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城市气质在文明创建中升华

来源:金华新闻网2019/11/22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4

十字路口,车让行人快走,斑马线互敬成为常态;楼宇街巷,穿马甲戴红帽,文明志愿者随处可见;城市乡村,新风育文化兴,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城市“颜值”大提升,然而更美的风景,在人们心中。

2004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金华调研时提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今年10月31日,市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市委书记陈龙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浙江工作期间对金华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和抓手,谱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为‘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提供强大动力”。文明创建荣誉战打响以来,550万金华人凝聚起了最强的精神力量,达成了最广泛的共识:汇聚起信义和美的洪流,全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的全国文明城市。

打造信义之城

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以“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为代表的新时代金华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金华人民精神特质的高度凝炼,也是全体金华人共同的精神指引和价值追求。千古风流,信义金华。诚信道义的精神基因早已经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祖祖辈辈延续传承。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玲玲在多次调研工作中要求,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工作,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金华精神,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软实力。上个月,市区地标人民广场新装上阵,蝶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式景观呈现我市多年来的道德人物和信义故事。“我现在经常来这里,周末还会带着孙子一起,看着家乡人的先进事迹,心里暖乎乎的。”市民冯建强说,他们身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代表着金华人的信义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近年来,我市围绕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创新导向,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促进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向纵深发展,全面营造“守信者畅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其间,我市重点打造“信义金”城市礼遇系列产品,对市区范围内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信用状况和文明状况形成评价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总量1000金,包括公共信用金500金,以省公共信用评价结果50%计;荣誉金200金,分别按国家、省、市及其他荣誉,一、二、三等功计金值;公益金200金,包括志愿者服务、社区公益、献血、捐赠等慈善公益行为,鼓励市民广泛参与;文明金100金,以倡导文明行为、提高市民素质为导向,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据统计,经过5个多月的运营,主动授权开通“信义金”的人数约70.5万人,查询使用约145.1万人次,兑换实物礼品近1000份,共计发放535笔1.42亿元“信义金贷”专项贷款产品。

坚守和美价值

擦亮“金华好人”金字招牌

和美的金华是好人会聚的金华。他们坚守着诚信和道义的精神品质,让这座城市分外温暖,为全市人民不断提供着丰润的精神滋养。从浦江郑义门孝义传家900年到五位“感动中国人物”,八婺大地孕育了许许多多信义好儿女。“金华好人”已成为“和美金华”的金字招牌。

日前,第六届金华市道德模范评选结果出炉:黄媛丽,宁可吃亏也要信守承诺,树立起义乌进口行业正品形象;陈秀元,人穷志不穷,多年省吃俭用誓替儿子还上欠款;金伯声,助学修路、造福乡里,30多年热心公益累计捐款130余万元;洪磊升,不顾个人安危,以身挡车阻止涉毒嫌疑人逃跑……他们的先进事迹,无不展现出金华这座信义之城的深厚底蕴,他们的凡人善举再一次诠释了何为真善美,为广大群众树立了新的学习榜样。

11月13日,市委书记陈龙看望了第六届金华市道德模范。他指出,努力书写好金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需要不断提升道德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先进文化,为推进我市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这真真切切地表明了我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市还先后出台《金华城市荣誉征集办法》《金华市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规定》等文件,相继部署开展以“选树身边好人”为重点的城市荣誉体系建设提升行动和以“社会道德建设”为重点的乡风文明培育行动,积极建设城市荣誉室和道德先进人物数据库,对我市全国和省市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浙江好人、金华好人的有关资料进行数字化管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模范迭出、榜样荟萃。

发扬志愿精神

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在金华,从街头巷尾到公园广场,从交通路口到城市窗口,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身边的“一抹红”已经成为金华亮丽的风景线。在金华通往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中,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书写了一幕幕动人的金华故事,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着金华奏响更加温暖有力的文明乐章。

市区三江街道万达社区下辖对家畈和三姑殿两个城中村,这里的居民们对王书成都很熟悉,因为他不遗余力地在创建工作中投身志愿服务。王书成今年70岁,别人称他“老王”,他自称“王不老”,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志愿服务不认老。劝导住户清理门前杂物,在绿化带里忙活“退菜还植”,到分派区域检查卫生秩序……王书成经常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被他执着于志愿服务的精神所触动,有人给王书成总结了他到底“不老”在哪:宣传引导,观念不老;巡查监督,腿脚不老;乐观爱笑,心态不老。

在西关街道寺后皇社区,有一支“立马”志愿者团队,又被称为“红色娘子军”。她们奔波在大街小巷、楼宇住宅,巡查劝导不文明行为,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默默奉献。

说起团队的建立,家住利玛国际锦苑的麻应琴笑了:“我们本来是一起跳广场舞的。”她说,先前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电话,称正在组建志愿者团队,想到这事对社区对大家都有利,就答应了下来,拉着小区里时常一起跳舞的姐妹们加入。之所以取名为“立马”,是希望团队成员做起志愿服务来及时麻利。

只要是开展志愿服务的日子,团员们都很准时,年轻队员爬楼梯,年长队员走平地。在住宅楼道,检查住户门前是否放置鞋柜、垃圾袋、废旧品,以及墙面有无“牛皮癣”;在公共区域,捡拾地面垃圾,劝导垃圾分类,巡查线外停车。在她们看来,两年多的坚持非常值得,小区环境变好了、街坊邻居亲睦了,“大家庭”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也正是这份认同感促使更多人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如火如荼的氛围还吸引了在金留学生的关注。来自加纳的浙师大留学生玛莎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志愿无国界”服务品牌的志愿者,像她这样的外国留学生志愿者共有26名,均来自我市高校,重点为前来办证的大量外籍人士提供居留许可申请等方面的服务,一并介绍金华的风土人情。

近年来,我市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金华精神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示范带头,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构建了以党员先锋志愿者为龙头,以“茶花姐妹”巾帼志愿者、“青春力量”青年志愿者、8890社会志愿联盟为骨干的“1+3”志愿服务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目前,市本级注册志愿者16.74万人,活跃数达13.4万人,活跃度从10.82%跃升至79.8%,翻了近三番,累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9016次,参与32.9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8.8倍和14.6倍。

斑马线前,志愿者手持礼让牌,引导市民文明过马路;社区小区里,志愿者手拿清洁工具,清理垃圾杂物;车站医院里,志愿者热情伸出援手,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些志愿服务的生动镜头,这样的新时代“雷锋故事”,在当下的金华随时随地都有呈现。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言行传递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暖意。

如今,越来越多的金华人认识到,文明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和象征,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为此,我们心怀梦想,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心,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自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