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中央有部署、省市有要求、基层有需要。从理论研究、体系构建到实体推进,历时近一年,打造形成了“党建领和、社会协和、专业维和、智慧促和、法治守和、文化育和”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工程”,以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和“平安中国示范城市”为目标,杭州迈出坚实脚步。
社会治理,立法先行,这是杭州始终秉持的工作理念。
今年7月起,桐庐县横村镇人武部长陆勇平多了一个身份——镇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我们38位队员不分领域、不分行业,承接起来自县级各部门22个领域503项执法事项。”陆勇平说。轻点鼠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的大屏幕接通了3名执法队员的执法记录仪。连线视频中,队员正在清理一处违规堆放的建筑垃圾。指挥室可以方便地联系执法队员,及时处理各类事件。
街镇综合执法队不分领域、不分行业,执法队伍由“专科”向“全科”转变,实现执法力量从“多头管理、分散弱小”向“统一指挥、集中管理”转变,重构了基层行政执法体制,优化了基层管理方式,为全省、全国基层治理提供了“杭州模式”。
“信访超市”、“智安小区”、统一地址库建设……杭州不断创新实践,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法治守和”通过构建市域制度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为市域社会治理保驾护航。
社会治理,专业维和是主导工程,而智慧促和是新动能。
5分钟确定可疑情况,20分钟抓获嫌疑人,这就是江干速度。依托“雪亮工程”等智能化的手段,江干警方不断提升警务实战化水平,特别是通过“大脑+手脚”的组织模式,不断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真正实现从“被动出警”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这正是杭州依托“雪亮工程+城市大脑”所打出的应用组合拳之一。近年来,杭州警方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建院室,全面布局建设“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搭建情报指挥、打击破案、执法勤务、基础管控、队伍管理、服务民生这“六个平台”,明确3600余项指标、239个算法模型,细化分解基础、执法、监管、民生、交通、安保等16条实施路径。
人民群众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依靠。
杭州紧紧依靠群众,全面发动志愿者队伍、网格员、企事业单位保安等平安志愿者力量参与群防群治。以“武林大妈”为例,从最开始的18个人到如今的4.2万余人,充分发挥了邻里互助员、文明劝导员、民情收集员、安全巡防员、平安宣传员和纠纷调解员的作用,历经G20杭州峰会的历练后,更是成为了杭州基层社会治理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在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方面,杭州一方面积极探索城乡社区“微自治”模式,涌现出江干区“邻里互助坊”、建德市“五‘治’桂花”等一批有亮点、有成效的“微自治”典型,培育了上城区“湖滨晴雨”工作室、“清波话坊”等优秀议事协商品牌。另一方面,探索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践,深化“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回应时代命题,守望人民幸福。在杭州,依托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杭州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以“善治”为目标,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