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青年联盟——浙江庆元张村乡低收入农户增收特别行动调查

来源:浙江在线2017/02/14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2

核心提示:2月9日召开的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鼓起农民钱袋子、巩固“消除4600”成果。自2013年以来,浙江将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核心目标,在继续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的同时,培育以农家乐、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村经济新业态,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带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浙南庆元,作为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地区之一,吸引了一批青年回归。他们或从事电商,或发展特色种养业,同年轻的乡干部一起组成“8090青年联盟”,助力低收入农户增收和乡村发展。当“返乡”和“扶贫”密切相融,山乡展开的是一幅充满生机的动人画卷。

23.jpg

8090青年联盟在张村乡松柏湾村活动合影。

浙江西南端,庆元张村乡。全乡19个行政村,在村常住人口却只有1118人,大部分是留守老人。

乡政府里倒有一批年轻人。刚开始,乡党委书记叶文飞提出一个点子:乡里的14名80后、90后年轻干部组成联盟,互相学习驻村经验,更好地为村民服务。随着一次次探民情活动的开展、传播,不少返乡创业的张村籍青年纷纷加入。

一年多时间,联盟的人数增加到了100余人,名字也从“8090驻村联盟”改成了“8090青年联盟”。而他们讨论和实践的内容,也从“怎样更好地驻村”“怎样和老人沟通”发展到“如何利用互联网增加村民收入”“如何发展高山村经济”。

往返于山乡间,这些年轻人的行动,闯出了一条扶贫开发路径:通过发展农村电商、特色种植养殖业等,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在这条路径中,暗含着浙江扶贫经验中最关键的因子:千方百计增加低收入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年轻人融入山乡,改变就开始了

张村乡松柏湾村的年俗活动,随着年轻人下山、返城工作,草草结束了。

正月十二,寂静的村庄却又重新热闹起来。“8090青年联盟”的十几名成员,从庆元县城、乡政府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这里。除了一户户走访留守老人、询问近况和新年打算,送上年节礼物,他们还预备了蔬菜、肉、汤圆和水饺,全村提前过起了元宵节。

“你看我这衣服行不行?头发是不是得梳梳啊?”夜幕下的山村里,范世昌老人通过联盟成员的视频,看到了未回家过年、几个月没见的女儿,顿时来了精神,笑容满面。

不远处的村支书家,早已炊烟袅袅。灶头的火光闪烁,跳跃在年轻人的脸上。弥漫的热气间,叶文飞得以慢慢回忆这群年轻人因何相聚,并仔细思考他们对于张村乡,以及和这里极其相似的无数个中国乡村发展的意义。

2015年4月,他从县机关单位调到乡里,担任党委书记。

这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除了穿乡而过、清澈见底的南阳溪,并没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但农户增收的压力不小。全乡19个行政村,村落分散,外出打工的村民多,在村常住人口`1118人,一大半是60周岁以上的留守老人。靠山吃山,村民的日子并没有周边的风景美好。作为庆元县东部的9个欠发达乡镇之一,村民年人均收入还不到万元。

熟悉情况后,叶文飞发现,和村庄老龄化的现状相反,在乡政府工作的大部分人却是80后、90后,“很多年轻人刚参加工作,驻村没什么经验,方言也不太懂,不知道怎样和老人沟通。再加上乡镇比较偏远,年轻人待不住,来来去去也多。”

如何让年轻人俯得下身、沉得下心,更好地开展驻村工作,成了叶文飞心头的大事。

乡政府的14位年轻人被召集起来,开了一次茶话会。叶文飞提议建几个小队,由经验丰富的乡干部带着常去村子里走走,还督促他们建了个微信群,名字就叫“8090驻村联盟”。

大山之间,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奔走着:步行1个多小时到第五坑村探民意,到常住村民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蔡川村访民情,到山丘村过中秋,在上吴坑村庆国庆……快乐工作的同时,他们也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

大山之外,庆元县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吸引返乡创业,放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悉心呵护的绿水青山正焕发出魅力,从事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特色民宿等产业的返乡人员大幅增加。

“家里养的鸡鸭吃不完,要是能卖掉换些钱就好了。”一次走访时,村民提出的小小诉求,无意间促使叶文飞探索“8090驻村联盟”的更多功能和拓展空间。

当年底的一次茶话会上,“8090驻村联盟”多了一些新面孔,像从杭州回到庆元从事农产品电商的陈支全、从宁波返乡从事竹制品销售的张华斌等,而主题也从“如何服务老人”变成了“如何让村民生活更好”,名字也从“8090驻村联盟”改成了“8090青年联盟”。

年轻人融入山乡,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才刚刚开始。

24.jpg

联盟成员们为留守老人包水饺。

一根网线,传来山外的活力

从庆元县城到张村乡,得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弯弯曲曲的山路时不时隐没在雾中。因为这段艰难的路程,陈支全不止一次想将父母接到县城居住。

在他周围,搬迁下山、发展特色产业致富的村民有不少。近年来,作为东南沿海土层滑坡的典型县,庆元响应省里“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政策,建成同济新村、同德新村、同心新村等安置小区,累计已有6万多人先后下山,实现安居乐业。但念旧的父母不忍离村,拒绝了他的提议。

