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潮奔涌不息,杭州经济大步向前。
国内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数据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杭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带来了新动力。
勇立潮头的杭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坚决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面推进“一号工程”,正在迎来自己的“尖峰时刻”。
杭州制造发力“智造”
现在的娃哈哈矿泉水和10年前有什么不同?在终端消费者看来,似乎仅是一些包装上的变化。但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的话说,这瓶水已经“是一个‘互联网+’产品”。
“现在是进军高端制造的机会。”宗庆后表示,娃哈哈坚持食品饮料主业不会变,但会加快向智能化升级,并拓展工业机器人领域。娃哈哈的智能化将通过对全国各工厂的每条生产线进行网络化集成,实时数据传输、状态监控与分析,实现总部对集团下属180余家分公司的生产线运行状态监控和管理。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与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时尚”六大产业重点突破……这是杭州为落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打造制造业强市而描画出的路线图。
“智能”正成为杭州制造业的主题词。包括推进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服务,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企业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工业技改投资285.26亿元,同比增长25.1%。
而像娃哈哈这样老树发新枝的传统制造企业,在杭州还有很多,春风动力就是因生产国宾护卫车而名声大噪。从生产配件起家,到生产发动机,再到生产摩托车和全地形车,四轮车出口额已稳居国内行业第一。而如今,经过智能改造升级,春风动力的处理异常响应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5分钟,人均生产效率提升3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制造业正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迎来杭州制造到“杭州质造”“杭州智造”的华丽转身。骨干企业如万向、娃哈哈、恒逸、中策等,正迅速加入到产业智慧化的行列中。譬如恒逸石化,正在与集控科技、阿里云合作,打造智造样板。
而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近三年来,杭州信息经济十二大核心产业增加值,始终以近25%增长,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以物联网、网络设备、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占信息经济总量的35%以上。
布局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
信息化是城市发展的“诗和远方”。杭州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就是必须抢占的制高点之一。
去年10月举办的云栖大会,会期与规模创下历届之最,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多名科技精英、8.5万人次现场参与,线上观众超700万,诸多重磅成果发布震撼全球,杭州“云上之城”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利用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对宇宙起源进行数据分析,将作为天文学领域划时代的革命载入史册;杭州孕育的“飞天”操作系统,是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云计算操作系统;YunOS操作系统,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安卓、iOS的第三大移动端操作系统……杭州在信息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令世界为之瞩目。
云栖大会期间,杭州市政府还公布了一项“疯狂”的计划: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在萧山区部分路段的初步试验中,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城市数据大脑”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杭州成为全球首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公共管理的城市,展现了杭州政企合作推动城市治理的理念路径和技术路径,在全球都是首创。
“城市大脑不但能造福百姓,也会像登月计划一样,成为机器智能未来10年最重要的研究平台。”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这样表示。
而以“城市数据大脑”为代表,信息经济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也渐次落地。杭州市政府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淘富成真”项目已累计举办路演51期,参演企业373家,阿里巴巴与富士康、英特尔的联合实验室落户云栖小镇;与航天八院的战略合作,梳理了一批潜在项目和可转让军工技术,将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化基地;与紫光集团的战略合作,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紫光集团将在今后5年内向新华三投入数十亿元的研发资金,在高端服务器研发制造、示范应用新项目引进等方面展开合作。
而在今年上半年杭州经济半年报中,杭州信息经济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实现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22.5%,占GDP24.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令人欣喜的是,与目前杭州正在大力布局的未来产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分别增长44.9%、29.9%和28.1%。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绿色低碳,成为共识。
以海康威视为例,在大众认知中,安防领军企业一直是海康威视的标签。但如今的海康威视,更希望以后被定义为高科技公司,希望公司的科技拓展延伸到各个方面。
从“安防公司”到“高科技公司”,技术和产品创新是原动力。“萤石”堪称折射海康威视雄心的一个代表性案例。作为公司旗下的安全生活业务品牌,“萤石”业务涵盖了萤石云视频APP、萤石云视频服务平台、系列互联网产品(摄像机、硬盘录像机、视频盒子、报警盒子、云存储)等。
“‘互联网+’具体到海康威视就是‘萤石云+’。我们要致力做‘互联网+’时代的视频内容服务商,借助萤石云所汇集的以视频和传感信息为核心的海量数据,通过开放的应用服务平台,服务于普通消费者和专业用户。”海康威视副总裁郑一波这样说。
2012年,杭州被列入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试点城市。2015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绝对值下降到0.45吨标准煤/万元,成为全国首批8个试点城市中的两个考核优秀城市之一。在最早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正加快“三次创业”步伐。逐批关停污染企业,发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服务业“4+1”产业集群。
而现在,更多类似海康威视这样的企业创新案例,正在聚沙成塔,提升杭州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显示,业绩全线飘红,增速领跑行业,据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0.81%,实现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94.36%,实现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8.74%。
杭州的投资结构优化不断显现。今年上半年,在工业投资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10.1%和9.8%。这表明,杭州的产业,正在加快向“高、精、尖”转型。
从投资拉动到消费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给杭州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可喜变化。
一个显著的标志是,2016年上半年杭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六成,达到了发达国家60%的标准线。
引资结构更趋优化
智者因时而谋,勇者顺势而为。
8月下旬,由华立集团、富通集团和墨西哥Santos家族联合投资的北美华富山工业园正式启动开发建设。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表示,预计华富山工业园建成后,将吸纳100余家中外企业,实现入园企业投资额20亿美元,同时将为当地提供2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事实上,华富山工业园是华立集团在海外布局的第二个工业园,早在10多年前,华立就迈出了第一步,创立了泰中罗勇工业园。
东盟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为完整的现代化光缆工厂富通泰国工厂就建在这里。该工厂得益于全球信息互联互通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运行五年来,取得了优良的经营业绩。
“当下,富通泰国工厂在东盟的市场份额超过10%,在泰国的市场份额约30%。”富通集团执行董事、常务总裁方琦表示。
而来自杭州市商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在“一带一路”沿线境外投资项目已达93个,中方协议出资35.63亿美元,占杭州全市境外投资中方协议出资总额的37.86%。
2016年,杭州实现境外企业总投资额61.45亿美元,实现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52.18亿美元,同比增长96.98%。
除此之外,至2016年12月底,杭州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1586个,分布于全世界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非贸易性项目624个,总投资182.47亿美元,中方投资额156.70亿美元。
面对世界经济这片蓝海,杭州企业正利用自身优势,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同时,互联网因为打破了时空、地域、语言、文化等界限,更是为“一带一路”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去年初,跨境电商的“六体系两平台”杭州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eWTP实验区正在向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延伸,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出口平台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全部国家,跨境电商已成为杭州与世界交往的一张“金名片”。
据杭州海关统计,2016年,杭州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明显。数据显示,杭州对越南、俄罗斯、印尼、菲律宾和波兰等国家出口分别增长32.7%、18.5%、22.4%、16.1%和27.7%。
而2017年上半年,全市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241家,实际利用外资40.58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44%。其中,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5.10亿美元,同比增长7.57%。引进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71个,合计投资总额52.58亿美元。引进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9个,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