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浙江省委政法委召开全省政法一体化单轨制协同办案推进会,全面推广温州市以“单轨协同 数字变革”为特色的经验做法。截止5月10日,温州全市单轨协同提请逮捕4181件、移送审查起诉4426件、提起公诉2412件、已判决1876件、刑罚执行1105件。
据悉,近年来,温州市委政法委以深化司法改革、智慧政法为动力,积极探索政法数字一体化协同办案,成为全省“数字卷宗协同办案”和“混合组卷单轨制办案”唯一双试点单位,目前已实现覆盖全部案件、覆盖全部诉讼流程、覆盖全部办案单位,进度和质量遥遥领先全省。
源头转型 抓实数字办案
一体化办案的源头、核心、难点主要在公安机关,单轨制办案改变的不仅仅是移交形式,而是对整个办案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全市公安机关以“数字卷宗”为抓手,逐步将数字化延伸至办案的各个环节。温州公安创新技术手段,通过在线远程取证管理平台实现全域远程取证互联互通。当地积极探索现场一名民警,远程端一名民警的讯问模式。笔录系统采用提问方案模板式引导、嵌入语音转写功能,配套双加密技术的电子签名板,快速生成三层要素叠加的数字笔录。目前全市电子签名板配备率达83.3%。
“以前“保管难、移交难、处置难”是涉案财物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瓯海区娄桥派出所民警陈展表示。去年,温州市委托第三方保管的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投入运行。随着案件进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通过一体化办案系统线上移交,管理和处置权先后移送至检察院、法院,而物品始终存放于中心内,实现涉案财物“一体化”管理、“换押式”移交、“规范化”处置。
对于组卷工作,以前民警先整理纸质卷宗,再按纸质制作电子卷宗,工作费时费力。单轨制运行后,民警长期以来以“纸质卷宗”为核心的办案理念和习惯,随着“数字卷宗”的推进正逐步转变。组卷先行交由系统辅助生成,系统根据刑事案件立卷规范,智能模拟人工分卷、人员和材料排序等操作,串并案证据材料实现同步添加,自动生成封面、目录、标题、页码等信息,并支持手工拖动、页码定位等方式修改,数字卷宗快速生成。
据悉,单轨制办案后,民警“多次跑”变成“跑零次”;远程取证、移动办案实现“云办案”;涉案财物等协同业务推进数据流、业务流、管理流的有机融合;电子签名倒逼民警规范取证行为;系统应用的强制入轨,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文书材料制作,严格证据管理。可以说原有执法中的痛点、难点正逐步破解。
智能庭审 打造数字法庭
2019年11月14日,瓯海安桐西路发生一起持刀砍人警情,民警快速前往,执法记录仪同步开启,当场扣押作案工具,并传唤江某接受调查。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应用,案件审查起诉工作高效推进,江某故意伤害案已经被移送法院接受审理。法院工作人员经一体化系统接受起诉材料后向看守所羁押的被告人推送了起诉书。
“我们在单轨制模式下,采用电子送达的方式推送起诉材料,被告人在看守所阅读完毕后,将通过电子签名捺印设备电子签收,就不用我们去面对面的送达签收了。”瓯海区人民法院法官毛小雨表示。开庭阶段,检察官无须随身携带过多的纸质材料,包里的移动办案政法一体化阅卷本便可满足他在法庭上的所有工作需求。
除了公诉人手里有移动小屏外,如今的法庭上也新增了五块大屏,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三方席位各有一块34寸的超宽大屏,三方可以在各自屏幕的左边通过关键字检索快速查阅电子卷宗内容,通过标注软件轻松定位证据位置,一键提交即可将示证内容放到屏幕右边,由主审法官根据庭审需要统一控制这些示证材料何时显示在法庭左右的大屏幕上。
据悉,在未来,语音控制、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也将进一步融入数字法庭的功能体系之中,使庭审过程示证、质证更加便捷高效。
交互联动 强化数字执行
在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墙之内的刑罚执行工作也在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式与政法各单位全面互联互通。
罪犯孙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目前刑期过半,最近向监狱提出假释申请。经审查,孙某符合假释的基本条件,依法委托其居住地县级司法局进行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并通过一体化系统推送委托调查函及相关材料。综合孙某的服刑表现和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意见,监狱通过刑罚执行系统向法院提请假释。法院受案后,确定了开庭审理的时间。通过法院和监狱两端的数字法庭,整个庭审实现了数字化,法院当庭裁定孙某假释,并通过一体化系统将裁判信息推送至监狱。
监狱在核对基本信息和法律文书后,通过一体化系统将孙某假释的案件信息推送至县级司法局,实现了入矫的无缝对接。依托刑罚执行系统和一体化系统,整个案件办理同样实现了无纸化。
通过贯穿全流程的科学整合、建章立制和硬件投入,政法一体化单轨制协同办案已经在温州真正实现,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案件办理工作正按照全程留痕、规范办案、强化监督的需求阔步迈进,为未来全面实现智能化办案奠定了坚实基础。(王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