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干滩”将变成标准茶园、农副产品深加工小微产业园通过规划论证、农副产品展示中心动工开建……1月8日,衢州开化县池淮镇党委书记吕建与记者聊起开年的工作,抛出了一连串的“农”字号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拉长池淮现代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可以让特色产业变成特色优势。”吕建说。
池淮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现有茶园6500多亩,规模种植、加工主体58家。另有大小家庭农场50多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茶叶和水果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家庭农场各自为政,缺乏“龙头”带动,在面上扩张和数量增长的同时,产销两头都存在短板。经过深入分析,池淮镇政府提出了从整合资源入手,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转型提升思路。
池淮镇虽为开化的茶叶大镇,但76%的产品是春茶,夏秋两季茶叶的利用率不高,茶树品种老化,种植技术传统,茶叶制品品种单一,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效益提升。去年下半年,镇政府组织了当地茶农前往丽水松阳的茶叶市场考察,并与浙江成峰茶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从茶叶品种改良、种植、加工到销售展开全方位合作,采用“农户+公司+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引入标准体系,细分产业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计划三年内在池淮等乡镇建设5000亩标准化生态示范茶园,建设茶叶加工产业园和若干个茶叶加工车间,并对茶叶生产基地进行全程生产管理监控,实现绿色高效、全种机械化示范。“通过引进生产新模式,实现茶叶种植技术、茶叶品质、市场营销的全链条改造提升,据估算亩均能增收2000元以上。”池淮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郭剑身介绍。
原205国道、17省道复线穿境而过,不少家庭农场在公路沿线设摊零售水果,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难以形成统一的营销品牌,而且季节性明显。池淮镇集中流转了位于黄衢南高速出口的6亩多闲置土地,投资650万元,建设一个农副产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销售全镇家庭农场的农副产品,取缔路边市场,并设计了统一的“醉香池淮”区域品牌。
如何破解农副产品季节性、低附加值的困境?池淮镇又将目光瞄向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目前正通过司法拍卖途径盘活一家破产企业的闲置厂房,委托集镇建设有限公司向外招商,引进干果、果酒等深加工企业主体,并建设气调库,为家庭农场提供鲜果蔬菜的保鲜服务,以有效解决当地农副产品错季销售和深加工难题。
三招齐发,招招击中池淮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吕建说,从产业链内部挖潜增效,对土地资源要素稀缺的池淮镇来说是见效最快的现代农业“下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