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区三周年:万亿级油气产业集群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发布时间:2020-04-20 浏览量:16

浙江自贸区国际油气储运基地 舟山宣传部供图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3周年来,从“不产一滴油”到初步形成万亿级油气产业格局,在全球油气领域打响了“无中生油”的浙江品牌,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来到舟山进行了调研。

制度创新 带来发展动能

“自从在六横岛设立边检执勤队后,我们办理船舶通关手续方便多了。”说起办证,舟山浣翼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邱方科感触颇深。4月10日,他来到服务窗口,不到20分钟的时间便完成了一艘外籍船舶及40余名船员的各项手续办理。

邱方科说,以前办理边检通关手续需要前往舟山本岛,来回最快要半天,还要花上一笔路费,一旦遇上大风大雾等天气,岛际交通中断,那就无法办理证件,耽误生产作业自然难免。

随着浙江自贸区的建设发展,舟山群岛口岸的开发开放力度逐渐加大、数目不断增多,出入境边检遍布了舟山群岛口岸1300多平方公里开放区域,创造了日均在港外籍船舶最多、日均在港外籍船员最多、日上下外轮作业工人最多、外向型业务类型最多、口岸开放点最多、边检值勤点最多的6项“全国之最”。

舟山友联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贵明感慨地说,我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20%。” 

制度创新带来的一系列发展动能,也让浙江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祠船舶燃供分公司尝到了甜头,该公司负责人李娜告诉记者,正是浙江自贸区首创的“申报无疫放行”制度,使得受油船加油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这种模式下,平均每艘国际航行船舶可节约通关时间4小时,节约成本6万元。”

“浙江自贸区三年来坚持走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之路,特别是围绕油气全产业链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浙江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夏文忠表示,目前浙江自贸区已经形成了116项具较高含金量、特色鲜明的制度创新成果。

2018年,浙江自贸区对接商务、海关等部门,推动浙江自贸区内的企业以物理混兑调和方式开展保税船用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有效拉近了舟山与新加坡等地的油品价格,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舟山中外运报关有限公司报关业务三部经理朱丽华表示,该举措将舟山从单纯的油品仓储基地升级为油品储运、调和加工基地,对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浙江自贸区累计集聚国有、民营、外资油气企业6000余家,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

浙江自贸区新奥舟山LNG接收站 舟山宣传部供图

引人才加速 培育产业“良田”

人才是建设最为需要、最为紧缺的战略资源。近三年来,浙江自贸区累计集聚培养油气储运加工、油品贸易、海事服务、国际金融等10类自贸特色人才1.8万余名。

“人才需求数量的跨越、人才需求质量的跨越、人才需求速度的跨越。”舟山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金晔表示。

浙江自贸区在全省首创实施 “自贸通才”工程,三年累计输出200多名,在海事服务、船用燃料油供应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全国领先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实施“特支计划”工程,形成了7个能引领支撑自贸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军型创新团队。实施“千岛工匠”培育工程,比如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培育了一支享誉全球的舟山船员队伍,目前已达4.2万人,规模占到全省60%,全国的5.2%,有力支撑了舟山海事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江海联运量达到约2.3亿吨,增长9.52%。

2019年舟山举办了世界油商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世界舟山人大会等国际性会议,共吸引了270余家知名企业、2400余名中外嘉宾人才参加,成功引进了中科院院士张东辉等10余名高端领军人才,依托引进的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集聚了一批绿色石化、海洋旅游、贸易金融等方面专业人才。

同时,创新举办自贸区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全球海洋经济创业大赛等,针对性邀请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余名,吸引人才创业项目1000余个,达成合作落户40余个。全年新引育省部级以上层次人才55人,新落户“5313”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24个、累计205个,其中海洋领域占63%以上。

在浙江自贸试验区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基地一期储罐区,虽然还没有正式开港运营,但客商已经瞄准了基地的151万立方米的油品储罐。最新统计显示,受国际油价影响,今年一季度浙江自贸试验区实现油品吞吐量2759.27万吨,同比大涨52.89%。

三年来,浙江自贸区连续举办三届世界油商大会,沙特阿美、BP、托克、霍尼韦尔、道达尔、嘉能可等世界油气巨头企业投资浙江自贸区,累计签约项目66个,协议涉及总金额2797.3亿元。

浙江自贸区国际绿色石化基地 舟山宣传部供图

万亿级油气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舟山鱼山岛上,机器轰鸣,建设工地一片忙碌的景象,浙江自贸区国际绿色石化基地施工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为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石化基地,今年要确保浙石化一期全面达产,年底项目二期主体装置安装完毕、开始试车,三期报批实质性推进。”浙江省自贸办副主任、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朱军表示。此次项目是国内首个民营企业主导的“投资规模最大、炼化能力最强”的项目,已完成投资超1250亿元。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规划总面积41平方公里,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也是我国首个由民营企业发起建设并主导的石化基地。项目规划之初,就围绕高质量发展、高起点谋划的要求,确立了“国际、绿色、民营、万亿、旗舰”要求,是我国打破日韩等石化强国对芳烃、乙烯等重要石化原料垄断的标志性工程,被认为是中国石化产业迈入国际一流行列的扛鼎之作。

乙烯是石化产业的重要原料,乙烯产品占整个石化产品的75%以上,其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乙烯下游产品长期存在缺口,需要从中韩等国家大量进口,2018年中国乙烯及下游产品的总消费量超过4000万吨,其中进口乙烯及下游产品超过50%,超过2000万吨。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420万吨乙烯产能投产后,将把我国的乙烯自给能力提高10%以上。

去年底世界该基地最大乙烯裂解装置正式投料生产,这套乙烯装置采用9台乙烯裂解炉,单台乙烯产能为20万吨/年,它也是目前由中国企业自行设计建造的,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石化工业模块化项目。

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以乙烯、芳烃等高端产品为特色,具备最全面的石化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条和世界最先进的炼化工艺技术,并将超越休斯顿、鹿特丹、新加坡等世界三大炼化基地,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现代的石化产业基地。

2020年是浙江自贸试验区三年试验的收官之年,也是第二阶段改革探索的开启之年。根据浙江自贸试验区三年规划,到2020年,力争要实现油品贸易额3200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5000亿元。随着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未来浙江自贸区将会更加“自由”。(郭扬、张丽玮、王丽玮、张帆、祝舒铭 通讯员 赵正豪、黄波)

相关新闻:

国务院批复公布《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赋权26条”)。这份改革红利对浙江自贸区油气产业链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在油气投资、贸易、交易、金融等各领域都赋予了支持政策。如今,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等综合效应,开始逐步显现……

三年来,浙江自贸区凭借自身优势,累计集聚油气企业超过6000家,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额累计突破10000亿元,探索创新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的石油储备模式,油气储存规模达到2790万吨(3100万立方米),年油气吞吐量突破8800万吨,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

(责编:郭扬、王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