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盖山:万历《绍兴府志》卷五有记载“夏盖山,在县北六十里,山形如盖……其门曰大禹峰,一名夏驾山”。
浙江在线5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竺大文 陆 遥 苗丽娜)“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南宋诗人陆游的一句诗,形象地概括了浙江作为水乡泽国,河道纵横、江湖棋布的水域特色。
无论是4000多年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还是当代“五水共治”的实施……千百年,提到水,都绕不开那个家喻户晓的治水英雄——大禹。
日前,一张《浙江禹迹图》的正式发布,为大禹研究开拓了新视野。作为我国第一张以省为单元,完备、系统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分布图,《浙江禹迹图》在传统文化印记的研究、保护、传播、弘扬上,成为一次重要的创新和示范。
宛委山:传为大禹得到天书,取得治水经验之处。图为贺知章《龙瑞宫记》刻石摩崖。
了溪:传大禹治水到此,终获大成,嵊州了溪因而得名。图为1894年《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部分。
大禹是谁?
他更像是一种文化现象
邱志荣是《浙江禹迹图》的主编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写了《大禹和绍兴地名》。这么说起来,他追踪大禹的足迹已有30余年了。
“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吸引着你们如此投入?”
听到记者的提问,邱志荣微笑着摊开双手:“严格地说,大禹不是人。”
他告诉记者,这个观点是已故的浙江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权威陈桥驿先生当年一再强调的。
陈先生认为,商周以上,史实缺乏文字实证,更多的是一种传说,大禹就是一位传说中的神。这也是为什么“盖九州之中,禹之迹无弗在也,禹之庙无弗有也”。
“所以,大禹更是一个文化现象”,寻访、收集、梳理大禹的行踪和相关古迹,并非要去验证是否真有大禹其人,是否到过此地,而是要通过大禹这个符号,去探究古人的心灵画像和精神脉络。
也正因为如此,大禹的踪迹才能遍布全国各地,尤其以浙江、河南和四川为多,浙江则集中在钱塘江一线。《会稽大禹庙碑》的作者、水利学家李仪祉说,大禹和绍兴的渊源很深。
文献记载,大禹两上会稽山。一是治水成功后,“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二是“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所谓“道死,葬会稽之山”。
翻开新出版的《浙江禹迹图》,可以得到验证。书中共收录禹迹209处,涉及全省11个市,而绍兴最多,达59处,超过了四分之一。
比如,《尚书》中记载大禹是在一个叫涂山的地方娶妻的。《左传》中又称涂山为大禹召集诸侯的所在。这些当然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有意思的是,天下涂山不下十处,绍兴居然有四处。
在研究者看来,这种各地皆有禹迹的状况,恰恰印证了禹的形象并非一朝一夕造就,而是在不断的流变中,逐渐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如果追溯起来,这些禹迹密集地,往往也是水患频发之处。尤其是浙东一带,曾经有数次海侵。在约6000年前到达高峰,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皆为一片浅海,这之后,海进海退几度发生,促成了浙东沧海桑田的变化。
所谓大禹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先人将他们对自然的改造和思考投射而成的一个形象。大禹的形象又影响和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后人,4000多年来,深深扎根于浙江山水人文之中。
寻找大禹,其实是寻找我们的根。
禹迹何在?
全省11个地市有209处
虽然浙江尤其绍兴一带,禹迹密集,但说到制作禹迹图的起因,几位主事人不约而同回想到2017年那次访日之旅。
当时,一位日本学者向邱志荣发问:“我们绘有一幅《日本禹迹分布图》,细致标注了境内132处禹迹,遍布日本北海道至冲绳的南北各地。你们有没有禹迹图?”
