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速迈入高质量赶超发展新时代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2018/11/22 发布时间:2020-11-12 浏览量:13

“十三五”规划过半 中期评估报告出炉

我市全速迈入高质量赶超发展新时代

千年古城,活力迸发。我市迈入了“百强百亿”的崭新时代。

“四线一枢纽”铁路网、“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两纵一横”国道网、“四纵四横”省道网积极构建中,基础设施网络全面优化;培育形成装备制造、休闲旅游两个千亿级产业,三大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时尚等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4+3+N”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入选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连续四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考核“大禹鼎”,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新出炉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犹如一份亮丽答卷,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赶超奋进的底气。两年多来,全市上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牢牢把握“六重”工作主抓手,《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重点任务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结果显示:总体完成较好,《纲要》确定的42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和人均预期寿命3项指标提前达到规划目标,互联网普及率、全市生产总值等13项指标超过中期进度目标,外贸出口、实际到位外资等22项指标符合中期进度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40%,财政总收入增长25.8%。

截至2017年,底人均期望寿命81.15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6,共有 91个重大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470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年均增长13.6%。

十大战略任务进展顺利

综合来看,十大战略任务进展顺利,重大项目推进有序,总体实现了时序发展目标。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制造业发展速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5年的5.9∶49∶45.1优化为2017年的5.1∶47.4∶47.5;“4+3+N”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培育形成装备制造、休闲旅游两个千亿级产业,三大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时尚等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被国务院评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成功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

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湖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功能示范区建设;2017年R&D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5%,比2015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双高”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提前完成规划末期目标;发布实施《湖州科技城发展规划》;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省级32家;制定出台人才强市“1+N”政策,累计引进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和人才555个,新增“国千”人才22个、“省千”人才44个,新增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城乡均衡发展水平提升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南太湖新区被列入省大湾区四新区之一;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2%,比2015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占全市比重较2015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城中村改造攻坚和建设项目遗留问题清零专项行动成效明显;重点城镇特色发展,成为全省唯一小城市试点全覆盖城市,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成为省7个正式命名的特色小镇之一;美丽乡村建设提标升级,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方案,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入选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区全覆盖的国家生态市;连续四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考核“大禹鼎”,省内率先剿灭劣Ⅴ类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9.5%,比201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完成废弃矿山治理1.5万亩,获批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三位一体”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全国影响力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网络全面优化

扎实开展综合交通建设“五年千亿百项”大会战,全力推进沪苏湖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商合杭铁路湖州段建设,积极构建“四线一枢纽”铁路网、“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两纵一横”国道网、“四纵四横”省道网,加快推进全国内河水运转型示范区建设;四大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建成,三大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安吉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推进顺利;成立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000G,互联网普及率78%。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

成功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试点,为全国提供“湖州经验”“湖州样板”;“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覆盖全部办事事项的100%,实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标准地”和“一窗服务”全覆盖;开展“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效;成功组建4大国企集团;新增上市公司10家,累计达到32家。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主动对接参与“一带一路”、沪湖绿色智造大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等区域战略建设,湖州区域地位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外贸出口占全省份额3.6%,比2015年提高近0.4个百分点;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家。中德、中美、中韩国际产业园提升为省级。

◆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20分钟文化服务圈”;出台文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湖州影视城、多媒体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投入运营。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龙山古城入选国家大遗址公园,安吉古城遗址、毘山遗址入选省级遗址公园。

◆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95%,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区创建率达80%,率先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满堂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2.38%;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本市户籍法定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和99%;中心城区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项目有序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省级体育强县区实现全覆盖。

◆社会治理水平有序提升

“七五”普法深入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成为省内首个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县区全覆盖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32位;“雪亮工程”全面启动,县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全面建成,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平安湖州实现“十一连冠”,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立。

四大亮点展现湖州速度

从重点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的完成情况来看,《纲要》总体完成较好,综合来看呈现四大亮点。

◆区域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两山”理念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今年以来,央广、央视等多家中央媒体全面深度聚焦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湖州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国际乡村旅游大会等国家级会议先后在湖州召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战略在湖州落地,湖州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同时,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宁杭生态经济带、沪湖廊道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湖州枢纽门户地位日益彰显。

◆主要指标增幅全省前列

2017年全省公布的28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财政总收入等18个指标增幅稳居全省前三位,后发优势比较明显;从2016年、 2017年两年年均增幅省市对比看,我市绝大部分指标增幅超省均,尤其是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均超省1个百分点以上。

◆重大项目招引成效明显

持续开展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工作,以省市县长项目工程、浙商回归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入抓好项目“双进”,在引进龙头型、旗舰型、支撑型重大项目上取得了新突破。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91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4707.7亿元,其中已有44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6.2亿元。吉利汽车、海王健康医药产业园、爱康科技等一批百亿级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 2017年,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省“411”重大项目、省重大工业项目、省重大服务业项目计划的项目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湖州后发潜力进一步彰显。

◆重点资源要素保障有力

人才招引力度明显加大,全面实施“5年聚引30万”人才计划, 2018年上半年已招引大学生和其他各类人才近4万人,超额完成时序进度。目前,全市人力资源总量达到近78万人,比“十二五”末新增14.08万人。土地要素保障充分,以“五未”土地处置、“标准地”和“亩产论英雄”等改革措施为引领,累计处置“五未”土地4.48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9万亩,通过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一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7333公顷。企业上市创新突破,全面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五年倍增行动”计划,“十三五”以来新增主板上市公司10家,主板上市公司总数达32家。平台方面,系统开展11个万亩千亿大平台谋划建设工作。

六大聚焦加快赶超发展

下阶段,我市将按照“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要求,围绕“一四六十”工作体系,以“六重”工作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重点聚焦六个方面工作,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圆满完成《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实现我市高质量发展。

◆聚焦南太湖新区建设 加快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深入推进城市能级提升行动,高质量谋划建设南太湖新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和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倾力打造生态样板之城、美丽宜居之城和现代智慧之城。

◆聚焦重大项目推进 加快促进产业质效突破

深入推进产业质效突破行动,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绿色金融改革等国家级战略试点,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积极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严控政府性投资项目。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核心,大力推进省市县(区)长项目工程。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倾力打造绿色智造之城和滨湖旅游之城。

◆聚焦开放合作发展 加快提升区域战略地位

坚持“开放活市”战略,全面实施重大战略融入行动,推进“1+3+11”的平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开放合作大平台。积极参与宁杭生态经济带、 G60科创走廊和省“四大”建设,全力打造大湾区的绿色智慧走廊、大花园的全域美丽标杆、大通道的现代综合枢纽、大都市区的城际重要板块。继续推进综合交通建设“五年千亿百项”大会战,倾力打造枢纽门户之城。

◆聚焦改革创新驱动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加速行动,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支撑力。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核心,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聚焦资源优化配置 加快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持续深入推进“5年聚引30万”人才计划、“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和“亩均论英雄”改革等工作,切实加强人才、土地、资金、能源等重点要素供给,保障发展所需。密切关注中央和省政策变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聚焦民生福祉改善 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

深入实施民生福祉改善行动,加快文化湖州“八大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