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为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来源:宁波日报 2020-05-25 发布时间:2020-10-23 浏览量:12


猪肉价格飞涨,不仅让老百姓惊叹“吃不起”,还惊动了总书记、总理多次关心研究部署。霎时间,稳住“一头猪”,成为国家上下的一致行动。市政协也一直关注着这件民生事,一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边组织召开委员月谈会积极建言献策,力图为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的智慧和力量。本版聚焦这一热点话题,集中展示市政协委员的精彩观点。


“二师兄”身价又提升了。同事们食堂相会,常不经意调侃,对猪肉价格飞涨流露出一丝感慨。的确,在物产丰富的当下,人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猪肉会供应不足、价格会飞涨。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生猪和粮食一样,是一种基础产品、战略产品,更是主要的“菜篮子”产品,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高度相关。中国人对猪肉有特殊偏好,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猪肉就是“肉”的代名词,抓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


委员们认为,前阶段,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针对当前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市生猪自给率仍然偏低,生猪产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制约和瓶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市场猪肉价格上涨,与生猪存栏量下降密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同比降幅为40%以上。供求关系转换,导致了猪肉价格的飞涨。


在宁波,生猪存栏情况与国内整体情况基本相同。特别是2013年年底,我省启动了“五水共治”行动,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我市生猪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全市累计有3300余家“脏乱散小”的生猪养殖场被关停,400余家规模养殖场完成生态化改造。在此过程中,全市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生猪自给率也随之下降。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猪产业发展之间,如何做到平衡发展?唯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市于2017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启了畜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生猪产能也逐步止跌企稳,2018年全市生猪存栏量达60.7万头,同比增长8.8%。2019年,我市又针对国内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迅速出台“猪九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生猪产业快速绿色发展。到2019年年底,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4个、省级美丽生态牧场107个(其中美丽生态猪场55个),居全省第一。2019年,全市出栏生猪87.4万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85万头目标任务。2020年一季度,全市出栏生猪22万头,同比增3.0%,其中3月份单月出栏6.8万头,环比增3.4%,同比增27.8%,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我市猪肉市场供应。


委员们认为,虽然我市目前猪肉价格有所回稳,但还要强化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从保民生的高度,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远出发,认真谋划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高市内生猪供应自给率,严防群众吃不上、吃不起猪肉等情况的发生。要充分认识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是一件事关全面小康成色的民生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得放在重中之重去谋划。



五大问题制约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对我市保障市场猪肉供应和价格稳定十分关键。那么,是什么制约了我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呢?


通过深入调查,市政协委员找到了各自的答案。月谈会上,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五大问题,为此解码:


问题一,养殖户增产补栏信心不足。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路径复杂、致病性强、防控难度大,养殖户对短期内成功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和治疗特效药不抱太大希望。因此,普遍产生不敢引种、不想补栏的恐慌心理。此外,全国种猪、仔猪稀缺,引种难、引种贵,也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


问题二,基层政府对产业培植积极性不高。发展生猪产业无法带来税收,却要占用土地,地方政府还要承担防疫、食品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职责和压力,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对新建“六化”猪场或升级改造老旧猪场积极性不高。


问题三,政策扶持导向需调整。现有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注重增产保供,养殖户“见者有份”,不偏不倚,看似公平,但忽视了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促进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不够强。这样一来,一旦增产目标实现,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无序发展。


问题四,用地瓶颈制约明显。当前虽然已经明确“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但仍受基本农田红线制约。我市永久基本农田占比很高,部分规划养殖场大面积甚至全部涉及基本农田调整,生猪养殖尚面临“想养没处养”的困境。


问题五,畜牧兽医力量薄弱。全市从事一线动物检疫的官方兽医只有116人,与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全市尚未成立或引进专门的畜牧兽医科研、推广机构,缺乏一流的团队和领军人才。同时,社会化服务体系缺失,专业的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主体处于空白状态,市场机制尚未建立。


委员们认为,只有一一破解这五大问题,我市生猪产业才能真正迎来发展春天。




多措并举勇当模范生


委员们指出,宁波提出要勇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那么,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自然也要走在前列。


委员们针对我市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在提升养殖户信心方面,陈淑芳、朱红霞等委员指出,提振养殖户信心,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真心真意“三服务”。委员们建议:要健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体系。抓紧制定实施“非洲猪瘟应急方案”,提升检测分析能力和防疫装备手段。健全市、县、乡三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强化工作力量,守住生猪调运、屠宰重点关口,指导养殖场提升生物安全水平。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好、用足当前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升新建猪场和老旧猪场的改造升级水平,完善高质量的环境管控体系,着力构建“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绿色发展模式。高度重视生猪种业发展,发挥“岔路黑猪”“金乌猪”等品种资源优势,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生猪良种企业,全面提升我市生猪育种、制种、供种能力,掌握核心竞争力。要完善风险抵御机制。优化生猪政策性保险,提高保额、扩大规模,推出生猪重大疫情防控方面的商业险种,增强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和信心。


在提高基层政府积极性方面,毛玉明、张硕等委员指出,基层政府的积极性不高,这是认识出现了问题,也是考核导向出现偏差。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把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举措,加大考核力度,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确保增产保供任务不折不扣完成。要抓好区域统筹。通过财政调节手段,在县域范围内由生猪主销区根据调入量按一定标准向生猪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生猪生产中的疫病防控、污染治理、质量安全监管和生产补贴等投入,切实提高生猪主产区积极性。要完善考核办法。对率先完成考核任务的区县(市)和镇乡(街道),给予奖励。


在加强政策导向方面,王伟霞等委员指出,政策尤其是财政资金,必须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注重保障基础。建立生猪规模养殖总量核定政策扶持制度,框定县域总体产业规模,避免盲目、无序发展。要注重引导作用。开展星级畜牧场评定,对老猪场按照“六化”标准转型或新建猪场达到、超过“六化”标准运营的,分档分级给予财政奖补,逐步减少“撒面粉”式补助,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完善生猪养殖贷款贴息政策,重点倾斜“六化”猪场;推广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解决融资难问题。


在克服用地瓶颈方面,章玲芬等委员指出,要开拓创新,积极争取,拿出解决工业用地的决心来解决生猪产业发展用地。委员们建议:要优先保障新建“六化”猪场用地指标。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优先安排生猪养殖用地指标;对10万头以上标杆规模养猪场用地,有关部门积极向上对接,要求省里直接安排落实用地指标。要进一步放宽相关限制。放宽养殖场层高限制,允许建设多层建筑;允许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天然林地开展生猪规模养殖;提高规定中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的上限,保障生猪养殖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求。要推动生猪产业允许占用基本农田的法规调整。向省级反映,在一定范围和有效落实监管前提下,将生猪产业与种粮同等看待,允许占用基本农田。


在增强畜牧兽医力量方面,吴愉萍等委员指出,人才是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委员们建议:要理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机制。根据现阶段疫情防控和生猪增产任务需求,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面梳理我市动物防疫检疫队伍建设情况,配齐配强与工作相适应的人员队伍。整合发展兽医实验室,探索建立跨区县(市)的区域性实验室。要积极探索发展社会化服务。参照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思路,积极培育畜禽社会化服务主体,作为基层畜禽防疫、服务的有力补充。鼓励扶持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兽药生产企业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提供“一条龙式”或“菜单式”兽医服务。要加强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增强科研和推广职能。推动农科院等部门设立畜牧兽医研究所,组建畜牧兽医高级团队和科研人才。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委员们指出,从保民生的高度,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