邱志荣不免有些惊讶,他回答:“我们绍兴是大禹的重要活动地和埋葬地,禹迹俯首皆是。”然而让他底气不足的是,在当时,国内确实还没有一份系统的禹迹图。
这次经历,让大家深受启发——绍兴大禹文化的形成和研究已有几千年历史,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展示,《禹迹图》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不久,《绍兴禹迹图》的编绘就启动了,并在2018年4月完成和发布。
这张图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也交流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之后,应社会各界建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倡导并支持在全省范围开展禹迹普查活动,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等单位再次肩负起了重任。在全省各地及相关部门配合支持下,经过一年努力,完成《浙江禹迹图》全部编制、出版工作。
何谓禹迹?编辑团队认为,传说中大禹到过的地方当然是禹迹,另外但凡跟大禹有关的祭祀、遗存、地名、碑记、工程、诗词、歌舞、戏剧等等,皆可纳入广义的禹迹范畴之中,因为收集禹迹的主旨是使得大禹文化的印记和流传得以充分呈现。
但涉及到具体的地点,则又需仔细辨别、考量。“禹迹图上的绝大部分地点,我们都实地考察过。”《浙江禹迹图》编者之一,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理事张钧德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名学者就开始了对绍兴禹迹的走访、考证,历时已近30年。2018年8月开始,张钧德专程用大半年时间,走遍了浙江11地市的禹迹,有的还去过好几次。
令大家欣喜的是,嘉兴、舟山都在这次编撰过程中首次发现了禹迹。
起初,在嘉兴一直没有找到禹迹的线索,编撰组只好向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求助。谭徐明不但爽快答应,还到国家图书馆等多方查阅资料,很快找到了一处禹迹——位于海宁市硖石的禹秦二王庙。嘉兴市文保部门按图索骥进行实地考证,最终确认了该处隋朝建筑遗址,实现了嘉兴市禹迹“零的突破”。
舟山禹迹的发现也实属难得。邱志荣告诉记者,直到接近编撰截止日前,舟山还是没有任何发现。大家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学者徐玉红打去了电话。几天后的凌晨两点多,徐玉红发来邮件回复:从台湾方志上找到两处。这一晚,编撰人员兴奋得一夜没睡。
与此同时,另一路人马也传来好消息,受委托的舟山市地名专家王建富等从当地地名录上发现了两处禹迹,并进行了实地考察。至此,舟山一共首次发现了4处大禹史迹——位于当时定海县的禹贡通衢坊,岱山县的禹王殿、大禹王庙、禹王湾。
“正是由于这些珍贵资料的充实,使本图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寻觅禹迹的这一路上,几位主编念念不忘许多助力者,从各地带路的老乡到学术机构的专家,特别是已故的绍兴大禹研究专家、学者周幼涛先生在离世前送来了一批大禹研究资料,可谓珍贵难得。另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傅峥嵘,除了给予野外考察指导,还提供了浙江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保存的20多处禹迹的文字及图片……
最终出版的《浙江禹迹图》不仅有正图,还有大量的考释和附录,共计30余万字,是一册厚书。
得益于现场考察和古籍材料的结合,地图按全省11个地市、八大流域和地形地貌划分标注禹迹位置,其中有自然实体类46处、祭祀类119处、人工建筑12处、歌舞类2处、地名类30处。“能直观看到禹迹分布在山区还是平原、内陆或沿海,最大程度方便大众阅读和学术研究。”
为了保证地图在学术上的精准和规范,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提供了底图,浙江省水文局提供水系图,专业人士标注地貌图……“可以说,最终成型的底图,是用五六张地图拼成的。”绘制地图的金小军告诉记者。
图的背面则是《浙江禹迹一览表》,每一处禹迹都标注了地区、所属流域、禹迹名、位置、类别、现状、出处等信息。为体现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尽可能还原历史背景,书内还收编“防风氏遗址”4处、“浙江舜迹”37处、“浙江大禹同时代新石器文化遗址”30处等内容。
打开《浙江禹迹图》,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一目了然。
大禹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举办大型公祭。
平水王殿:传大禹冬巡会稽路过衢州三山村,见前方水势很大难以过去,就在地势稍高的三山歇脚。
如何尊禹?
