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工业经济着力扩量提质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2018/1/15 发布时间:2020-11-10 浏览量:13

围绕“五个精准”实施“双千”工程

南浔区工业经济着力扩量提质

南浔区以工业经济“双千”工程(即到2018年底实现规上企业超千家、规上产值超千亿)为抓手,精准布局、精准指导、精准分析、精准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助力湖州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2017年1至11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增幅居全市第一。

围绕精准布局,全速加快平台建设。深度谋划和积极推动平台建设,规划布局大、中、小三类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发展平台,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重点工业平**成基础设施投入5.1亿元,新拓展面积5612亩。狠抓万亩大平台建设,规划1.4万亩大平台,目前已启动规划编制和4个村的拆迁工作。计划两年投入资金50亿元,完成拆迁2000户以上,拓展面积1.2万亩,着力打造综合物流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科技成果转化园、机器人及电子信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狠抓工业功能区建设,围绕全区“一区三片区两园”平台体系,不断优化平台布局,加快练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并提升其他工业平台,力争两年内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拆迁1000户,拓展面积5000亩,使各工业平台主导产业集中度达70%以上。狠抓小微企业园建设,结合木业行业整治,以“越快越好”为目标,积极谋划和加快推进小微园区建设。出台《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指导意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适当采取民营企业建设的公建民营运作机制,统筹规划布局,加快设计建设,严格入园标准,加强绩效管理。目前,全区已确定新建20个小微企业园,占地近2500亩、面积超250万平方米。

围绕精准指导,全程服务项目推进。实施“双重”项目“三进”行动,精准指导,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竣工、快投产。1至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2亿元,增长14.8%。工业性投资完成106.3亿元,增长14.5%。突出干部进场,狠抓问题解决。对全区210个重大项目由区四套班子和镇(开发区)、相关部门领导进行联系,联系项目领导每月到项目现场至少一次,实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全力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实际问题,助推项目建设。对于推进缓慢的项目建立定期会商协调机制,加速问题解决,加快项目推进。突出速度进位,狠抓责任压实。实施“三色预警月度亮牌”机制,对于项目按预定时间推进的,亮蓝牌通报;对于项目未按预定时间推进的,亮黄牌预警,下一个月仍无进展的,亮红牌警告。实施“图文并茂季度亮晒”机制,每季度对项目形象进度进行同角度航拍一次,并与上季度对比,制作成册后以图文并茂方式在全区范围予以通报,倒逼项目加快推进。实施“后续评价倒逼推进”机制,按规定开展土地复核验收,严格执行项目投资强度要求,倒逼项目业主兑现承诺,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突出项目进库,狠抓成果体现。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加强项目进库工作中的指导服务作用,确保项目应进快进、应统尽统。1至11月全区入库项目445个,完成投资18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62个,同比增长113.8%,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5.3亿元,同比增长44.3%。

围绕精准分析,全面推动企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小微企业”三企共抓,实施强企业行动,以企业强促产业强,以企业强促总量强。狠抓龙头企业扶持,推行大企业“一企一策”个性化培育机制,引导“新象新牛”等大企业向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的“五型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上下游配套、企业兼并重组、股改上市等途径做大做强,两年内力争培育10亿元企业12家以上。狠抓优质企业培育,做优“专精特新”,筛选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在细分行业内占据领先优势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在资源要素、平台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两年内力争培育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以上、“双高”企业30家以上。狠抓小微企业扩容,加强数据监测,建立动态培育库,不断挖掘潜力,推进“个转企”和“企升规”。同时,依托“四无五违”企业整治和小微企业园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鼓励扶持成长型小微企业。每年新增“个转企”200家以上,两年力争规上企业超1000家。

围绕精准谋划,全线推进产业提升。按照“科学谋划、招大引强、振兴实体、创新引领、整合资源”要求,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狠抓重点产业推进,制定出台《南浔区领导牵头协调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对12个重点发展产业制定专门的三年行动方案。同时,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手抓”,增强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力争两大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0%。1至11月实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居全市第二。狠抓传统产业提升,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改造提升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等传统产业。1至11月木业行业产值增长15.7%,电磁线行业产值增长38.9%。狠抓高新产业培育,立足现有科技、产业基础,重点实施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大项目,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协调推进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面上比重力争达80%。1至11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居全市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5%。

围绕精准施策,全力加强政策支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手抓,在制定出台工业强区二十六条政策意见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企业在强化投入、做优做强、品牌建设、技术创新、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狠抓产业政策扶持,尤其是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设立“税收百强企业”奖和“规模百强企业”奖,并分别对“前十强”企业给予最高为20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对当年首次实现“小升规”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首次上规企业,以上年入库税收为基数,当年入库税收达到50万元以上的,对新增入库税收地方所得部分三年给予补助等。狠抓企业绩效评价,出台《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所有工业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一企一表、一镇一档”详细台账资料。以亩均税收、单位用电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用电增加值等8项重点指标为依据,对所有规上企业实施分类评价,并将占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也纳入评价体系。狠抓资源要素改革,成立由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组成的工业“大好高”项目评定小组,落实工业“大好高”项目甄别评审机制,并优先保障“大好高”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需求。提升要素交易平台功能,完善运行规则和交易流程,推动土地、排污权、用能等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全低效企业淘汰退出、严格新增项目准入、新增用地弹性出让、“空间换地”等工作机制。(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