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丽水捧回沉甸甸的“全国文明城市”牌匾,文明之光绽放丽水。那之后,丽水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追逐着文明之光,开启了经常化创建的历程。
3年来,丽水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文明指数大幅提升。礼让斑马线、垃圾分类、使用公筷公勺……越来越多的文明礼仪,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风尚。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眼下,丽水正拉高标杆,大力弘扬践行“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强担当、走在前、做示范,努力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经常化创建开启文明新常态
秀山丽水,常怀文明之梦。
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丽水一直寻求着城市文明的提升。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更是丽水人心中的一个梦想。
2015年,“创国卫”之战方告捷,丽水便立即向着全国文明城市发起了冲刺。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历时三年的创建工作。
三年间,全市上下高度共识、高度合力,坚持“首战当决战”,把创建工作当作是一场只有完胜唯一选项的大考,以最坚定的信心、最饱满的斗志、最有力的举措,把文明创建的“星星之火”迅速扩展为全民共创的“燎原之势”。丽水演奏出了一曲全民参与的“文明交响曲”。打造出了“最整洁、最礼让、最有序、最有爱心、最平安”的“五最”城市品牌,形成了“人人讲文明,共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
在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向全市人民作出了确保创成、力争前列、追求卓越、实现梦想的郑重承诺。
2017年,我市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一举夺得了全国文明城市这颗城市众多殊荣中最璀璨的“皇冠上的明珠”。
文明礼让蔚然成风。
创建成功后,我市并未停下文明创建的脚步。
2018年,丽水接力前行,建立经常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机制,并由两办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意见》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经常化创建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评。这也让丽水得以在年度浙江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首次夺取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
新机制、新理念、新作为,丽水文明创建工作始终走在浙江之巅。
2019年,丽水全力备战“省测”。这一年,市、区领导联系帮扶社区(城中村)工作全面推进,市四套班子领导先后30人次开展调研,各部门累计参与整治5.9万余人次,全民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我市也连续两年取得了优异成绩。
令人欣喜的是,在丽水文明不仅是一种公序良俗,更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和保障。2019年,《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列入当年立法计划,并成立条例起草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历经学习考察、多方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50多次修改、吸纳了2300余条修改意见后,于前不久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
如今,“创建为民,人城共进”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它既是丽水创建的不变初衷,也是丽水创建的不竭动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文明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文明创建,也早已经成为丽水人的高度共识、统一行动。
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文明之花开遍丽水街巷
绿水青山,文明之花遍开。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繁华商圈,亦或城中旧村,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丽水最细微的变化。市容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
开展经常化创建文明城市以来,丽水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行动,一场又一场的接力,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的成果。
三年来,你能看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优化,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三年来,你能看到市容市貌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市围绕市容环境、共享单车、社区(城中村)环境秩序等多个创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和整治,令城市的洁净与整洁再上一个新层次;
三年来,你能看到市民素质与时俱进的提升。礼让斑马线、垃圾分类、“公筷公勺”和“文明餐桌”等好习惯,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中,逐渐成为了社会共识。
青少年道德教育常抓不懈。
值得一提的是,最能折射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在丽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丽水围绕“小园丁”志愿服务品牌打造,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建设,加快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融合,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耕,实现志愿服务各项全面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志愿服务队伍已经达到了3034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了68万人。
特别是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丽水的广大志愿者用行动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全市15.8万战“疫”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宣传、卡点联防联控、物资运送、疫情排查等战“疫”志愿服务,在疫情面前勇于担当、勇于奉献,在每一个日夜坚守的关卡,在每一次爱心传递的接力中,都能见到志愿者无私、无畏的身影,涌现出了许多“疫往无前”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小园丁”的大情怀、大担当。可以说,在丽水,志愿服务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园丁”正在成为丽水的又一张城市金名片。
此外,丽水还尤其注重榜样引领的作用,持续深化身边好人的选树活动,共表彰“丽水好人”61人,上榜“浙江好人榜”21人,“中国好人榜”1人。开展“文明创建我先行” 年度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选树活动,评选成绩突出集体11个,突出个人112人,爱心城市”成为文明新地标。
在丽水,生态战略已融入党员干部群众血脉,文明理念正成为全民生活习惯。经常化创建给丽水人带来的红利,仍在持续释放。
文明习惯从娃娃抓起。
永不止步推动文明再上台阶
一往无前,勇当“重要窗口”。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丽水撤地设市20周年,丽水正以“丽水之干”的冲天干劲,为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丽水力量、展现丽水担当。
经常化文明创建,也是丽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
今年,丽水将迎来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次中央复评和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两次考验,这是对我市文明创建工作的又一次大考,也是对丽水社会文明程度的再一次检视。丽水正奋发而为,向着又一个优异答卷发起冲刺。
志愿者参与全民战疫。
眼下,丽水正在全力做好国测、省测迎检准备工作。针对新版国测、省测测评体系,分解任务,召开动员大会。不断健全完善“迎国测”“迎省测”工作架构,保障人、财、物投入,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层层抓好工作落实。
新的考验,也意味着新的标准。新版测评体系增加了许多新要求,这些要求也在不断拉高丽水的文明标准——
如新增“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主题公益广告;如在城市社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如在宾馆饭店,增加“使用公筷”“拒食野味”温馨提示,公筷公勺使用率不低于70%;如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显著位置要有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如在医院,要增加显著位置设置卫生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栏;如在农贸(集贸)市场,要求独立设置活禽售卖宰杀区域或无活禽宰杀,要求无售卖野生动物;如要求开设垃圾分类指南等微信公众号(APP),在政务平台增设垃圾分类查询功能;如要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和市级图书馆通借通还。
爱心城市氛围浓郁。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考题”在加大考试难度的同时,也必将让丽水的文明程度再上新的台阶。
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丽水也将持续开展集中整治。持续保持交通秩序大整治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违章停车、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共享单车、私建水槽、文明养犬等专项整治行动。解决执法盲区问题,推进执法力量进社区、进背街小巷,不断改善(社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环境秩序。围绕25个创建重点难点问题,加大巡查力度,深入窗口单位、酒店商超、社区、小巷、乡镇(行政村)等点位开展地毯式巡查,做到查找一处整改一处,组织媒体跟踪报道、抓典型,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常态督查,考核追责,将成为丽水交出“优异答卷”的有力保障。接下来,市文明办(市创建办)将加大全天候巡查、督查、指导力度,定期公布相关单位进展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度缓慢、推诿扯皮的单位进行通报,并作为年度经常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扣分依据。
使命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在奋力争当高质量绿色发展“挺进师”的时代征程中,文明创建必将成为我市全面展现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丽水将以文明创建的优异答卷,向撤地设市20周年献礼。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姚驰 (本版图片由市创建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