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科技学院“智能物流装备技术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省科技厅评定。该基地与德国、芬兰等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通过国际合作交流与技术联合创新攻关,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已在省内安吉、海宁、长兴、慈溪等地建设了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批产业化成果,为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持。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科技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精准实施,持续用力,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向深向实,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校。作为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校党委深入思考并推动如何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党委书记龚建立指出,主题教育要结合高校实际,全面深入、准确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总要求,以初心使命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为浙江全面推进“两个高水平”和美丽浙江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该校安吉校区地处“两山理念”发源地,校党委组织“三走助力三服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一个突出、四个融入”基本原则,聚焦“两山理念”,通过全面建设“生态思政课程”“美丽浙科”和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生态思政育人新路径。同时,鼓励学生开展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申报,鼓励教师荣誉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需求,聚焦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为安吉、湖州提供智库支持。
学校党员教师带头纷纷深入地方特色产业基地、企业,提供上门服务——
环资学院轻化工程党支部多次前往中国特种纸产业基地龙游县开展产业调研、共性技术普及、创新性技术宣讲等活动。在浙江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党员教师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就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原料组成、质量评价、中水回用等问题,深入交流、现场解答和指导。在杭州西红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企业新产品开发需求强烈而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学校教师提出系列指导建议并编撰成册。
环境工程系党支部党员纷纷去往田间地头,致力服务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改。在中国胡柚之乡常山县,学校党员教师带领种植农户革新肥料施用技术,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胡柚产量,得到农户拍手称赞。大家还前往金华、开化,为农户化验土壤样品,设计茶园土壤增肥方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艺术学院依托国家艺术基金开设“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研修项目,发挥学院人才和学科优势,破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题。面向全国招收20名学员,从理论到实践系统传授,实现现代设计思想与传统竹编工艺碰撞,从整体上提升竹编工艺质量,提升其产品竞争力,也培养了一批关注传统工艺活态传承、热心传统工艺现代化的创作人才。不少来自贵州、广西、安徽等地的学员已成为非遗传承人,经过培训,技艺进一步提升,作品收获多项国家大奖。在贵州、广西等地,竹编还是一门谋生技艺,学院教师在当地开课,带动老乡实现脱贫致富。
校党委还十分重视组建教授、博士服务团紧密服务地方,鼓励教师赴地方挂职锻炼、担任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在学校十年结对对口帮扶的天台县南屏乡,学校派出六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一任接着一任干,帮助南屏乡打造品牌农产品、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入围全国小城镇综合整治百强乡镇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历任农指员回到当地和现任农指导员一起,再次倾听地方发展需求,做好富民强村的服务员。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