传播展示也要转化创新
初夏时节,我们走入绍兴宛委山,传说中的禹穴正是在这座看似平缓却很葱茏的山丘之中。
这里相传是大禹得到天书、取得治水经验之处。禹穴最早出现于司马迁之笔下。《史记·太史公自序》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可以说,司马迁是第一个自觉到访的学人。
一块巨大的飞来石上,可以清晰看到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龙瑞宫记》的碑刻真迹,“黄帝藏书磐石盖门,封宛委穴。禹王开,得书治水,封禹穴”。而这附近也正是王阳明选择用来读书讲学,并作为自己别号的阳明洞天的所在。
大禹、贺知章、王阳明,看似无关,却聚集在这个小小的山丘上。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象征,能明白看出一股文明的脉络传承。
今天,我们制作禹迹图,追寻大禹,尊崇大禹,也是出于这样一个动因。
邱志荣强调,其实在民间,大禹文化是一种活态的传承。他举了一个例子,台州黄岩的《一庙一故事》里有一座北城大王庙,故事里说,神仙看当地多发洪水,就派童子去绍兴请大禹安排平水大王周凯来治水,水患消除以后,当地民众在马鞍山上建立大王庙,供奉大禹和周凯。
显然,大禹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并非遥不可及的神人,而是现实里倍感亲切的英雄。
不久前,在绍兴市柯桥区图书馆安昌分馆的开馆仪式上,举行了《浙江禹迹图》赠书仪式。老百姓惊喜地发现,原来身边的西扆山即为涂山,为大禹妻子“涂山氏”娘家,也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发生地。“家乡的山竟然可以入书,还和全省那么多禹迹相连!”当地村民感慨不已。
当然,虽然此次所得禹迹众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禹迹已淹没在历史中。
比如余姚的秘山图遗址,相传大禹曾把治水的秘图藏在此山之中。但此处已被开发,移山填湖,今仅存一高墩。
再如嵊州的了溪,史载大禹在此治水成功,地平天成,其地遗有“禹粮”,彰显大禹治水伟大精神。而学者们在走访中了解到,“禹粮山”所处之地,几经变迁,已然消失。
“编禹迹图,一来是为了传播和展示大禹文化,二来也希望促成各级各部门对禹迹的保护。”几位编者这样说。
数千年来,禹风浩荡,禹魂长存。沧海桑田,沼泽变为良田;鱼米之乡,水患成为水利,而不变的,是人们对治水英雄的纪念和崇敬。
1995年,大禹陵恢复中断了60年的公祭,吸引了近千人参加。公祭活动加快了大禹陵风景区开发的步伐。公祭前,每年参观人数大约20万人;公祭后,大禹陵成了外地游客到绍兴必去的景点,每天最多达到7000人。
“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成为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识。2006年5月,“大禹祭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公祭大禹陵典礼吸引了5000余人参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文旅融合后,绍兴提出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的目标,而大禹文化是其中重要一环。大禹在治水、立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国、奉献、求实、科学等品质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品格的代表。
“怎样活化大禹资源,文化如何转化为旅游和产业,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也是《浙江禹迹图》的主事人之一,他说,“《浙江禹迹图》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资源整合、转化、创新,引发新的效应,为未来做深做透文旅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对于《浙江禹迹图》的编辑团队来说,禹迹茫茫,山高水长,考之证之,犹在途中。他们已经在着手准备《中国禹迹图》的编绘了。
记者手记
大禹文化 浙江印记
陆遥
不久前,省里发出了浙江文化印记的征集令。我们常常讲文化,讲文化的传承,但文化不只停留在书籍和话语上,更分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应该是此次征集的动因之一。
禹迹图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它不仅是一张普通的地图,更是大禹文化在浙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一个明证、一次回望。
且不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如何“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在这江南水乡,大禹治水精神的弘扬与实践、民间大禹信仰的传播和影响从未中断。直到现在,每临春天,人们还是会聚集在大禹陵,追思治水英雄,弘扬大禹精神。
浙江是我国大禹文化保护、传承最好的区域之一。禹迹遍布各地,且祭祀、遗存、工程、诗词、歌舞、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深深扎根于浙江山水人文之中的文化印记,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
这本禹迹图的编者,有的已经和大禹打了30多年的交道。在他们看来,每一个传说、每一个地点,都仿佛琥珀般珍藏着一段文化记忆。在这样的目标下,这个小小的团队踏遍浙江全省各地,搜罗史料、寻访长者,接连编撰出版了《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缵禹之绪,弘扬光大。
相信有心人若能够按图索骥,选择其中的一些地点,设计几条线路走一走,必然会对大禹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脉络有更深的体味。