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价格调控监管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市场决定、放管结合、改革创新、稳慎推进的基本原则,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二)主要目标。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二、健全降成本价格机制
(三)推进电价改革。实施输配电价改革,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单独核定电网输配电价,逐步形成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简化销售电价分类,完善电价结构,逐步形成按电压等级和用电负荷特性计量的销售电价体系。严格落实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继续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实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扶持性价格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用电负担。积极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和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序放开上网电价和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
(四)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加强天然气管网输配成本监审,合理制定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根据国家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完善上游天然气资源竞争性入网机制,择机放开非居民天然气门站价格和终端销售价格,进一步扩大全省天然气利用规模。
(五)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全面及时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取消、暂停、免征、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各项政策,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深化中介服务市场改革,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报告制度,强化收费公示监督,提高涉企收费透明度。
(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规范电信资费行为,简化资费结构,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网上公示工作。清理宽带网络等通信设施建设环节存在的进场费、协调费、分摊费等不合理费用,落实三网融合价格政策。加强互联网接入服务收费监管,严禁利用不正当定价行为阻碍公平竞争,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为“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七)完善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的价格政策。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行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用电、用水、用能、用地、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机制,加大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强化价格激励与约束,加快倒逼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退出、低效企业关停并转退。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原则,合理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推行按污染程度分类分档计价及多因子计收工业污水处理费的办法。2016年年底前,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综合考虑我省环境容量和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制定“十三五”时期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完善燃煤机组脱硫、脱硝、除尘和超低排放环保电价政策。
(八)完善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全面实行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区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合理确定分档标准和价格水平,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抑制过度消费。新开通管道燃气的城市,要同步建立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三、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九)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特需医疗服务和其他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逐步下放医疗服务价格政府定价权限。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通过集中采购、医保控费、规范诊疗行为等方式降低药品、器械、耗材等费用,严格控制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为继续分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到2020年,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十)完善交通运输价格机制。逐步放开地方铁路、道路班车运输竞争性领域价格,扩大由经营者自主定价的范围。完善出租车和道路班车油运价格联动机制,建立运价与运输成本费用联动等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出租车经营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化取向推进出租车客运价格改革。实行有利于促进停车设施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效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与公共道路资源利用的停车收费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停车设施。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十一)推进教育、养老等公益性服务收费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收学杂费,公办幼儿园保教费、高中和高等学校学费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实行自主定价,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政策由各级政府按照市场化方向确定。到2020年,放开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学费和住宿收费。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依法对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免收费用;对其他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其床位费、护理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以公建民营方式运行的养老机构服务价格,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价格由经营者自主定价。
(十二)推进旅游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改革。完善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办法,降低不合理门票价格,逐步放开可以形成区域竞争的景区门票及交通运输服务等价格。健全景区价格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景区价格秩序,提高景区价格透明度。
(十三)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公共服务项目,实行政府定价的,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资源、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服务价格,并依据项目运行情况、社会可承受能力和绩效评价结果,健全价格调整机制,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灵活性;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由经营者自主定价,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四、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
(十四)实行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动态化管理。我省实施的政府定价项目,一律纳入浙江省定价目录管理。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定价目录之外无定价权。原则上每两年对定价目录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政策评估,适时调整具体定价项目,修订完善定价目录。
(十五)规范政府定价程序。对纳入浙江省定价目录的项目,规范成本调查监审、集体审议、听取社会意见、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等程序,保证工作程序明晰、规范、公开、透明。创新政府定价管理制度,分类制定政府定价项目具体管理办法、定价机制,完善政府定价方式。强化政府定价政策跟踪评估,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政策措施。
(十六)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将成本监审作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的重要程序,不断完善成本监审机制。对纳入浙江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目录的项目,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监审制度,2017年年底前,基本健全重点行业成本监审办法。完善成本监审工作规则,推行异地交叉监审、引入第三方审核服务等工作方式,加强对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成本监管。积极稳妥开展企业价格成本和成本监审结论公开工作。到2020年,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经营者按照政府定价机构的规定公开成本,政府定价机构在制定和调整价格前公开成本监审结论。
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十七)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坚持放管结合和问题导向,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要确保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特别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依法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对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领域,研究制定相应议价规则、价格行为规范和指南,完善和落实明码标价、收费公示等制度规定,倡导明码实价,合理引导经营者价格行为。2016年年底前,制定瓶装液化气、餐饮等行业的明码标价制度和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办法;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分行业价格行为规范。
(十八)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创新价格监管方式,有效预防、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完善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双随机”抽查等工作机制,加强民生领域价格和资源环境价格监管,着力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秩序问题。健全反应灵敏、应对及时、处置稳妥、保障有力的市场价格监管应急工作机制。推进价格诚信建设,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活动,建立价格失信者“黑名单”,健全价格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十九)强化反垄断执法。建立健全垄断案件线索收集机制,密切关注竞争动态,加强对电信、医药、汽车销售等领域竞争行为的监管,依法查处价格垄断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建立对重点行业、重要企业的反垄断辅导机制,促进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依据国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预防和纠正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的行为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二十)健全价格社会监督体系。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行业协会为主要依托,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价格社会监督服务组织,完善价格社会监督服务组织工作制度。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积极参与价格社会监督,完善舆论监督和引导机制。
(二十一)加强价格服务。依托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充分发挥全国四级联网的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畅通价格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妥善处理价格投诉举报。完善价格行政调解制度,健全价格矛盾协调处理工作机制,依法化解价格矛盾。加强价格投诉举报数据分析,定期发布分析报告,警示经营者,提醒消费者。健全价格认定规则,提高价格认定服务水平。
六、完善价格监测调控机制
(二十二)完善价格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健全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推进市场价格指数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掌握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动态。针对市场突出的价格问题,强化专题调研分析。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运行、财政货币政策变化等情况,建立价格专家咨询库,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提升价格分析研判水平,及时预警市场价格苗头性、趋势性问题。
(二十三)完善价格调控机制。落实政府价格调控职能,加强价格与财政、投资、产业、进出口、物资储备等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完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和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维护重要商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使价格总水平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二十四)完善农产品价格政策体系。加强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分析,坚持市场化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总结推广生猪、芦笋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经验,拓展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推进全省菜篮子价格指数编制发布工作,促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储备粮轮换机制,推进储备粮公开竞价交易,有效发挥储备粮吞吐对粮食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
七、强化改革保障措施
(二十五)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迫切需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确保价格机制改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对影响重大、暂不具备全面推开条件的,可先行开展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十六)强化督查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敢啃“硬骨头”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抓好价格机制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细化工作方案,稳步有序推进,及时总结评估,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价格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二十七)提升工作能力。各地要建立健全机构权威、机制完善、执行有力的价格监管工作体系,选好配强价格部门领导班子,落实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牵头责任。按规定用好物价所专项编制,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能力。在减少政府定价事项的同时,注重做好价格监测预警、成本调查监审、价格调控、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价格公共服务等工作。大力推进价格信息化建设,加强执法装备保障,为增强价格调控监管服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八)兜住民生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价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涉及民生的重大价格改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特别是价格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好风险评估,完善配套措施。落实和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特别是对特困人群的救助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二十九)做好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全面深化价格改革、规范政府定价、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与反垄断执法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力度。加强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引导舆论,传递有利于推进价格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好声音和正能量,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