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价值观彰显着一个民族的品格,蕴含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向善的本性是最重要的。”而“最美精神”,正是高扬着向上向善的主旋律。从“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惊世一举”到“最美爸爸”黄小荣的“惊人一跃”,从杭州公交司机孔胜东的平凡坚守到衢州医生万少华团队的大爱仁心……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榜样,像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在之江大地,繁衍传播,汇聚和释放向善的正能量。世界开始关注,在浙江这片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有着怎样的向善力量,使得“最美人物”和“最美现象”不断涌现。
一人向善,人生充盈;一地向善,和谐美好。今天本报推出4个版的“最美现象”报道,剖析浙江“最美现象”如何从“盆景”变成“风景”,由“风景”变为风尚;介绍“最美人物”的近况;解读“最美现象”在构筑人民精神家园中的深远意义。
“最美现象”时代呼唤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
如何在纷繁复杂中坚守道德信念、遵循道德规范、凝聚社会共识、实现自我价值?
2011年7月2日,一位年轻妈妈的壮举,成为了杭州、浙江乃至全国的美谈。
那天下午,刚刚成为母亲不久的吴菊萍,在千钧一发之际接住了从高空坠楼的女孩妞妞。这一接,妞妞得救了,吴菊萍的手臂却严重骨折。而这一接,也感动了所有人。人们开始意识到,“最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76秒,他用生命诠释了职业道德的坚守,成为守护乘客平安的英雄。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
2012年5月29日中午,当吴斌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大客车行驶在无锡开往杭州的高速公路上,对向车道飞过来的刹车毂碎片,击穿了大客车的前挡风玻璃,砸中了吴斌的腹部,巨大的冲击力造成他肋骨多处骨折,肺、肠重挫,肝被严重震碎。
然而,在这种常人难忍的剧痛下,吴斌牢牢握着方向盘,松开油门,调整挡位,踩住脚刹,拉起手刹,开启双跳灯,打开车门,让乘客安全逃生,自己却倒在方向盘上再没醒来……
身边的真善美给了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最美现象”的产生,看到一个个“最美人物”的涌现。“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警察”……一大批可歌可泣、可亲可敬的“最美人物”,引发了社会和群众的热切关注。这一个个“最美”,彰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道德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因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多元社会价值的积极健康走向,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文化自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12个词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寓意?是工作岗位上的细心负责,是公交车上的互相谦让,是斑马线前的礼让行人,是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看看这些可能只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亦或极其普通的一个举动,却在不知不觉中,因为那份温度和感动,成为每个人心中“最美”的画面。
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在“八八战略”中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这些年来,浙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浙江精神,积极弘扬和培育“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深化“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
我们欣喜地看到,浙江人民在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对生活中的闪光点保持永不懈怠的热情。
“最美群像”惊艳世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美现象”,已成为时下浙江最美丽的“风景”。
如今,“最美浙江人”已经成为浙江精神文化建设的品牌。“最美个体”和“最美群体”竞相涌现,“美在瞬间”和“美在平凡”相生相长,“最美现象”由“盆景”转化为“风景”,并逐渐走向风尚。
浙江的“最美”也惊艳了世界。
今年4月,杭州西湖区交警大队文教中队协警礼为奇忽然间成了国际“红人”。在他值勤的路段遇到突发险情即将塌陷时,他迅速作出判断,不顾自己的安危,以身挡车,及时指挥分流车辆,避免了悲剧发生。
这段现场视频在国际社交网站上播出后,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各国媒体纷纷报道,各国网友齐齐点赞,这位“最美协警”让全世界看到了浙江的美、浙江人的美。
礼为奇是浙江“最美”清流中的一支。与之相似,“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惊世一托,“最美司机”吴斌的忍痛一刹,“最美爸爸”黄小荣的勇敢一跃,“最美交警”吴连表的舍身一推……这些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播撒的“最美现象”,已经成为时下浙江最为美丽的风景,也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网民的点赞。
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与个人的道德行为息息相关,“最美”事例的不断涌现,不仅根源于“最美行为”的自主产生,也在于“最美现象”的普遍发掘,更是源于“最美事迹”的广泛传播,呼应广大群众的道德向往,升华了全社会对“最美精神”的强烈共鸣。
“最美精神”根植人心
随着G20杭州峰会的临近,杭州“雷锋车队”为负责G20期间交通服务的司机们制作好统一的服装,师傅们还接受了简单的英语知识学习培训和急救措施培训。这支由出租车组成的“雷锋车队”,从2014年成立时的20多人,到现在已经扩大到100多人。每位加入“雷锋车队”队员的初衷都很简单: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靠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最美土壤”孕育了“最美群像”,“最美形象”传递着“最美能量”,“最美”早已根植于浙江人民的心中。一个个好人组成的“最美浙江人”群体引领着时代新风尚,一个全社会主动参与道德建设的氛围正在日渐形成,人人争做“最美浙江人”。
温州“红日亭”公益伏茶点,源于民间自发,如今已遍布温州城乡500多处。虽然只是小事,却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成为温州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杭州斑马线前,汽车礼让行人,早已不再是公交车的“专利”,不管是出租车还是私家车驾驶员,行至斑马线前总会自觉踩下刹车,等待行人通过。
酷暑中,宁波“守护天使行动”呼吁沿街店铺敞开大门,请环卫工人喝口水歇歇脚,爱心歇脚点既有大型商场、银行网点,也有路边小店,得到了全社会支持。
真善美的种子,在钱江两岸处处发芽;小善如涓涓细流,必将汇成江河。“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实践活动,“最美浙江人·最美人物”发布,“诚实立身、信誉兴业”主题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一个个平台,一场场活动,一支支队伍,在不断拓展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渠道、途径和载体的同时,也让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富足。
遍布之江两岸的近5000家文化礼堂,成为农村百姓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近年来,浙江始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着眼于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省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落实“浙江省公民道德养成计划”,持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树新风”、“全民阅读”、志愿者服务、“礼让斑马线”、文明礼仪宣传、“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也为追求“最美”打下了思想基础。
“最美行为”的自发性告诉我们——
这个时代的价值观“长城”依然在社会各个层面特别是普通百姓中坚强挺立,真善美始终是人们不变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最美人物”发掘的草根性告诉我们——
“最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对这些时代楷模的热追,表明美好的道德情操依然是这个时代和人民的强劲呼唤。
“最美事迹”的广泛传播告诉我们——
“最美”能够激发起全社会对向善风尚的大力弘扬,集体输出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正气、道德力量的持续增长。
城市因你而美丽,你因城市而骄傲。对“美”的定义和追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当一个个“最美”影响一群人、一座城,我们的生活就处处存在着美,并以之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最美”之花已遍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