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杭州签署协议,正式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蔡秀军、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董贵波、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等出席签约会。
根据协议,2020至2024年联合基金总投入规模将达8亿元,双方每年共同安排经费1.6亿元,重点围绕浙江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相关领域发展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区域发展重要科学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吸引和集聚全国基础研究领域优秀人才、优质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强化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围绕区域发展中的紧迫重大需求,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次签约,是浙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举措,对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统计显示,2014至2019年浙江共获国家基金项目11877项、直接经费65.07亿元,项目数和经费数均位列全国第七位。2015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浙江省政府签署“两化融合”联合基金协议,共计立项104项、资助经费2.5亿元,吸引和集聚全国一流的科技人才共同解决浙江省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中的重大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在原创成果、人才培养、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
此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浙江去年率先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科学家浙江行”活动,为浙江构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的体制机制,架设科技到产业的桥梁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介绍,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聚焦“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技创新高地,超前部署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力求产出显示度高、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同时,以需求牵引为导向,探索“基础研究—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潜在生产力。(通讯员费静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