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前,带着满满的创业梦想,创业者江龙在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启了创业征程。那时,他既是老板又是员工,整个公司只有他一个人。经过4年多裂变式的发展,如今,江龙的恒隆高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超过500人,年营业额突破2亿元。
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的“85后”创业者叶宁,将“互联网+”的概念扩展到了茫茫大海上,借助北斗卫星以及自主研发的北斗智能终端,叶宁和他的团队让渔船连上了WiFi,新鲜的渔货通过B2B交易平台更快地“游”上市民的餐桌。仅去年一年间,通过该平**成的渔货交易额超过11亿元,今年更是有望达到25亿元。围绕着叶宁团队和他的创业项目上下游,正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就业岗位。
记者了解到,过去5年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宁波市创业创新的生态日趋完善,新业态和新动能不断壮大,为就业打开了新空间。过去5年间,全市新增创业实体53.86万家,创业带动就业294.99万人,5年新增就业岗位80余万个。今年上半年,宁波市新增创业实体6.58万家,带动就业37.83万人,全市实有就业登记单位数和就业登记人数分别为19.48万家和336.9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宁波市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来自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宁波市年均接收高校毕业生约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平稳的毕业生就业率显示,尽管近年来毕业生人数频创新高,但前来甬城寻梦的毕业生,多半找到了梦想的承载地。记者注意到,一项关于今年上半年宁波市接收毕业生的监测数据显示,宁波市接收的九成以上高校毕业生前往各类企业就业,其中新兴创业企业、中小微创新型企业为毕业生贡献了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国内关注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两份民间报告也给出了类似的调查数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报告显示,代表着新兴技术的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成为2017年应届毕业生期望签约与实际签约领域的双料冠军;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53%上升到2016届的60%,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48%上升到2016届的55%,民企、中小微企业成为大学生主要就业去向。
新动能的活力带动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就业增量。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9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89万人,已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66.1%、67.68%和74.2%。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等相关行业的单位数量和吸纳就业人数等均出现了迅猛增长。各种类型的服务业,特别是新型服务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巨大洼地,不断壮大的小微企业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岗位。
“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促进高质量的就业。”市人力社保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考量下,过去几年间,宁波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从创业前到初创期,再到项目走向成熟,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场租补贴,一双无形的政策之手,在创业者的前行路上,时刻相伴、倾力扶持。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宁波市共为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2亿元,贷款贴息1.6亿元,助1.57万个创业实体“起跑”,吸纳和带动就业9万余人。
人社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伴随着从国家到省市各级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宁波市还将通过人才引领和撬动,加大对新技术引领新模式、新业态的扶持力度,创造并巩固新的就业增长点,并通过做简政放权的“减法”,为新业态、新动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创新带来的新的就业增长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