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三位温籍科学家获国家科技奖

来源:温州网 2020/01/16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13





原标题:骄傲!三位温籍科学家获国家科技奖

日前,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三位温籍科学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奖。乐清中学校友林旭川凭借参与“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瑞安中学校友何琼凭借参与“超构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苍南籍科学家卢立志领衔主持“蛋鸭种质创新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林旭川

破解绿色建筑抗震难题

林旭川是乐清中学2003届毕业生,当年他以高考总分670分的佳绩成为乐清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土木工程工学学士、硕士学位;后到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4年回国并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作。林旭川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抗震减震、区域与地震灾害模拟、结构非线性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中,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存在天然砂石资源消耗大,施工中扬尘、噪声和污水等问题,且用于1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中抗震安全不足。“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提出了“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系列技术,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节省混凝土约40%-50%,而综合成本基本持平;与传统的钢结构相比,可节省用钢量约30%-40%,综合成本降低约30%。

何琼

调控电磁波于股掌之间

何琼是瑞安中学1997届毕业生,先后在中国海洋大学、法国格莱诺贝尔第一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求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回国后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研究如何利用电磁特异介质实现对电磁波的有效调控。现为复旦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实现对电磁波的自由调控是人类的梦想,相关研究不仅具有基础科学意义,而且有望在通讯等领域产生重要应用。近年来,超构材料因其构成单元可任意设计,实现了负折射、超聚焦等奇异电磁波调控效应,然而三维超构材料的损耗高、结构复杂、不易集成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此,“超构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项目提出新思路,将石墨烯与超构表面相结合,实现了幅度远超以往报道的太赫兹波相位动态调控,为可调超构器件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该项目的原创性成果为自由调控电磁波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为超构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部分成果已取得实际应用。

卢立志

开辟高产绿色蛋鸭产业链

卢立志,1965年6月生,浙江苍南人。1988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专业,获畜牧学学士学位、动物生理生化硕士学位。2011年获浙江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学位。一直致力于家禽研究。现任浙江省农科院首席专家、研究员,中乌(乌克兰)合作浙江省家禽遗传资源评估和利用研究中心主任。

蛋鸭养殖为我国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长期存在种质资源评价缺乏、创新利用少、水养模式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卢立志主持“蛋鸭种质创新与产业化”项目综合运用传统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历经16年协同攻关,培育出了具有开产早、产蛋多、蛋重适中、青壳率高、饲料消耗低等品种特性的“国绍Ⅰ号蛋鸭”新品种。这种蛋鸭年产蛋320多个,几乎每天能下一个蛋。这些蛋不易碎,适合后续加工。该项目团队还成功“赶鸭子上架”,发明、推广蛋鸭笼养技术和蛋鸭离地网养技术,解决了蛋鸭水养污染问题,构建了集“品种-旱养-加工-推广”于一体的良种良养环保型蛋鸭产业链,为蛋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









(责编:祝舒铭、张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