是日式料理、火锅,这部分就涉及到公筷使用。郑兆青坦言,尽管他们一直提供公筷,但刚开始那段时间食客的公筷意识强一些,随着疫情趋于稳定,一些食客逐渐没那么重视了。也有些客人认为,如果是跟朋友、同事吃的话,还是用公筷公勺卫生一点,但和自己家人就没必要了。
一家人吃饭到底要不要用公筷公勺?对此,记者走访了多家餐馆,发现尽管不少市民对于这一倡议拍手叫好,但在现实生活中,要推广公筷公勺还是遇到了困难。
在市区大洋路的品记煲餐厅,服务员赖令微说,尽管他们会在每一桌放上公筷,并提醒客人使用,但一些客人并不爱用。他们也不能强制对方,只能是尽力引导。万地广场的另一家主打炒菜的餐厅也直言,由于是家庭聚餐多,客人认为一家人没必要用,有时公筷很被“嫌弃”,会被认为占地方,要求撤走。
对此,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市民。其中一位用餐客人表示,原本是一家人,用公筷显得太生分了。还有市民认为,中国人历来的饮食习惯,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这是一种亲情的体现,提出用公筷,会有距离感,有点伤害家人的感情。
但更多人还是认为使用公筷是一种新风尚,值得推广。市民张晓丹认为,使用公筷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不管是跟家人还是朋友吃饭,这个举动不是因为生分,而是为了他人健康着想。
分餐制,倡议的背后实际是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它也许和现行的餐饮习惯还有距离,但作为一种餐饮文明,值得提倡。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曾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