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推动学科内涵发展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2019/3/21 发布时间:2020-11-12 浏览量:1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时隔近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弹指一挥间, 2018年,湖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一年:

1月5日,湖州市新兴技术研究院在学校揭牌成立,充分发挥多学科和高端人才聚集优势,深入对接产业和企业,建成“立足湖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的绿色智能制造技术研发高地、高端创新人才汇聚高地和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基地。

5月10日,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10月16日,来自12个国家的首批留学研究生入学报到。

11月15日,“特色经济作物爆发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基于微生态平衡的特色山地经济作物爆发性病害防控关键技术”等6个项目获批省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数位居全省第五位。

……

一个个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硬指标,折射出湖州师院近些年的跨越发展之路。成绩的背后,是湖州师院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学科建设。

“十三五”期间,该校高举“教师教育”和“服务湖州”两面大旗,实施一条主线三项改革,紧紧抓住学科建设主线,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与服务地方管理制度三大改革,为建设“湖州师范大学”奠定扎实基础。

学科为本顶层设计助力“三级跳”

在建设“湖州师范大学”的征程上,学科建设是湖州师院始终不变的主线。

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部署,湖州师院确定了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并确定建设方案。分析各学科的基础和优势,竞争性创建省一流学科、市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分层分类建设,明确各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和培育申硕学科,依托省市校三级重点(一流)学科加大对申硕学科的支持力度。在2017年的学位授权审核中,教育学、水产、计算科学与技术、护理学、设计学等学科获批学术或专业硕士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依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启动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湖州师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成立申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申硕工作计划,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各二级学院、相关学科积极参与,精心准备申硕材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8年5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湖州师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29所新增硕士单位中,仅有的4所自批准之日起,即可开展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的单位之一。

最令湖师人骄傲的是,此次获批教育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护理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艺术硕士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新增硕士点数量在全国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位列第一。

2018年6月,学校正式启动6个新硕士点的招生工作,其中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旗开得胜,共有300多名学生报名,经过资格审查,考核选拔,录取了来自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孟加拉国、加纳、尼日利亚等12个国家的31名学生。在推荐免试入学研究生招生工作中,艺术硕士成功招到学校历史上首名推免生。

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学校紧抓不放学科建设这一主线。

湖州师院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 32个一级学科,其中省一流学科8个、市重点学科10个、校重点学科10个。

一直以来,该校决策层都在思考:一所高校要发展,最坚实的根基是什么?最不竭的动力是什么?总结长期的办学实践,湖州师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科建设。“学科实力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硬指标,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校长张立钦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学科决定大学的层次、类别,也决定大学质量、特色、实力、水平。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团队建设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学科建设是高校实现鲜明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的重要举措。

为此,该校根据发展定位和战略部署,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并确定建设方案。“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以提升办学层次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突破口,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分类建设、绩效评估,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更需要进取、坚持与斗志。

从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到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从2012年起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201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湖师人以特有的拼劲、韧劲,以锲而不舍的量变求得水滴石穿的质变,实现了“三级跳”,逐步占据学科建设的制高点。

筑巢引凤 人才强校树牢“定海针”

打造人才“洼地”,建设学科“高地”,这是湖州师院一直在做的。

近年来,该校改变了过去以满足课程教学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创新地以学科为单位进行,人才引进的计划数、人才的研究方向等都充分考虑现有学科基础,统筹专业发展规划与学科发展规划。

7年前, 32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车磊由“南太湖精英计划”引进,被湖州师院招至麾下。到校后,依托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等多学科协调创新,他开始自己的教学、科研与产业化的创新之路,带领团队研制了生物质炭化炉、餐厨垃圾分散式资源化处理装置、油泥和土壤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装备等。

现在的他,已经是浙江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负责人、该校环保节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先进设计与制造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宜科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和车磊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湖州师院这一创新创业热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截至目前,该校拥有正高职称203人、副高职称471人。有共享院士3人,“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7人。

这些老师中,既有土生土长的湖师人,也有从海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透过他们以及其他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成才轨迹,不难发现,湖州师院早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沃土、名师高人汇聚的乐园。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湖州师院建立健全面向海内外的公开招聘制度,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标准》《引进教师住房安置暂行办法》《引进教师工作目标责任书》等文件,开启了人才引进新模式。同时,根据需要,区分不同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市场紧缺状况,采取差异化引才政策,在岗位聘用、配备科研启动费、搭建工作平台、安家生活补贴、配偶工作安排等方面采取更为积极又符合学校实际的政策。

学科是学者们成长、活动的土壤,一流的学科可以培养一流的学者,一流的学者可以造就一流的学科。在湖州师院,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加速了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成就又吸引了八方人才纷至沓来,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2017年8月,农业部公布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用人员名单,该校两名教师榜上有名。研究员叶金云继续受聘为国家大宗淡水鱼体系“青鱼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科学家,教授杨国粱被新聘为国家虾蟹体系“罗氏沼虾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

叶金云长期从事水产养殖、营养与饲料研究及科研管理等工作,曾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省行业标准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0多篇,编著著作2部。杨国梁一直从事罗氏沼虾的“育、繁、推”工作,完成了我省第一家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并成功选育出了国内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正是因为拥有叶金云、杨国梁这样的学科带头人,湖州师院生命科学学院水产学科、生物学学科等相关学科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水产学科是“十三五”省一流学科,生物学学科是“十三五”市重点学科。

如今,外引的“他山石”与内培的“生力军”统筹并进,共同发力,将一曲学科发展的“和鸣之歌”越奏越嘹亮。

顶天立地 特色发展安上“助推器”

学科建设,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学科建设才能根植厚土,生机勃勃。作为一所地方大学,湖州师院的学科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在服务过程中强化特色,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高举旗帜强担当、奋勇争先促赶超,肩负起“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光荣使命,努力为全省、全国提供更多的湖州经验、湖州样本。审时度势,湖州师院成立了“两山”理念研究中心,力争打造成为引领“两山”理念研究的学术高地,传播和讲习平台,使研究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智库。同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两山”理念研究中心是学科“立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紧密结合浙江省重点发展的八大万亿级产业和湖州市重点培育的“4+3+N”产业体系,学科建设以研究和解决地方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公益性问题为方向。

仰望星空,学科建设才能勇攀高峰,永无止尽。湖州师院将学科建设的目光瞄准国家先进水准,对标世界领先水平。

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2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7项。仅2018年,学校在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上取得重大突破,获批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有4名老师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学校教师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

截至去年底,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重点 (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2个。学校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在淡水养殖、教师教育、护理、工程、艺术等领域获省 (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其中2018年共有7项成果获省部级自然科学类奖项,较2017年增长了175%。

与此同时,加快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脚步。在学科建设方案中,鼓励各学科主办和承办国际学术活动,鼓励学科成员主动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力争在国际学术组织机构中任职。充分运用国际化的发展理念,通过合作研究、国外进修参加重大学术会议等途径,拓宽视野,丰富经历,浓厚学术氛围,建立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紧密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

2018年11月2日,浙江省媒介生物学与病原控制重点实验室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病媒生物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共建实验室、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及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实验室青年学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视野。

像这样的国际化合作,在湖州师院还有不少。护理学与英国普利茅斯城市学院联合开展老年痴呆研究项目,获英国使馆文化处资助100万元人民币。心理学学科教师刘盛敏与美国富勒心理研究院合作开展出家佛教徒宗教信仰及其世俗化研究。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当前,每一位湖师人都在为建成“湖州师范大学”凝神聚力,奋发前行,在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成绩。(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