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下基层”赴桐庐蹲点调研侧记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2011/3/3 发布时间:2020-10-16 浏览量:13

去年8月,市委召开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后,全市各地抢抓机遇、抢先发展,努力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半年了,各地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工作进展如何了?党组织在推进过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全市“组工干部下基层”集中行动中,2月21—23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带队走进了桐庐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

小桥古樟   溪水人家

一条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

走进江南镇环溪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口婆娑的大古樟和旁边静卧着的一弯古桥。阳光洒落在青石砖桥面上,620年古老村庄的斑驳历史依稀可见。

过了桥,就能见到村口的生活污水处理池。“一口池可处理周围39户、150多名村民的生活污水。这样的处理池在环溪村有9个,可以解决村里2000多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县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类似污水处理池1200多个。到2012年,县内186个行政村将实现全覆盖。

缓步在一面靠山、三面环水的村子里,整洁一新的村落环境令人惊叹。这要归功于村里的专职保洁员。从2007年开始,桐庐当地财政拿出1063万元,配套建成14个垃圾中转站,建立起覆盖各行政村的1500名村级保洁员队伍,形成了“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让村民享受到了城里人一样的整洁生活。

环溪村还是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族居地,村内有著名的“爱莲堂”、“尚志堂”等古建筑。“在‘爱莲堂’,村民可以看书阅览、读书求智、健身休闲、交流信息,现在已经成为村民常去的一个地方。”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忠莲告诉我们。这些年,环溪村借助“爱莲堂”这个平台,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大大提高了全村的文化生活品质。

据悉,桐庐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规划中,计划要培育这样的特色村、中心村36个,并已着手进行大规模村庄整治。“民生为本。”走访座谈中,于跃敏说,“村庄整治一定要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富裕稳定结合起来。”当了解到各地因为专业人员不够,镇村规划设计缺乏特色,较易雷同时,她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规划是龙头。市规划部门要帮助县(市),充分利用各自的地理特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把小城镇、中心村规划设计得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地域特色。 

“花边”添秀  妙手绘春

“差异化”优势助推产业 “三级跳”

也许是桐君山下富春江畔的灵山秀水与精巧绝伦的萧山花边有缘,早在2007年,来自“中国花边之都”萧山的一朵美丽之花就落户桐庐——它就是位于省级桐庐经济开发区的浙江中艺花边有限公司。当年,该公司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成为开发区以至全县外来企业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范例。2009年公司又聚资1000万元,对电脑绣花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艺公司,我们看到厂房整齐、车间干净,各种花边产品设计精美、织造精湛,全部出口远销中东和欧美。对于外地企业在桐庐发展之迅速,有人形象地喻为“萧山精神和桐庐速度的结合”。

而这样的“速度”,恰好体现了开发区良好的服务“高地效应”。开发区作为桐庐承接拱墅和滨江产业转移集聚、借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已集聚工业企业2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19家,初步形成了以服装织绣、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行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格局。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6亿元、税收2.21亿元。

为确保在区域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2007年开始,桐庐县委、县政府就提出建设迎春南路商务区的战略性决策,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商务楼宇、集聚一批企业总部、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集商务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商务综合体。目前,在规划总面积88万平方米、商务楼宇20幢的迎春商务区,13幢高档商务楼宇约55万平方米已竣工结顶,有意向入驻项目174个,其中已注册入驻项目30个,总注册资金8.5亿元。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产业是关键。”听了有关情况介绍,于跃敏说,开发区和商务区的建设是桐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要加快与杭州市区,与拱墅、滨江的全面对接,通过落实项目、整合资源、完善政策,使之成为桐庐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微笑服务” “编外车间”

城乡统筹呼唤党建创新

“全力配合村党委办好党员书屋,免费提供茶水,不计较水电,微笑服务。”在分水镇合村乡岭源村党员罗来生家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张“创先争优”承诺彩页。该村党员由于住处分散,村党委统一教育管理存在困难。作为党员示范户,他家便成为党员书屋和村远程教育服务站点所在地,承担着为全村村民提供图书、播放远程课件的任务。每逢下班放学或节假日,他家的书屋和偌大的院子,就成了村民和孩子们读书、聚会的快乐海洋。

分水镇制笔业发达,是桐庐发展块状经济的龙头。为进一步加大党建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传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桐庐县还创建了“党支部服务站”, 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缓解企业用工难和促进百姓就业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党支部服务站与制笔企业“厂站结对”活动,形成了党组织、企业、群众三方合作共赢的机制。目前,全县已先后建立了500多个站点,共计为6000余名农村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岗位,为群众年增收1200余万元。这些站点也成为制笔和针织企业的 “编外车间”,为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的确,城乡统筹发展,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全方位协同作战,而这场战役该由谁来指挥?让城里的各种优势资源流向农村,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要谁来穿针引线、组织落实?毫无疑问,人们都把目光落在了城乡基层党组织身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党建是保证。要以村和乡镇换届为契机,深入创先争优,完善组织设置模式,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方式,加大城乡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座谈会上,于跃敏和在场的各级领导干部这样交流。

初春的桐庐,广阔的农村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正如一位基层组工干部所说,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都激发起来,把老百姓的热情和干劲都调动起来,一个城乡统筹发展、人人安居乐业的新桐庐就不会遥远。(本站记者 韩波 通讯员 杭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