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09/21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2











  安徽的铁画锻造、藏族唐卡、浙江的传统戏剧、日本的箱根寄木细工……在浙江杭州,不用奔赴发源地就能将非遗文化瑰宝尽收眼底。从9月20日起,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在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本次展览分为“金艺求精”“戏说百态”“味觉遗香”“和风造物”等不同展区,来自我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澳门地区共300个项目、400位非遗传承人、相关业者、专家学者,还有来自日本的12个传统工艺项目的26位工艺家,在运河畔开启了一场以“非遗”之名的嘉年华。

  在大运河边与非遗共舞

  自2015年全国非遗保护提出要“见人见物见生活”以来,浙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三见”,特别是“见生活”。今年的浙江非遗博览会以“创·美好生活”为主题,融合了展览、展销、展演、体验等多种形式的非遗项目展陈,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属工艺)邀请展、非遗薪传奖传统工艺(金属工艺)大展、浙江非遗馆捐赠作品展(传统戏剧类)、非遗系列展演等。

  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浙江非遗博览会首创的“一馆多点”模式,将会场从封闭的展览中心拉到了美丽的运河沿岸,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无缝衔接,亲密融合。主体活动以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沿岸为核心区,形成“一馆多点”的带状布局模式,“一馆”即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为本届博览会(工艺周)的主展馆,先后举办开幕式、系列展览、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活动;“多点”分别为桥西历史街区、运河文化广场(大运河博物馆)、运河祈利酒店等,开展系列展览与学术研讨活动。

  “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十年来,博览会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非遗融入生活拓宽了途径,为非遗传承人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通过充分展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成果,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全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保护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从2018年开始提升为“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同年,列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2019年,博览会主场馆落户杭州市拱墅区,在地缘与内容上,与大运河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本届博览会(工艺周)提出“大运河文旅季”的构想,并将博览会(工艺周)作为“大运河文旅季”主题活动组织开展。

  据悉,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除博览会外,将先后在杭州举办“浙江好腔调”非遗展演、国风市集、非遗传承发展沙龙、中医养身和传统工艺进社区等活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

 































[ 责编:张悦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