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日讯 6月28日上午,省人民大会堂。音乐激扬,气氛热烈,100名“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集体接受省委表彰。
这是光荣的褒奖,更是强烈的宣示:浙江,为担当作为者鼓劲撑腰!
干部担当尤需组织担当。去年5月,中央出台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见》后,省委书记车俊高度重视,多次明确要求各级组织主动担当履职,既要激励干部敢担当、愿担当,又要切实为干部撑腰壮胆、释压减负。
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我省随之先后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意见》和激励加快发展地区干部担当作为《意见》。省委组织部积极协同各地各有关单位推进“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工作,坚决扛起为干部担当负责的政治责任,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丰富载体、深化内涵,以组织的大担当促进干部的大担当。
在浙江,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误者、保护干事者的“沃土”,锻造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凝聚起助推“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强大动力。
树立鲜明导向
把担当者用起来
选好人、用对人,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
优秀干部使用走“之”字形现象、唯分唯票惯性干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怎么破?以担当之心察人识人,成为我省各级组织部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突出实干实绩导向,重点发现和使用敢担当、善担当、乐担当的优秀干部。
一组数据真实可感:去年以来,在省直机关领导班子集中调整、群团换届及日常干部调配中,我省11名在原单位班子中排名不是第一的副职直接提任正职。绍兴市在市直部门人事调整中,5名在原班子中排名相对靠后但敢于担当的干部被直接提任市直重要部门正职,目前已有2名同志转任县(市、区)长。
4月15日晚,省委召开本届第七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至今,省委已连续召开22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共有234人次“登台打擂”,晒业绩比实绩。
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在省委示范带动下,全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机制,考准考实干部现实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铁标尺”。
——“赛场”上分优劣。“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搭建“县区比拼现场”“镇街亮绩赛场”和“局长问政考场”3个互学互比互促平台,一批实干者脱颖而出;
——数据里看“门道”。衢州市干部大数据管理中心对所有市管干部实行“分档”管理考评,把干部日常表现量化成具体指标和分值;
——考核中见真章。象山县实施“双对双排”考核,由工作条线分管领导和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分别对干部进行排名打分,画出好干部高清“标准像”。
“现在只要干得好,不愁组织上看不到。”2018年省管干部年度考核中,一名领导干部工作表现较突出,但民主测评优秀率排名靠后,省委组织部分析研判后,认为主要是由于该同志工作中敢于大胆开展批评,不怕得罪人,特别是去年以来拆违拆迁力度大,且涉及部分干部利益,对其测评造成了影响,最终认定不影响其评优。
弘扬时代旋律
替有为者“站好台”
弘扬担当精神,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去年,我省从市县乡、援疆**援青、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等各个层面选树了60余名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在省市主要媒体同步宣传报道。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来临之际,我省又迎来一件大事——集中表彰100名“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创新之举,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高度契合。
“相比宣传典型,组织表彰的‘风险’更大。”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言。
敢不敢为好干部“站台”,考验各级组织的政治担当。我省态度鲜明: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今年2月评选表彰工作正式启动,经周密部署、广泛推选、深入考察、综合比选,最终从6000余名初步人选中遴选确定了100名正式表彰人选。
“遴选过程突出导向性,聚焦政治标准、工作实绩和担当表现,确保选出来的干部个个业绩突出、敢于担当。同时体现代表性,充分展现各领域优秀干部的担当风采,重点考虑‘最多跑一次’改革、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扫黑除恶、治水拆违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前线,并向基层一线以及艰苦、吃劲岗位倾斜。”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各级党组织将把担当作为好干部先进典型,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干有方向,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彰显容错魄力
让实干者放手干
改革创新,难免出现“无心之失”“探索之误”。“什么样的失误,可以宽容?”干部渴望得到组织上的回应。全省各级组织用行动作答:把“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化,促进容错纠错机制真正发挥作用,鼓励干部放手干、大胆闯。
湖州市南浔区一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被组织容错的消息,在当地引发不小反响。水环境整治中,这名负责人暂时扣除部分油价补贴作为渔民包干河面的保证金,做法效果虽好,却违反了油价补贴必须一次性发放到位的规定。经调查核实,南浔区遵循“宽容干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原则予以容错。
省委组织部在完善2016年出台的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基础上,去年开始又着力推动31家省直部门建立容错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并把容错纠错机制与改革举措深度融合。
一子落,满盘活。在舟山,“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出现局部偏差或轻微失误”等被列为可容错情形,鼓励干部在推进国家战略创造性落地上大胆探索;在台州,建立“一把手”履责风险提醒常态化机制,变“事后容错”为“事前防错”。截至目前,各设区市、70余个县(市、区)已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以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保障干部干事创业。
与此同时,我省各级组织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为敢作敢当、敢抓敢管的干部澄清正名。
一名县委书记敢于担当,在拆违拆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等重点工作中力度大,不怕得罪人,一段时间内信访反映比较多,省委组织部查核弄清原因后,及时予以澄清,鼓励其放下包袱,继续轻装上阵。兰溪市柏社乡副乡长孙俊杰被群众举报纵容两户村民违建问题,市委组织部调查核实,确认孙俊杰已对违建依法依规采取处置措施,随即向柏社乡发出《失实举报澄清通知书》,并在乡公示栏内公告。
在浙江,这不是“新鲜事”。温州、嘉兴、湖州等地组织部门协同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出台处置诬告陷害信访举报和为干部澄清正名实施办法,先后对一批失实举报予以澄清并通报正名。去年以来,仅衢州市就澄清不实举报240余件次,公开通报典型失实举报案例50余起。
严管厚爱并重
给奋进者“定心丸”
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近年来,浙江干部这样的感受越来越强烈。
省委坚持以上率下,从省管干部抓起,紧紧抓住换届调整、年度考核、巡视整改等契机,坚决让不担当不作为干部“下”。去年以来,全省共“下”了1082名省、市、县管干部,其中省管干部35名。
“下”了,是否意味着结束?今年3月,省委组织部牵头召开市、县组织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专题研究如何落实中央要求,正确对待被问责干部。大家认识高度一致:对受到组织处分或者调整的干部,既不“一问了之”,也不“一棒打死”。
2016年1月,由于对相关问题负有领导责任,某厅一名副厅长被省纪委诫勉谈话。他继续保持干事热情,敢于攻坚克难,在推动重点工作中成效明显,今年1月得到提拔使用。
跌倒了没关系,站起来再出发。正是这样明确的“风向标”,让广大干部把担当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去年底,接受了省心理卫生协会专家的心理辅导,嘉善县某局一名负责同志觉得“心头一松”,“盼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心理疏通渠道。”去年,嘉善县建立全省首个标准化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今年5月正式启用县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营造干部的“心灵港湾”。
干部的需求,就是组织的关切。省委组织部专门出台《常态化开展“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的若干意见》,让干部合理表达诉求、有效释放情绪压力。近3年来,已有4000余人次省管干部向组织说出“心里话”。我省已将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能力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帮助和引导干部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目前,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区)已建立干部心理健康关爱中心。我省力争两年内实现市、县干部心理健康关爱中心全覆盖。
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而今,新时代的奋进曲已奏响,在加快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新征程上,浙江干部英姿勃发、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