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省公安机关信访“最多访一次”省级试点,2019年以来,义乌公安以“70%的民情由村居化解,20%的民访由所层面化解,10%的疑难信访由局层面化解”为目标,推进“公安民情民访代办”制度,变群众信访“往上跑”转为代办员、帮办员(“两员”)代办信访“主动跑”,积极引导信访下行,让群众矛盾纠纷难题化解在当地,努力实现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县域社会治理基本格局。
工作重点下移 矛盾源头化解
针对义乌80%的民情民访事项产生在基层的现状,义乌公安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将信访工作重点向派出所、警务室和村居下移,设立“民情民访代办站、室、点”,让群众能就近便捷反映民情问题和民访诉求,矛盾纠纷从过去的事后处置转变为从源头发现化解。
2019年,义乌公安建立675人规模的“代办员、帮办员”人才库,建成基层代办站、室、点79个,为当地群众提供“点单式、一站式”服务。
义乌公安民情民访代办原则要求,工作应当坚持依法和便民、利民、服务于民;要尽量简化代办程序,压缩办理时间,积极采用网上信访渠道,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文化程度低、行动不便的群众反映的事项,要优先予以代办;代办事项不得收取费用。
公安民情民访代办主要承担履行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逐级信访;排查矛盾纠纷,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报告重大信息;受理代办和参与协调处理群众提出的公安民情民访事项;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转送代办事项的处理意见,配合做好思想教育和解释疏导等职责。
义乌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义乌公安的信访改革重点在于做强三级代办中的派出所这一层级,做实警务室和村级代办;并展开“一村一辅警”和各层级调解组织建设,把代办、帮办制度延伸至每一个村村落落,扎根基层;还因地制宜地开展“点单式代办”“乡音代办”“组团代办”等形式多样的代办,让矛盾“有人会管”,架起了“警民连心桥”,信访群众的认同感提高了。
从线下到线上 调解走出新路子
在义乌市方塘村,公安民情民访红色网格化受到村民欢迎。该村分成四个网格,每名党员联系5-10户,每周到联系户走访排查,每月会商,使得基层矛盾纠纷“有人管、有人调、化解好”,建立“小事网格调、要事村里调、大事联合调”工作机制。
方塘村村民说,过去遇到问题、纠纷“没人管、推着管”“多头跑、无序跑、两眼一抹黑跑”,现在好了,“有人管、联合管”“跑一次、一站跑、跑一地”。
截至2019年11月底,方塘村发生纠纷20起,比2018年同期下降185%;2019年信访件出现5件,比2018年同期下降420%。2019年11月底前,“公安民情民访代办室”接待群众186人次,主动排查民情43起,调解申请56起,完成调解55起,民访全程代办23起;涉及该村纠纷警情量同比下降65.8%,未发生一起向街道以上部门信访事项,公安民情民访红色网格化成效明显。
“2019年方塘村平安稳定、和谐幸福,‘民情民访代办站’功不可没。”后宅街道综治办主任何剑说。
在义乌市北苑派出所,“老傅代办室”老民警傅功勇2019年已代办化解信访件27件,攻克积压三年以上信访积案5件;曹道村“荣锦工作室”,辅警荣锦牵头将曹道村打造成纠纷少、秩序好、远近有名的“平安小区”。
在义乌市上溪派出所建立的义乌模具城“同心圆调解中心”,来自11个国家的12名“洋帮办”参与进来,运行半年,模具城内的纠纷警情同比下降60%以上,走出了一条警民联调化解矛盾纠纷的“国际化”新路子。
此外,义乌公安还依托钉钉平台,开发信访智能代办手机终端,提升代办效率,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2019年通过平台推送办理的85件初信访件,100%能够当日流转到责任单位进行包案化解,100%能够按照规定约访并反馈;信访人表示认可满意,一次走访后未再次信访的达81件,高达96.5%。
“最多跑一次”向信访领域延伸
义乌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义乌信访“一事访一次跑一地”格局已经形成,群众愿意委托代办信访事项比例明显提高,90%以上的初信访、70%以上的重复访和越级访均能委托代办员或帮办员这“两员”代办,代办的初信访95%以上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化解。
义乌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说:“‘民情民访代办制’是‘最多跑一次’在信访领域的延伸,由民警担任代办员代理群众反映民情矛盾和民访事项,并跟踪事责机关内部核查、鉴定、处理情况,及时反馈告知委托人,并通过组织调解或引导通过诉讼解决诉求,直至代办事项办结(信访对象停访息诉)。实质就是让代办员或帮办员‘精准跑’,代替信访群众‘多头跑、无效跑’,实现群众‘最多访一次、最多访一地’”。
2019年底召开的浙江全省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指出,要加快打造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义乌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义乌的探索为浙江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积累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