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化解“两链”风险,加大困难企业分类帮扶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随着一系列组合拳的展开,防控金融风险的效果已初显。
在去杠杆过程中,浙江注重充分发挥银行、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去杠杆落到实处。
降不良率政府积极有为
去杠杆,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降低高企的不良率。记者从浙江银监局获悉,截至2016年末,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776.9亿元,比年初减少31.59亿元;不良贷款率2.17%,比年初下降0.19个百分点。这是浙江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双降”。
而此前备受关注的温州不良率问题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记者从温州银监部门了解到,温州的不良资产率由2014年最高时的4.68%降至2016年底的2.69%,创下近年来最低,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在这过程中,温州全力塑造区域金融风险防控的样本,受到全国关注。
降低不良率势头良好,这既是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也是监管部门和银行业自身努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绩。
2016年,浙江银监局出台“八位一体”、20条具体措施的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意见,坚持“有进有退、有加有减、有补有去、有破有立”四条原则,引导银行业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浙江引导银行业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有保有压、扶优汰劣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主动对接以“拆、治、归”为基本招数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围绕市场需求变化盘活信贷存量、用好贷款增量,全力以赴做好信贷保障和金融服务。
“化圈解链”是这几年浙江银行业面临的最大困扰之一,在防控和破解“两链”风险方面,浙江已经探索出一条新路,银监部门积极推动建立“担保识别圈”,推动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建设,一系列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创新招数,大大推进企业通过降低负债方式去杠杆进程。
去除杠杆银行责无旁贷
和监管部门积极推动降低不良率相对应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去杠杆上也责无旁贷。高杠杆未能“野蛮生长”,这背后,是浙江金融机构同企业通力协作、持续发力的结果。
浙江金融机构不满足于一般的经营需求和监管指标,还根据自身实际主动去杠杆,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尤其是防止资金“脱实向虚”空转、继续收紧对“两高一剩”行业企业的贷款,积极配合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努力助推稳增长。
过去,一些企业的高负债、高杠杆与银行的过度营销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当市场出现高利润率的投资或投机机会时,企业通常会有扩大规模的冲动而主动负债,而部分银行对企业的过度营销,也助长其形成过高的杠杆率;另一方面,企业短贷长用、借新还旧现象突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严重,流动性发生困难时,甚至借助民间借贷。这一现象在2016年已有明显改观,监管部门也加强监测和风险预警,创建“两多一过”(多头授信、多头担保和过度授信)监测体系。
“商业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要义不容辞地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协助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助力企业去杠杆。”省内一家本地银行负责人这样说。
企业融资结构悄然生变
企业降杠杆,要强化内生动力。可喜的是,浙江企业的融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伴随着直接融资的兴起,企业融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业内人士表示,直接融资的发展让企业在银行之外有了更多选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助于丰富社会融资渠道,促进金融资源更好分布。
从实践看,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金融体系下,浙江多数实体企业财务流动性管理认知和能力相对不足,往往依赖银行负债保障生产运营。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么独立承担流动性管理,增加经营风险;要么过度增加“安全垫”,被动加杠杆。“在企业的负债当中,大约有60%是刚性负债,大企业一般会有数家银行机构为之服务,而银行之间调头寸常成为企业头痛的事。”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沈金方说。
2016年以来,浙江以企业上市、债券融资和并购重组等为抓手,大力推动企业灵活运用债券、股权等直接融资工具,直接融资比例从7.8%提高到34.3%。2016年3月8日,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交投)发行的“5+N”年期的“16浙交Y1”完成簿记建档程序,并于3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浙交投公开发行的首期可续期公司债券,也是国内首单由证监会核准的可续期债券。
在债券市场上,浙江新招迭出,频频向企业传递利好消息。2014年以来,浙江省金融办、证监会证券部、沪深交易所联合推出新型债种,让不少企业尝到了发行新型债券的甜头。2016年,上市公司嘉化能源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公司债,年化利率4.78%,低于一般银行贷款利率。2016年11月30日,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成为浙江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单发行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