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线上开学了。呼伦贝尔学生白帆却犯了难,在零下20度的天气之下,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去200公里以外的县城上网课。
近日,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坚持与努力下,白帆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
“老师,我正在河边放羊”
白帆是浙水院机械学院的学生,今年一放寒假,他就回到家里的牧场,想为常年辛劳的父亲减轻一点负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的牧场虽人烟稀少,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白帆由于户籍原因不符合当地疫情期间人员流动的规定,被彻底“困”在了牧区。那里天苍苍、野茫茫,每天陪着白帆的只有无忧无虑、随心驰骋的羊群和马群。
当辅导员从其班长那得知这一情况时,心焦如焚,因为再过一周学校就要开展在线教学了,没有网络可怎么上课。当即拨打电话,“嘀——你所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嘀——”,还是不在服务区。连续拨打了10多次,电话才接通。原来,白帆正赶往河边放羊,这才顺利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在美丽的牧场放羊多么让人向往,可随着辅导员老师了解越多,她越担心白帆接下来的学习。
“想尽办法,不能让他成为‘放羊’的孩子”
在5G奔腾而来的当下,地处北疆的广袤牧区2G却时断时续,白帆的情况实在是太特殊了,学校领导也很快得知此事。“不能让白帆同学在学习上成为‘放羊的孩子’,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整合各方力量帮助他。”校党委副书记吴小英随即召开专题会议,并作出指示。停课不停学,宅家也赋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学校紧锣密鼓筹划分类分批推进网络课程教学,要求服务下沉、确保每一位同学进行在线学习,一个都不能掉队。
机械学院党总支想给白帆家送个5G盒子,但联系当地移动公司后发现近期无法解决网络基站问题;想为白帆寄送教材和学习资料,但牧场没有邮政点;想要整合所有电子资料分批打包发过去,减少其出行频次……群策群力、想方设法,一套方案不行再出另一套方案,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和学生家长沟通,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希望多方合力帮助白帆走出牧区。这也是目前最理想的解决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的相关证明终于在3月13日达到当地,等候已久的白帆在父亲的送别下,终于离开了牧区。就在白帆起身回城时,学校为他精心准备的学习大礼包也飞驰在去呼伦贝尔的路上。跟踪式学业指导、线上线下朋辈互助、心理关爱服务……他所在的机械学院已经为他量身定制了长期的帮扶套餐。学院还以点带面,推出了点亮微心愿活动,为宅家学习的同学提供帮助。
“感谢学校倾尽全力帮助白帆。”白帆的父亲常年经营牧场,不善言辞,此刻说出了动情的话。参与这件事的老师们却说:“要感谢白帆,感谢每一位勤学苦读的孩子,是他们的成长和努力,让学校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学的工作中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和意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姚晓丹 通讯员裴新平 叶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