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政商关系的构建无疑是关键而复杂的一步。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习总书记的讲话,在政商两界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如何探索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格外引人关注。亲不逾矩、清不远疏——这一年来,浙江立足自身实际,针对现实问题出台相应举措,积极探索构建既“亲”且“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标杆省份,以实际行动和发展实绩交出了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浙江答卷。
亲则两利
优化服务,企业更有获得感
半小时!从踏入台州市行政审批中心大门,到办完整套办事流程,只用了这么点时间。方远建设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项高法看了看手表,有些诧异。
他原以为,办理一个房产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手续至少要跑两趟,谁知道当场就能快速办结。这背后,是当地政府自加压力,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努力。
2月10日,台州市在全省各设区市中率先公布2491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同月,省政府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倒逼各级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越来越多相关改革落地的喜讯,从各市县渐次传来。
这是浙江各级各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民营企业破解难题的又一实招,也是这一年来浙江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何以实际行动诠释“亲”?浙江各级党员干部无不认同,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当好亲商、安商、富商的“店小二”。
“企业找政府办事会不会很难?”这曾是万安集团总裁陈江的忧虑。但很快,企业所在地——诸暨店口镇乡镇干部的“店小二”式服务,让他放了心。167家规模以上企业,家家配齐联企干部,随时回应、解决问题;此外,店口镇还打造企业信息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产值、税收等数据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为了让民营企业拥有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浙江一再强化制度保障,2016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落实“五个着力”推动民营经济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征税改革、提供司法保障、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等一系列10多项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超过1000亿元。
清则相安
确立尺度,双方交往均可循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如何正确处理党委、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浙江着眼一个“亲”字密切政商关系,另一个“清”字规范政商关系。
一年来,浙江各地纷纷出台“负面清单”,细化政商交往正当行为,厘定“为”与“不为”的界限。
“不得随意约见企业法定代表人,不得接受企业宴请,不得在企业就餐,不得接受企业馈赠,不得向企业推销物品,不得借机谋取个人利益,不得向企业报销应由单位或个人支付的费用”,这是江山市为涉企行政检查立下的铁规。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出台干部服务企业、廉洁从政“十项规定”,强调“收受企业红包、礼金、礼品、消费卡、有价证券等财物”“接受企业邀请,违反规定出入私人会所或者接受旅游、健身、娱乐等由企业消费买单的活动安排”等,都在严禁之列。
不止于此,省级层面更是积极谋划。2016年下半年,省委统战部等15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在充分协商、反复征求企业家和各部门及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意见后,制定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政商交往进一步明确了准则和尺度。
针对此前政商关系中被广泛诟病的问题,《意见》对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提出“8个严禁”,包括严禁向企业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募捐;严禁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严禁对企业故意刁难、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严禁干预和插手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严禁收受企业礼品、礼金、消费卡,参加宴请或旅游、健身、娱乐活动等;严禁违反规定在企业中兼职或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证券等;严禁未经批准参加企业各类庆典活动;严禁纵容、默许、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企业谋取非法利益等。
同时,《意见》还吸纳浙商总会2016年年初提出的新商规,提出非公企业及其负责人在与领导干部交往中,应坚持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不侵权、不踩红线“五不为”,使得双方交往均有章可循。
在浙江杭宝集团总裁章国恩看来,这份《意见》不仅倡导领导干部要坚持亲商、安商、富商,让非公经济人士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为非公经济人士如何与干部正确交往给出了清晰指引。
澎湃动力
带动回归,广泛凝聚浙商力量
强调有所不为,浙江同样鼓励党员干部干事担当。
为进一步畅通政企互动渠道,浙江探索建立省、市、县各级党政领导与企业经常性沟通联系机制,规定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举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不少于两次,认真研究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还下发《关于完善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若干意见》,鼓励干部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服务企业。
“亲”在行动上、“清”在骨子里的风气在浙江逐步形成。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浙江各有关部门赴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与浙商密切联络、争取人心,引进并促成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浙商回归项目落地。浙商力量广泛凝聚,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动力得到极大激发。
2016年7月,以“加强京浙两地合作、拓展浙商发展空间”为主题的2016年“浙商回归”北京专题活动举行,多位省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现场,30个浙商回归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同期举行,签约项目平均投资12.27亿元,总投资368.1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7个,项目来源地涵盖京津冀三省市,落地范围覆盖浙江11个市,充分展现京津冀浙商回归发展、报效家乡的巨大热情和潜能。
近4个月的紧张筹备后,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举行,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活动。会上,上海市浙江商会与浙江省有关部门签署了《上海浙江商会实施“浙商回归”两千亿投资计划备忘录》,承诺在5年内积极组织实施浙商回归工程,落实项目回归投资到位资金2000亿元。
“蓝美庄园的落地速度快得让我不敢想象。”在台州黄岩区,浙商回归项目“蓝美庄园”总经理张聪说,选择回乡创业,与家乡高效、清朗的政务环境密不可分。
放眼浙江,随着政商“亲”“清”互动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并深入人心,浙江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更加清朗,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相信,非公经济发展的明媚春天将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