借着加入“8090青年联盟”的契机,他也得以重新审视家乡的变化。看着他长大的人一个个变老,忍受着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干活也变得力不从心,“是到了年轻人扶一把的时候了”。

从蔡川村开始,陈支全和乡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摸底农户意愿和农产品数量,并尝试将土鸡、土鸭和兔子放到网店,效果竟有些出人意料,不仅销售一空,还常常供不应求。

一根网线,将山区生态优势尽情展现出来,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也给留守老人带来增收机遇。

于是,“互联网+留守鸡鸭”的计划,在陈支全的脑海里悄然形成。

2016年5月,他买了500只鸡幼崽、500只鸭幼崽,免费发放到村里。老人们自愿领养,按照生态方法进行养殖。而他则承诺,年底不论大小,按只收购,每只鸡固定价200元,鸭子300元。

62岁的蔡川村人范宗定一口气认养了33只鸭、6只鸡,当起了“鸭司令”。老了老了,还能做一番事业,他的干劲十足。83岁的上吴坑村人周跃青感叹“鸡鸭也能网上卖”,也养了几只蛋鸡,准备专门卖鸡蛋……

截至今年2月,“互联网+留守鸡鸭”计划已帮助张村乡89户低收入家庭平均增收2000余元。“数字背后不仅仅是收入,更重要的是老人‘心有所盼’的幸福感。”陈支全觉得。

当然,各种困难也不少。白天鸡鸭不好抓,陈支全只能晚上一个人开着车上山收购。等收完了,年底却正好碰上禽流感高发,鸡鸭滞销;放到县城的仓库里养着,又遭到邻居的抱怨;父母帮忙养着,家里的稻谷很快被消耗一空……

有时,“值不值得”的疑问会突袭心间,但想起老人们接过钱时的笑容,他又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想法,“老人们要的不多,我们能给的也不多。让他们能靠自己的能力赚些钱,干活有盼头,生活更充实,这就值了。”

在叶文飞看来,“互联网+留守鸡鸭”计划还有另外两层意义,“帮扶帮扶,首先是政府、企业和有能力的个人扶一下,创造机会。其次是精准,产业定位、资源禀赋不同,策略自然有所不同。庆元做得好的电商,很多是张村乡人,这一年的实践,证明电商扶贫这条路是对的。”

今年,陈支全准备调整“留守鸡鸭”的产品结构,主推鸡蛋。乡里也决定将这一计划的范围扩大,推进农旅结合,鼓励低收入农户扩大锥栗、山地西瓜种植面积,利用荒田种植莲花、方竹等观赏型经济作物。

跳出张村乡的范围,观察浙江经验,这里的路径也浓缩了全省扶贫的两大重要举措:社会扶贫和产业扶贫。一方面,探索与金融机构、各类企业的扶贫协作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合力帮扶增收;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农家乐、电子商务等农村经济业态。

所有行动最终指向的,是让低收入农户依靠内生动力自我发展。

25.jpg

庆元张村乡后溪村。

青年联盟的故事,未完待续

与陈支全不同,同是“8090青年联盟”成员的张华斌,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山村的年轻人。当听说有学生上大学需要资助时,他欣然应允。

在他看来,要跳出“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马太效应”怪圈,“教育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多年前,正是靠着乡里资助的几千元学费,他得以踏上前往城市的道路,学成归来后,依托庆元传统产业竹制品,发展电商起家。如今,他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

而在浙江,开展教育扶贫的步伐也从未停止,针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期间减免学杂费,给予书费、基本生活费等教育补助的同时,“雨露计划”不断完善,开展对高中、大学就读的低收入农户子女的扶贫补助。

张华斌和乡政府也商议,每年资助几名张村乡学生,同时资助学生们寒暑假到他的公司实习,帮助增加社会经验。

当然,除了陈支全的留守鸡鸭、张华斌的教育资助,“8090青年联盟”的群里,年轻人关于家乡发展的“点子”永远不缺。

1993年出生的吴彬炜,提出当“无订单的快递员”,联盟青年用日常回乡回村的“空车”,为老人们搭运物资;庆元县供电局的志愿者们每次趁着活动都要帮老人们检修电路、更换节能灯泡;乡干部毛传益将“留守鸡鸭”的故事写成剧本,取名《蒲儿根的守望》,用春节和清明节盛开的山间野花,象征思念家人的老人们;青年导演走回大山,用电影镜头记录留守老人“互联网+”新生活……

伴随着年轻人在山间奔走的身影,从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乡村环境整治,从网络普及到加强低收入农户培训,从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到发展乡村旅游,浙江乡村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通道进一步打通。

2016年底,“8090青年联盟”的常规茶话会升级成了“张村乡年牛宴”,百余名在外创业的张村籍年轻人归来,为农村电商下一步发展、工商资本引入以及民宿投资献计献策。他们的眼里,是对家乡变化的欣喜;他们的脸上,是对乡村发展的期待。

叶文飞不知道,他们之中有多少人会选择回乡发展,有多少人会留在城市奋斗。

但他知道,无论如何,这些心系家乡的年轻人,都可能成为乡村发展的力量。“8090青年联盟”的故事,也一定是“正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