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创市校战略合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2010/10/29 发布时间:2020-10-16 浏览量:16

今年是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开展市校战略合作的第十个年头。10月28日下午,我市与浙江大学召开市校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会议强调,要在十年成功合作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围绕“十二五”时期发展需求和战略任务,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创市校战略合作新局面。

市领导黄坤明、邵占维、叶明、于跃敏、许勤华、郑荣胜、陈小平、俞志宏,浙江大学领导张曦、杨卫、张土乔、吴朝晖、邹晓东、郑强等出席会议。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市校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各战略合作组的工作汇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坤明在充分肯定了十年来市校战略合作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十年合作的实践证明,杭州与浙大的市校战略合作,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符合杭州与浙大发展要求。十年合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好好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光大。西湖与浙大是杭州的两张“金名片”,浙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市校战略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发展,基础是优势互补,希望市校双方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从战略上着眼、战术上着手,推动一个个合作项目落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开创市校战略合作新局面。

黄坤明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成更加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从杭州市的角度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校双方要围绕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深化合作,充分发挥浙大智力汇集的优势,使杭州的城乡区域统筹、城市管理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得到更多的智力、人才支持。要围绕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深化合作,充分发挥浙大优势教育资源和学习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化合作,加强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杭州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要围绕加快建设生态型城市深化合作,推动杭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要围绕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深化合作,充分发挥浙大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引进人才的“人才驿站”作用,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和交流合作。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指出,市校开展战略合作的十年,是浙江大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开放办学步伐,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十年。回顾十年的工作,追求卓越的共同愿景始终是推动市校战略合作的动力基础,和谐共兴的发展模式是市校建立长期特殊合作关系的基本内涵,坦诚务实的工作机制是确保市校战略合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十二五”时期是杭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关键时期,也是浙江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攻坚时期。浙江大学要在深化市校战略合作的总体框架下,主动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对接杭州战略需求,完善六大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在凝练重大合作载体、搭建引智引才平台、深化人才与教育合作、打造特色合作品牌、服务公共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努力成为杭州引智引才的高地,科技创新的源头,科学决策的智库和国际交流的前沿。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组织力度,开展协同攻关,聚焦重大项目,建立长效机制,在完善良好合作机制基础上落实战略任务。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指出,浙大和杭州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符合市校双方发展需要,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当前,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进入关键时期。市校双方要突出重点,深入融合,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完善合作机制,加快搭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在共建“和谐杭州示范区”、共建创新型城市、合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基地四中心”、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杭师大建成一流大学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市校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市校融合发展。杭州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浙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一步落实办事服务优先、政策享受优先、经费安排优先、人才引进优先“四个优先”,为浙大创造一流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发展环境。积极对接浙江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优势,加速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十二五”新一轮发展的新起点上,把市校战略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指出,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十年的市校战略合作,充分证明了深入推进长期、稳定、全面、特殊的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围绕建校120周年前后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浙江大学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加快市校一体化建设,以和谐杭州示范区为核心,推动市校合作向“三湖一带”战略拓展;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创新资源优势,服务杭州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需求。希望浙江大学的建设发展能继续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帮助和关心支持,浙江大学将一如既往地为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尽最大努力。(本站编辑丁方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