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型农民用“智慧”耕耘大地

来源:宁波日报2018/03/30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3

工人在稻田里操作新型打泥机。

早晨6时不到,宁波鄞州区姜山镇陈鑑桥村就响起了轰隆隆的机械声。3月下旬,春意渐浓,“90后”新型职业农民汪琰斌承包的水稻田里,6名工人操作着育秧机,一边粉碎泥,一边制作抛秧盘。以往6名工人一天最多能打1000只秧盘,如今,因为用上了自己研发的打泥机,一天能打6000只到10000只秧盘。

陈鑑桥村,是鄞东南平原上的鱼米之乡,距离鄞州中心城区6公里,是个传统农业大村。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鄞州区、姜山镇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借助“互联网+”整合辖区内外资源,打通农民生产和市场终端销售环节,让农民用智慧耕耘大地,从而实现增产增收。陈鑑桥村就是一个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典型村。

“靠天吃饭”,是陈鑑桥村农民祖祖辈辈的真实写照,老一代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艰辛。“以前,每家每户都要种田,两三亩地,夫妻俩从年头忙到年尾,也没有多少收入。散户多,农田分布杂乱,有些土地长期荒芜。”陈鑑桥村农业负责人徐步青说。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陈鑑桥村村民盼望后代跳出“农门”进城。将土地集体流转后承包给大户经营,解放更多农户的双手,是村委会的共识。2012年,村里率先流转土地,如今全村1700亩土地中已有1300亩流转到村集体手中,另外400亩,尊重农民意愿,让他们种植经济作物。

对于流转到村集体的土地,陈鑑桥村村委会采用“招贤引才”的模式,承包给新型职业农民。其中,1000亩土地租给汪琰斌种植水稻,100亩租给赵骥种植精品瓜果蔬菜,另外200亩承包给葡萄种植户。“每亩土地每年租金1000元,村集体将这笔钱返还给农民。这样,农民解放了双手,纷纷‘洗脚上田’进城务工,或者自己创业,有些人每年可以赚七八万甚至二三十万元。”徐步青说,通过大户承包,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加上农机的运用,亩均效益大幅提高。

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带动乡村发展?千亩水稻田租给汪炎斌,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汪琰斌2012年从农业大学毕业,既无实践经验也无创业资本。但他“从泥里掏金”的决心,打动了村干部。没有资金,他将房屋抵押,没有技术,拜种粮大户卢方兴为师。当地政府给予低息贷款、农机、农资等政策持扶。就这样,他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至今已在村里种了6个年头的水稻。

走进汪琰斌设在农田边的仓库,播种机、插秧机、育苗机、收割机、施肥机、打泥机等一字排开,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汪炎斌种粮的信心更足了,这1000亩土地,保守估计每年利润五六十万元。

乡村振兴风头正劲,聪明的陈鑑桥人抢占“风口”,转型为电商,并带动了增收。村民陈祥林创办了祥祥果蔬合作社,他家的葡萄个大味甜,供不应求。陈祥林说:“我一边给超市供货,一边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搞销售,刨除自然灾害影响不算,每年有20万元的收益。”

清华大学毕业的赵骥,也在陈鑑桥村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在他承包的100亩土地上,瓜果蔬菜琳琅满目。前不久,赵骥在鄞州区联心菜市场开了一家蔬果专营店,一边打通产销通道,一边展示自己的蔬果品牌,为以后搞农旅结合探路。

从一个零散搞农业种植的传统村庄,到如今集科技、机械、电商等于一体的农业高产村,陈鑑桥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平对这种变化最有发言权:“如今十几位种植大户的收益是过去家家户户种田总效益的几十倍,培育和引入职业农业这条路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