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新时代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发改贡献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2019/1/16 发布时间:2020-11-13 浏览量:11

中共湖州市发改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市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湖州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书记马晓晖所作的报告,把中央精神、省委决策与湖州实际紧密结合,深刻回答了“2018年工作怎么看、发展形势怎么判、2019年工作怎么干”的重大问题。全市发改系统全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创造一流业绩,为新时代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全面深刻领会全会精神

全市发改系统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更加坚定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决落实各项部署要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

(一)准确理解深入实施“一四六十”工作体系的总牵引。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研究确定了“一四六十”工作体系,成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开拓奋进的行动纲领。刚刚过去的一年,湖州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丰硕成果,夯实了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坚实基础,充分证明“一四六十”工作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长期指导性。这次全会开宗明义,强调要深入实施“一四六十”工作体系,彰显了市委“不提新口号,不换新跑道”的战略定力、发展定力,表明了市委“咬定目标、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态度。全市发改系统坚决落实“一四六十”工作体系,围绕加快赶超、实现“两高”奋斗目标,精准落实“四个定位”要求,围绕打造“六个城市”目标,持续投身“十大专项行动”。

(二)准确理解牢牢把握“四个坐标”的新方位。全会指出,要牢牢把握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的时代坐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坐标,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责任坐标和加快实现高质量赶超的发展坐标。这是市委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对当前湖州面临机遇与挑战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对湖州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发展定位的全方位、立体化部署,也是对全市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发出的指令和要求,体现了市委政治引领的高站位、把握长远的大格局、扛起使命的强担当。全市发改系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坚决扛起使命担当,主动拉高工作标杆,积极谋求量变质变,努力推动湖州发展的蝶变。(三)准确理解自觉做到“六个坚持”的总要求。全会强调,要坚持战略定力、坚持以稳促进、坚持效益优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党建保障。这是市委对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驾驭复杂局面、行稳致远的总体把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市发改系统坚决把这“六个坚持”落实到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各项任务中去,统筹到研究规划、制定政策、推进项目的具体过程中去,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困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四)准确理解努力实现“十个新突破”的任务书。全会要求,今年要聚力当好样板、增强动能、稳企解困、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守正创新、增进共识、改善民生、平安稳定、管党治党,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激发生机活力、提升农业农村、打造文明样板、加强民主法治、创造美好生活、创新社会治理、优化政治生态上取得新突破。这是“一四六十”工作体系总牵引下,战役上的排兵布阵,战术上的具体安排,是“十大专项行动”的2019任务书和路线图。全市发改系统迅速对标对表、找准重点、理清思路,抓好施工单,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围绕“六个城市”精准发力取得新突破

全市发改系统以“一四六十”工作体系为牵引,尤其是以打造“六个城市”为目标,全面落实“四个坐标”“六个坚持”“十个新突破”要求,以“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的作风,聚焦六个重点项目化抓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一)聚焦南太湖新区,着力打造全国“两山”转化实践示范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南太湖新区,是“六个城市”建设的关键支撑。全市发改系统把新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努力创建成为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一是完善新区空间规划和开发园区整合提升方案,加强跟踪对接,确保第一批获省政府批准实施。二是统筹落实“五统三分”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新区核心区建设,编制实施年度重大建设项目清单,推动20个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三是紧盯大智造、大旅游、大科创、大金融、大健康等五大产业,推动10个以上十亿级产业项目落地新区,力争百亿级产业项目落地实现突破。

(二)聚焦战略融入,着力推进重大规划方案落地见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六个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全市发改系统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摆在突出位置,找准切入点、实现新突破。一是以全面推进省“四大”建设为引领,突出抓好关键性量化指标和标志性重大项目(工程),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二是紧盯沪苏湖铁路“大动脉”全线开工建设,加速实施商合杭高铁项目,加快推动湖州至杭州西高铁开工,着力打造“十”字型高铁枢纽城市。三是协同做好接沪融杭、联通苏皖和共建沪湖绿色智造廊道、G60科创走廊等工作,高标准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战略任务。

(三)聚焦重大项目,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引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是“六个城市”建设的后劲所在。全市发改系统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关键抓手,在严控政府投资项目的基础上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确保投资增长10%左右。一是深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落实“见工地、见设备、见产品”标准,完成盯引省级项目30个以上,落地率70%以上;市区县长项目完成“173”目标。二是建立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库,实施“三统一分”管理,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部门跟进、月度通报等机制,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大好高”项目和“双百”项目,增强对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支撑作用,力争增加值增长9%左右。

(四)聚焦重点改革,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是“六个城市”建设的动力来源。全市发改系统把落细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作为重中之重,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推动一批颠覆性、突破性举措落地生根,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标准地”改革,加强与“五未”土地处置、亩产论英雄等改革的协同,严格落实“345”准入要求,全市范围内新增工业用地100%实施“标准地”出让。二是健全“标准地+承诺制+一窗代办”机制,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的审批用时“最多90天”、时间全省最短。三是全面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扎实开展省级法治化营商环境试点,及时总结提炼改革创新举措,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督查表扬名单。

(五)聚焦民生改善,着力完成各项重点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六个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发改系统始终把惠民生作为重要任务,推动民生福祉更加均衡、优质、普惠。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协同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山海协作等对口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二是落实能源“双控”要求,统筹做好节能、减煤工作,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推进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4.6%以上。三是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降本减负措施,推进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和未来社区建设。

(六)聚焦发展保障,着力强化政策要素资源供给。推动各类要素向湖州加快集聚,是“六个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全市发改系统用足用好上下联动优良传统,高效做好政策要素资源保障工作。一是制定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等政策意见,建好用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数字化平台,统筹落实年度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任务。二是扎实推进11个万亩千亿大平台建设,拓展提升面积1万亩以上,努力创建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三精心谋划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加强无缝对接,争取更多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盘子,争取更多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四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高效勤廉发改团队。

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贵在行动,重在实干。全市发改系统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按照“保五争三拼第一”的要求,加满油、拉满弓、使满劲,统筹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把实现“首季高开”作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首份答卷!(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