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最美浙江人”的故事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6/8/30 发布时间:2020-10-15 浏览量:14

“最美妈妈”吴菊萍——

感动世界的一接

【人物名片】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资深社会责任专员吴菊萍

【感人事迹】说起杭州女子吴菊萍,很多人的脑海里会马上跳出一个动人的称呼——“最美妈妈”。

2011年7月2日下午1时许,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内,一名两岁女童意外从10楼坠落。千钧一发之际,刚巧在楼下路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了粉碎性骨折。

吴菊萍用双手托举了一条生命,托举出真善美的大爱,此事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不仅感动了杭州,感动了中国,还感动了世界。

在世人看来,吴菊萍徒手接坠楼小孩的举动,虽然是一种本能反应,却是平常道德修养、本性和良知的积累在那一瞬间的爆发,更是杭州这座大爱之城在润物细无声中赋予人性的真善美。面对全球媒体的聚焦和众人的赞美,吴菊萍平静地说:“这是普通人都会做的正常反应。”

这些年来,吴菊萍先后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等荣誉,面对这些光环,她和家人始终保持低调的态度,她淡淡地说:“我是个普通人,终究还是要回到普通的生活中去。”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自小就助人为乐的吴菊萍,如今仍然把“向善”作为自己的追求。现在,她是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的资深社会责任专员,主要负责帮扶弱势群体,经常要去全国各地接洽公益项目。

最近,吴菊萍主动加入到“服务G20党员先锋亮党徽行动”暨广场志愿服务活动中,她和其他党员志愿者一起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家电维修等服务活动。

【真情寄语】G20杭州峰会是一个国际性盛会,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杭州的形象。对每位生活在杭州的人来说,这是一次展示个人和城市形象的好机会。希望大家都争当城市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让“最美之花”在世界面前尽情绽放。

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

坚守30年的承诺

【人物名片】杭州公交三公司28路公交车司机孔胜东

【感人事迹】对于不少杭州人来说,孔胜东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今年53岁的他,当过10年公交车修理工、4年乘务员,当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也有20年,是杭州公交系统乃至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特别是他坚持30年如一日周末义务修理自行车,是公认的“活雷锋”。

千难万难,坚持最难。问及他为何这么多年初心不改,他的回答很简单:“做人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也正是这个信念,让他面对彷徨与困难时没有放弃,坚持用行动去回答和证明一切。

1982年11月,高中毕业的孔胜东进入杭州公交公司大修厂,当了一名机修钳工。掌握一技之长的他,于1986年响应团省委的倡议,在自己家附近的中山北路百井坊巷路口设了个义务修车摊。从此,每个周六的晚7时至10时,他都准时出现在这里,为群众义务修车,风雨无阻,从不爽约。

这一摆,就是30年,孔胜东一直埋头义务修车。后来,他搬家了,可每到周六,他仍骑车一小时准时上岗;就连全家团圆的除夕之夜,他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雷打不动地出现在义务维修点上。

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守信和坚持,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义务修车队伍。如今,这个修车队已发展为200余人的“孔胜东志愿服务队”,还增加了理发、量血压等便民服务项目。

随着G20杭州峰会的临近,孔胜东又努力自学起英语,要为中外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他所在的志愿者队伍有近万名志愿者,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在杭州各个公交车站开展文明乘车劝导工作,为G20杭州峰会营造更加文明的交通环境。

【真情寄语】我在杭州人面前代表公交的形象,在中国人面前代表杭州的形象,在外国人面前代表中国的形象。希望杭州市民都携起手来,共同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中外嘉宾,为G20杭州峰会增光添彩。

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

香樟树下的守望

【单位名片】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

【感人事迹】坐落在德清县城郊一个偏僻山坳的浙江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很少被外人关注,却是一个“最美之花”绽放的地方。

浙江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是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承担着麻风休养员和现症病人医疗、康复与救治任务,长期收治着不同程度残疾的麻风休养员。

在这里,休养员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有的已经待了几十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疗团队都是70后、80后。每天,这些年轻人要为年迈的休养员擦洗身体、涂抹药膏……不少休养员感叹:“就算是亲生女儿,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条件艰苦、资源有限、精神压力大、生活单调,但医疗队始终把满足麻风病人需要作为职业幸福感的源泉,不断提升麻风病治疗护理水平,并在全国首推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被誉为最具人性化、最具人文关怀的措施。不仅如此,他们还倡导直接和患者肌肤接触,用温情和爱意点燃了患者的生活希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带给麻风病患者,树立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形象,被中央宣传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从“谈麻色变”到“麻风可防可治不可怕”,他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95年,浙江通过卫生部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第4个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省份;2011年,在麻风病防治“十一五”规划考核评估中,浙江位居前列。

