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必将载入浙江开放发展的史册。开放发展往何处去?浙江有了新方向:树立开放强省鲜明导向,以“一带一路”统领我省新一轮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枢纽,勇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浙江关键词。上半年,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843.4亿元,增长18.1%;出口3048.8亿元,增长12.1%。出口、进出口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其中,据宁波海关统计,“开放大市”宁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更达28%,机电产品、成品油等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带一路”往来融通。
除了商品,项目、资本、服务也在“一带一路”上积极“跑动”。在6月8日举行的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会上,总投资660多亿元的14个重大项目签约,签约项目国、境外合作方涉及“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和地区。“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今年6月,浙江丝路产业基金落地,首期50亿元规模的基金将为浙江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并购、产能合作上提供资金保障。此外,今年以来,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也增长迅速,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多个层面与浙江企业开展了服务贸易往来。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开放强省,那么今年以来,“强”字体现在哪儿?
鲜亮的成绩单是对“强”字的最佳注脚。在发达国家资本“回流”、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浙江利用外资逆势跑出了同比增长13.2%的好成绩,积极利用外资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外商投资环境的提升效果显现。今年上半年,浙江外贸也实现两位数增速,出口份额位居全国第三。
固有“强项”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超5亿,达5.15亿吨,同比增长11.3%,全球第一大港地位不断巩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38.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6%;宁波舟山港不断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上半年全球总航线净增3条,升至236条,巩固了我省第一大港的固有优势。而作为全国跨境电商领域的排头兵,上半年,浙江累计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超202.75亿元,同比增长39.25%。今年以来,eWTP全球两大“数字中枢”——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和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式开启互联互通,我省正不断提升在跨境电商全球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一个个开放高地次第兴起,则为开放强省的“强”字提供了持久保障。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后,截至6月底,新增注册企业803家,注册资本642亿元;以保税燃料油供应量为代表的舟山口岸主要业务数据也一路上涨,前6月舟山口岸供油量达78万吨,同比增长68%,成为国内保税供油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而在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上,截至6月底,海关、国检等口岸监管单位及工商、国税等部门已先后出台自贸试验区支持政策达119条,在深化商事制度、实现高效审批、改革监管模式等方面也均实现突破。此外,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积极谋划,义新欧班列不断开拓新线路,浙江正朝着开放强省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