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温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了市级五大产业政策修订与整合情况、进一步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的意见等汇报,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市委书记陈伟俊主持。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温州在2018年启动产业政策清理整合工作,构建了工业、服务业、农业、开放型经济、人才等“5+X”产业政策体系,并在全省率先自主研发惠企政策“直通车”,打通涉企政策刚性兑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3月以来,温州将五大产业政策修订整合列入“六重”清单来抓,精准助力“两手硬、两战赢”。
以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为重要立足点,温州在今年2月着手研究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点和路径。按照部署,温州将结合“5+5”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推动智能装备、医疗康养、应急安全等产业发展,加快新时尚、新文创、新零售等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努力在育新机、开新局中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会议强调,产业政策修订整合,关键要发挥最大政策效应,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要提高知晓度,对政策要点、资质要求、申报条件等进行重点宣传,建好用好“帮企云”平台,把好政策送到所有企业手上。要提高兑现率,及时完善申报兑现全程指南,用好惠企政策直通车,力争大部分奖补项目直达快兑,打造财政政策资金直达基层和实体经济的示范样板。要提高协同性,发挥好国家、省级和市县惠企政策的叠加效应,确保无缝衔接、迅速落地。要提高时度效,建立健全产业政策效果评估机制,常态化跟踪评估,适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好惠及市场主体。
会议强调,发展“四新”经济是加快温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产业层次水平至关重要。要以企业为主体,引导提升与“四新”经济的结合度、关联度,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让新兴产业潮头竞风流。要以项目为关键,以“四新”元素为重要标准来引进实施项目,创造更多“新就业形态”。要以平台为支撑,聚焦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发挥国家北斗产业基地、中国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等平台集聚效应,深耕在温高校和高等级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以政策为保障,敢于破除旧的制度藩篱,善于建立新的制度体系,制定完善遵循市场规律和发挥市场功能的政策体系。要以环境为推动,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集聚天下英才、各路资源为我所用,汇聚起“四新”经济发展的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