这些年,上柏住院部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等集体荣誉,先后有5位医护人员获得马海德奖,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

【真情寄语】我们把关爱麻风病人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为在浙江工作和生活感到自豪。我们将继续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用真情与付出换来患者的早日康复,为建设健康中国不懈努力。

省第七地质大队——

“寂寞事业”的坚持

【单位名片】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感人事迹】在深山老林找地矿,犹如在茫茫大海捞针,难度可想而知。据统计,找到一个大型矿床平均需要花19年时间,而每100个找矿项目中,能找到大矿的概率还不到1%。

而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队员,却带着这1%的希望,用100%的精力满怀期待地走进大山。半个多世纪来,他们一直扎根在“山高路险乱石多”的浙西南。50多年来,他们在“资源小省”浙江,找到13处大型矿床、20多处中型矿床,为国家探明大量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00亿元。七大队还获得了“全国先进党组织”“全国模范地质队”和“地勘先锋”等荣誉称号。

地质队员把冷门职业做出温度、把寂寞事业做出成绩的背后,是七大队始终坚守精神高地,以实际行动践行“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在山区谱写出一曲令人动容的英雄之歌。

七大队元老级队员王敏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到退休年龄后,仍执意留在队里继续找矿。一次,他带着一名年轻队员寻找矿化带,天黑时离驻地还有40多公里路,背着岩石标本又冷又饿。队友建议,把岩石标本埋起来,白天再来取。可老王坚决不同意,生怕标本丢失,背着沉重的岩石标本走了近16个小时的山路,才回到驻地。

在这支20余人的找矿队伍中,每个人都始终把代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良心地质”作为大队的“精神密码”。他们经常对自己说:搞地质的人就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该跑的路必须要跑到,该采的样必须要采集到,该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要写清楚。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矿,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今夏,全省持续高温,可地质队员们仍顶着烈日,奔走在荒郊野岭。地质队员的特性,注定了他们必须“勤看、勤敲、勤走”,每一个地矿都是一个个脚印踩出来、一个个钻孔打出来的。

【真情寄语】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全体地质队员将本着“找矿报国、服务社会、富民强队”的宗旨,坚守高地,不断突破,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全国劳动模范吕义聪——

新浙江人的骄傲

【人物名片】吉利集团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总装分厂技术质量员吕义聪

【感人事迹】高中毕业后,18岁的吕义聪只身从安徽滁州农村来到浙江台州路桥区打拼。10多年来,他从一线汽车装配工成长为赫赫有名的“技能大师”,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8月的浙江,持续高温,走进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总装厂车间,只闻机器发出的“轰轰”声,吕义聪和同事们正忙着给生产线上的汽车做调试。

从安徽初来乍到时,人生地不熟,但吕义聪始终认准一个理:“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于是,他在一家汽车修理铺当起学徒,经过两年的积累,他顺利应聘进入吉利汽车金刚公司,成为一名整车调试员。

为了多学技术,吕义聪常常一个人钻进成品车里研究汽车故障点,一“钻”就是几个小时。凭着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日益见长的技术,吕义聪很快脱颖而出,转岗到了调试组。为了弥补没有上过大学的缺憾,吕义聪开始了如饥似渴的自学:他的办公室、宿舍里,堆满了各类关于汽车的技术书籍,床头也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线路图纸和整车电气原理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吕义聪作为公司唯一的装调工代表,参加全国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最终获得二等奖。2007年,他再次代表公司参加全国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凭借娴熟的技术,一举夺得冠军,并获得了“全国汽车装调工操作技术能手”称号。如今,吕义聪已拥有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变速器油封装配工具”“空调制冷系统效果提升装置”获得国家专利。

近日,吕义聪还主动当起公司安全生产志愿者,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穿梭在各个车间,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隐患,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尽一份力。

【真情寄语】作为一名新浙江人,我为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感到骄傲,为自己在浙江工作和生活感到自豪,也希望所有新浙江人一起努力,为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