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村级公共场所“零星分散不集聚、承接功能不完善、环境体验不舒畅”,村民办事来回跑、多次跑的问题,浙江省文成县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村级公共场所延伸,以玉壶镇龙背村为试点,推进村级公共场所整合、队伍力量整合、服务功能整合,努力打造“多元整合、一站服务、辐射集聚”的“村客厅”,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村民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趟路”。
该项工作自今年6月开展以来,已为群众代办事项157件。同时,该项工作由点及面在全县逐步推广,已有15个村着手打造“村客厅”。
整合优化公共场所,村民办事“只进一个门”
通过空间重新布局,整合文化礼堂、村民中心、避灾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村级公共场所,文成县打造集村务服务、审批代办、信访代跑、文化娱乐、居家养老、避灾安置为一体的农村地标性公共场所“村客厅”,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一门式”体验。
按照“十个一”标准,文成县在“村客厅”设置村务代办点,推行“一个窗口全受理”模式,按照“办理一批、代办一批、对接一批”的方式,代办点能直接办理的业务事项,由村代办员直接办理;需出村办理的事项,由代办员收集至镇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需出镇的,由镇职能科室部门或代办员对接、收集至县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办理,实现村民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多门跑到“只进一个门”。目前,已在龙背村、吴垟村、龙一村等15村设置代办点。
为了满足村民办事的同时在文化娱乐、避灾安置、居家养老等各种服务的需求,文成县在保持文化礼堂、村民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避灾服务中心原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公共场所服务时间错位的特点,将各中心服务功能分散拓展、整合共用,变单一服务区域为共享空间。
在村民中心增设咖啡吧茶吧等休闲等候区,为各类群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增设健康小屋,内设必备医疗器械和常规用药,重点解决居家养老人员和避灾人员医疗保障服务问题;将避灾人员休息场所改造为居家养老人员餐厅,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娱乐空间、健康服务空间分解到文化礼堂、村民中心、避灾服务中心等相应空间,实现各村级公共场所空间共用、服务共享,努力在村民中树立起“有事去‘村客厅’”的新观念。
同时,文成县推出“智慧讲堂”,依托全县教学资源,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和讲师现场教学,实现多个礼堂“共上一堂课”,解决村民无法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困难。
整合提升村级队伍力量,村民办事“只找一个人”
让“群众跑”变“代办员跑”,文成县整合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群团组织干部、乡贤等各种队伍力量,组建代办员队伍。
组建村级代办员队伍,实行“村里推荐、中心培训、镇里考核”的三级选拔程序,村民办事只需找代办员办理,实现“精准跑”。同时,针对离办事地方远、办事群众行动不便等情况,推出上门代办事项,为过去“一直在路上”的旧有形象彻底画上句号。如在村级可代办事项中,群众最关心又是最繁琐的“农村个人建房”和“不动产权证”,半年来已代办80余件,其中海外代办30余件。
在“村客厅”增设村级信访代理服务点,文成县聘请了“和事佬”和代理代跑员组建1+1+X信访代理代跑队伍,全面推行信访事项代理代跑制度。群众可到村级信访代理服务点自主选择代理代跑员,实现群众信访事项就近跑、最多跑一次;依托“互联网+”,指导群众通过统一政务投诉网上平台、“浙里办”手机APP等网络手机渠道反映问题、咨询投诉,实现信、访、网、电“一网通”,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截至目前,以信访代跑员化解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1140余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此外,文成县依托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等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有意愿、能胜任的居民进行登记注册。同时,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季度召开一次。截至目前,龙背村8名网格先锋党员对63位年老体弱、腿脚不便的群众开展结对帮扶,自愿者服务队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25次,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培训3次。
整合打造服务品牌,村民办事“只跑一趟路”
本着在保持活动常态、内容常新、群众常来上下功夫的宗旨,文成县创新建立“组团点单”服务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整合打造“村客厅”服务新品牌,村民办事只需跑一趟“村客厅”,就可享受各种便民服务,切实解决以往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和群众需求不对路的问题。?
文成县在“村客厅”设立海外领事保护联络站,搭建国内外华侨联系平台。组织“侨事佬”特邀海外调解员队伍,为海外华侨、国内华侨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纠纷,调解华侨以及华侨家属矛盾,将纠纷化解在村里。
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文成县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在“村客厅”推出七夕“传统婚礼”、520“西式婚礼”集体婚礼等活动,号召广大年轻人婚礼新办、婚礼简办,推崇移风易俗。此外,文成县还打造了“周末课堂”、“健康小屋”、“亲情视频连线”等服务品牌,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带来了更为细致的服务和温暖。(周剑、包芳芳、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