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13个区县(市)进行基层走亲,分15个课题组到街道、社区、企业开展走访实践,向39家单位发放征求意见表,简报削减了三分之一以上——
这一连串的数字只是市委办公厅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作为市委“参谋”和“管家”的市委办公厅,从活动一开始,就围绕“工作高标准、作风严要求”目标,按照标准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要求,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好示范和表率作用。
坚持领导垂范 以思促学以学促改
能不能贯彻群众路线,能不能解决“四风”问题,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
在学习教育环节,市委办公厅领导班子带头示范。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除了做好“基层走亲”、“网上访谈”等市委常委的规定内容外,还两次主持召开厅室中心组理论学习,三次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与班子成员、处室负责人、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身边工作人员等逐个谈话征求意见。
领导带头,党员干部跟上。平时手头工作太多,大家就利用业余时间和周末来学习。除了学习规定的资料外,市委办公厅还贴合实际发放了《苦难辉煌》、《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文风四谈》、《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等书籍,通过学党史、学文件,结合现实问题讨论,互相交流启发思想,不断树立、深化厅室党员干部“我们的群众观”。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厅室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分层组织学习,形成了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求实的良好氛围,也为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打好了基础。
开门搞教育 接了“地气”通了“人气”
“要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困难、群众的需求,能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市委办公厅在加强学习教育的同时,始终坚持开门搞教育。一时间,厅室班子领导的身影不时出现在企业车间、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开展活动宣讲,并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
一杯清茶话民生。在临安闵坞村,村民们畅谈起了“美丽乡村”现实和愿景;在余杭仁和街道,农业园区经营者剖析起了现代化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西湖灵隐街道,基层代表最关心的是社区工作如何更好服务居民的问题……面对面的交流中,干部接了地气、通了人气,与群众更有了“自己人、谈得来”的感觉,听到了更多的真话、实话、心里话。
“走出去”,也“请进来”。市委办公厅先后听取区、县(市)党委办公室、工青妇群团、年轻干部等各层面机关单位、干部群众的意见,并向各区、县(市)党委办公室、市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办公室等39家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表。
会议能不能更少更有效?文件能不能更精更管用?调研能不能更深更务实?落实能不能更快更有力?服务能不能更好更周全……近百条实实在在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了问题的症结,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知行统一 边学边查边改转作风
学习教育是基础,听取意见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市委办公厅坚持知行合一、边学边改、即知即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六个严禁”和市委“30条意见”为切入口,对文风会风、机关效能、领导干部落实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三公”经费使用等四项治理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调研方式更加扎实了。在起草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建设“美丽杭州”各项《决议》、《实施纲要》、《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加强调研,撰写了“美丽杭州”十个方面的案例,吸收贵阳、深圳等先进城市做法,委托权威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召开多个座谈会,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为市委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文件会议更加精简了。不摆放鲜花,不悬挂会标……今年,市委全会、区县委书记座谈会等都缩短了会期。从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开始,取消了会议简报,组织开展了全市简报资料清理规范工作,全市简报资料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美丽杭州”是当前杭州的中心工作。厅室全体干部分15个课题组到街区、社区、企业、乡村、院校开展走访实践,开展“寻找美丽”活动,在基层发现美、推广美、共建美、提升美,推动形成党政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杭州”建设的氛围。
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转作风的实际成效,正在成为市委办公厅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本站编辑 曲玲玲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