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海里坐小火车,赏夜景灯光秀,再到民宿里吃吃土菜,住上一夜。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到附近茭白田里看看立体种养模式,随手购买一些农产品带回家。”昨日,来自嘉兴海盐的杨美兰夫妇在缙云笕川村美滋滋地拎着一袋茭白和一箱鸭蛋,开心地结束了两天自驾游。
“花海附近有一千多亩茭白田,头季茭白600多亩,产量1500多吨,其中3成以上是给来看花海和茭白田园风光的游客买走的。”缙云县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斌介绍,这里探索出的旅游+销售的“搭车”模式很受游客欢迎,单季茭一上市,游客就整袋整袋地购买,同时也说明了这种立体种养结合种植出来的茭白是生态无公害的,首先给他们吃了“定心丸”。
“不仅来看花海的人会购买农产品,专门前来购买茭白的客户,也会去坐坐小火车、赏赏花海。”笕川村会计施豆豆翻开统计册告诉记者,“去年5月份至今年8月下旬,花海共接待游客59323人次,经济收入10594267元,其中仅茭白节1天就接待了游客1635人次,经济收入83488元。”
“真想不到农旅‘搭车’能收到如此猛增‘共赢’的奇效。”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邓曹仁意料中透露出几分惊喜,他说,“搭车”模式的良好效应,主要来自生态环境优、休闲环境好两个关键。而笕川村可谓两者兼备,因为农业部门先前就发动农户在500余亩花海周边种起了千亩茭白,目的是让茭白为花海添景点,花海助茭白大销售,如今果然成效明显。
为让农旅融合发挥出更多“互利共赢”,缙云农业部门还认真总结茭白与花海的“搭车”经验,举一反三抓出创意。前不久,在农业专家指导下,笕川花海附近的40亩土地又种起了创意水稻,不久的将来这里又将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稻田中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一条“弯弯的小河”从“仙都石笋”前缓缓流过,“河边”的一头“水牛”正滋滋有味地吃着青草……稻谷成熟后又能有一笔不菲收入。
据了解,目前,缙云农旅“搭车”经验已在全县推广,其中笕川、前路、仙都、河阳等5个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形态、不同模式、不同规模的花海,分别分布在各重点农产业区附近,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格局,同时也催生出农旅融合走向多元,带给游客全新的游玩体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来缙云农业观光的游客就达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众多农产品成了游客的香馍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